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潜器运动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7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88628.0

    申请日:2015-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无人潜器运动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包括两台显示器、服务器和操控面板,两台显示器分别显示无人潜器的二维运动状态及操作界面与三维运动状态。两台显示器成100°-110°夹角,两台显示器通过视频线与服务器相连,操控面板通过隔离信号板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连接。在无人潜器运动模型的受力中,考虑了故障和水舱操作的影响,以实现全状态无人潜器运动模拟。无人潜器运动解算过程主要包括基本受力求解、故障受力求解、水舱操作受力求解和综合处理。本发明稳定性好,可移植性高,操作简单,实现了水下无人潜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运动模拟问题,为水下无人潜器操纵性研究和抗沉性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

    一种用于吊放水下航行器的远程脱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361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750419.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吊放水下航行器的远程脱钩装置。用于在水下航行器的外场试验中配合吊车将水下航行器从岸基或者母船吊放至海面,并在岸基或者母船上完成摘钩动作,其组成包括吊环主体和脱钩机构组成,所述脱钩机构采用承重杆起吊水下航行器,并通过压缩弹簧使承重杆复位以完成脱钩动作,所述承重杆的轴向复位运动由定位销及连接于定位销的远程手闸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实现水下航行器的远程脱钩目的,避免了人工摘钩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而且与利用水下航行器重力的自动脱钩器不同,所述远程脱钩装置的脱钩时机由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手闸进行控制,可以随时脱钩,操作简单,脱钩可靠。

    一种用于吊放水下航行器的远程脱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2361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50419.4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吊放水下航行器的远程脱钩装置。用于在水下航行器的外场试验中配合吊车将水下航行器从岸基或者母船吊放至海面,并在岸基或者母船上完成摘钩动作,其组成包括吊环主体和脱钩机构组成,所述脱钩机构采用承重杆起吊水下航行器,并通过压缩弹簧使承重杆复位以完成脱钩动作,所述承重杆的轴向复位运动由定位销及连接于定位销的远程手闸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实现水下航行器的远程脱钩目的,避免了人工摘钩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而且与利用水下航行器重力的自动脱钩器不同,所述远程脱钩装置的脱钩时机由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手闸进行控制,可以随时脱钩,操作简单,脱钩可靠。

    一种智能水下机器人的自主避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905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9473.X

    申请日:2012-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水下机器人避障方法,具体是一种将水下机器人运动目标、障碍物和水下机器人控制性能进行统一考虑来实现避障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作业任务和海图数据库信息进行全局路径规划;读取水下机器人运动传感器信息、避碰声纳数据信息;计算水下机器人警戒安全距离,建立水下机器人安全虚拟外壳;判断是否需要避障;判断是否达到目标,若到达目标,任务完成。本发明将水下机器人速度息的影响引入机器人避障策略中,将水下机器人局部避碰规划与控制、水动力性能相结合,制定的避障策略能够反映智能水下机器人动态避障能力,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生存能力。

    一种基于双目多线结构光的水下三维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73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48944.0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水下环境三维扫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目多线结构光的水下三维重建方法。本发明利用多线结构光对水下目标进行高精度扫描,有效解决了点阵激光、单线激光三维重建点云畸变、信息丢失等缺陷。采用多线激光发射器和窄带滤光片的双目相机对水下目标扫描,无需在水下拍摄两组照片进行处理,提高了扫描效率。本发明通过安装在水下机器人上的双目多线水下三维重建系统,利用对IMU进行预积分,在移动过程中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水下双目相机的每一帧照片包含多条激光,提高了点云密度,减少扫描频率,实现水下环境同步三维重建。

    一种外形可变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及外形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4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96056.X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一种外形可变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及外形变化方法,它属于水下无人航行器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无法根据作业需求以及所处流体环境进行外形变化的问题。本发明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外壳分为固定部和变形部两部分,当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需要高速航行时,使变形部处于第一状态可以保证航行器具有良好的流体外形以减轻流体阻力;当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需要作业时和低速航行时,使变形部处于第二状态可以使航行器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保证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兼备了航行的快速性和作业的稳定性,优化了航行性能,也提高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续航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水下无人航行器领域。

    一种考虑地图准确性的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匹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05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0475350.6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地图准确性的水下机器人海底地形匹配导航路径规划方法,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本发明包括:建立环境模型,结合海底地形特征和地图数据准确程度两部分信息,依据Sigmoid函数将标准差信息非线性映射至[0,1]空间,形成归一化的海底地形特征图;实施H‑RRT*算法进行路径求解,求解过程为迭代‑采样‑寻优的过程。路径规划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如海底地形特征和地图测量数据来源,作为影响水下机器人地形匹配导航性能的因素考虑在内;路径规划方法搜索性能强,可以实现超大地图下的路径搜索和寻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