钻井提速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61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147158.1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井提速方案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获取至少两口井的历史钻井数据,历史钻井数据包括开钻的开次信息和井深的层位信息;基于开次信息和层位信息对历史钻井数据进行开次和层位的对齐,得到各开次分层位的钻井数据;对各开次分层位的钻井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出各开次分层位的提速目标和提速方式;基于各开次分层位的提速目标和提速方式生成待开钻井的钻井提速方案,钻井提速方案用于指导钻井工程的现场提速提效。该方法提供了更加具有参考性的钻井提速方案,能够更高效地指导现场钻井施工。

    安全接头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09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1508.2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接头,包括下接头、下接头和环状活塞,下接头的上端面具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具有第一过流孔;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第一销钉连接,上接头的下端面具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壁与下接头的外壁相互配合,形成环形腔,环形凸起位于环形腔中,环形槽的槽壁上具有开启孔和两个第二过流孔,且两个第二过流孔和第一过流孔相对;环状活塞位于环形凸起和环形槽的槽壁之间,环状活塞能在从开启孔注入的流体压力下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关闭位置为隔断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的位置,开启位置为导通第一过流孔和第二过流孔的位置。本公开能在卡钻、埋钻时,将环空内的泥浆沉淀等杂质冲洗出井外,便于安全接头迅速解扣。

    井底温度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3795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021670.1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底温度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属于油气田井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天然气数据,所述天然气数据包括天然气的多个属性参数、天然气井对应的初始温度和对应的初始压力;根据第一关系数据,确定所述天然气的目标密度;根据第二关系数据,确定所述天然气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影响系数和参考压力变量,更新所述初始温度,得到更新后的温度;响应于所述目标密度与初始密度之间的差值小于参考阈值,根据所述更新后的温度,确定所述天然气井的井底温度。该方法考虑天然气自身的属性对温度的影响的同时,还考虑了天然气从气藏流入井底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提高了获取的井底温度的准确率。

    酸压一体化管柱及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4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07518.9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酸压一体化管柱及酸压方法,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RTTS封隔器坐封,在油管中注入酸液,压井液从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排出,OMNI阀关闭,向油管施加压力,油管中的酸液进入到地层的缝隙中,Y241封隔器坐封,向油管施加压力,油管中的酸液受到压力的作用,从油管排入到位于Y241封隔器下方的环形空间中,从环形空间进入到地层的缝隙中,压裂滑套开启,向油管施加压力,油管中的酸液受到压力的作用,从油管排入到位于Y241封隔器下方的环形空间中再进入到地层的缝隙中,该酸压一体化管柱分层对地层进行酸化处理,提高了对油井的地层的效率,提高了对地层进行酸化的全面性,扩展了对地层的改造范围。

    岩心流动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7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319080.9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心流动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增压机、缓冲罐、第一压力监测系统、岩心夹持器、第二压力监测系统、流量监测系统、储气罐、储气压力监测系统、气源和地应力模拟系统;所述气源、所述增压机、所述缓冲罐、所述岩心夹持器和所述储气罐通过管线顺次连通,所述缓冲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第一压力监测系统设置在所述缓冲罐与所述岩心夹持器之间的管线上,所述第二压力监测系统和所述流量监测系统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管线上;所述储气压力监测系统设置在所述储气罐的顶部;所述地应力模拟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连接。本申请可以获取岩心流动特性的变化规律。

    一种页岩油储层的可压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942700.8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的可压性评价方法,涉及油气增产改造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选取页岩油储层的岩心;在岩心上钻取多块岩心样品,分别开展脆性实验、断裂韧性实验、地应力大小实验以及CT扫描实验,获取岩心的脆性指数、无因次断裂韧性指数、地应力差异系数以及天然裂缝影响指数;根据上述参数确定页岩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本申请在评价页岩油储层可压性时考虑了更多维度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了页岩油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的准确性。另外,上述计算页岩油储层的可压性指数的各项参数,均可通过实验获得,能够准确评价储层的可压性程度,有利于压裂充填和针对性改造工艺的优选,适于规模化推广应用。

    一种缝板及缝板模型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9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71450.8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光滑平板缝无法真实反映地层裂缝形态导致支撑剂缝内运移规律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板及缝板模型的建模方法,方法包括:得到N对粗糙面;获得2N个矩形粗糙面的点云数据;对2N个矩形粗糙面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2N个矩形粗糙面的点云数据;得到2N个矩形粗糙面的高程数据;得到自相似模型单元;将所述自相似模型单元粗糙面插入基底形成耦合的裂缝面模型,将所述裂缝面模型进行阵列拼接后,形成大尺寸粗糙缝板模型。缝板采用所述建模方法用精雕机雕刻有机玻璃而成。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数字化扫描、数据处理、粗糙面特征及粗糙度计算、重构扩大建模等步骤,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支撑剂的运移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