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6422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52984.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低压缩因子下的基于直扩的SEFDM系统的逐块检测方法,涉及电子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在保障频谱效率不过度降低的前提下,提升宽带卫星通信的抗干扰性,本发明将DSSS和SEFDM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接收端的检测方法利用了DSSS的优点,以基于ML方法的思想进行逐块的检测,极大的降低了传统算法的复杂度,本发明适用于带宽压缩因子低于0.6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33330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702438.8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为了解决当前关于多属网络资源分配的方法不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多属异构网络中的一种基于认知的联合资源再分配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原始信道中已分配给系统的原始子信道和对应功率,该系统正在运行;步骤二、利用该系统接入的每个多属异构网络的BS/AP节点对所述系统进行频谱检测,检测出频谱空穴子信道;步骤三:将检测到的频谱空穴子信道分配给用户,并为每一个频谱空穴子信道分配对应的功率;步骤四:对原始子信道的分配与步骤一中获取的保持一致,对原始子信道对应的功率进行再分配;步骤五:判断当前分配结果是否满足迭代停止条件,若是,输出资源再分配结果,若否,转入步骤三。本发明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82730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231526.X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认知星地一体化系统中联合频谱效率及干扰抑制的最优禁区宽度方法,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地面组件与卫星组件的同频干扰等问题。本发明所构建的系统模型由一个多波束卫星,多个地面辅助组件和地球站组成,主要是针对点波束内地球站对相邻点波束内的地面用户的上行链路造成干扰的场景分析。为了减少点波束边缘的CGC所受的干扰,本发明采用了禁区原则,利用改进的频分复用方案,对认知星地一体化系统中同频干扰及频谱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同时,本发明联合考虑频谱效率与干扰抑制两方面,提出了能使系统在可接收的干扰水平下实现最大的频谱效率的最优EA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8024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84097.0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82 , H04B17/382 , H04W16/14 , H04W52/244 , H04W52/267 , H04W72/0453 , H04W72/0473 , H04W72/085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分配方法没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无法获得大的系统吞吐量和能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认知的原始资源与检测出的空穴资源联合分配方法,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设置用户最小数据传输速率Rmin、用户可用功率上限频谱检测门限和子信道干扰预设门限值多属异构系统中BS/AP节点为每一用户分配原始子信道,利用频谱检测门限和子信道干扰预设门限值再检测多属异构系统中的频谱空穴子信道,BS/AP节点为每一用户分配检测到的频谱空穴子信道;分配时,将Rm≥Rmin及作为限制条件的同时,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法,获取最优的用户原始子信道分配结果和频谱空穴子信道分配结果;Rm表示用户m的数据传输总速率,Pm为用户m消耗的总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96898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114700.8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W16/10 , H04B17/382
Abstract: 移动场景中的基于时间估计频谱感知系统用户容量的方法,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获得频谱感知系统中感知用户的用户容量的问题。本发明将频谱感知分为两个阶段,引入了感知用户容量的概念,首先判断在网络覆盖区域,感知用户数是否达到了容限值。如果没有,则下一步进行正常的能量检测工作,研究感知用户和主用户及其他的感知用户之间是否有干扰,如果没有,则可以使用频谱。由于引入了感知用户容量,提高了频谱检测的效率。本发明适用于移动场景中的基于时间估计频谱感知系统用户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36011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87022.6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02 , H04L27/2614 , H04L27/2628 , H04L27/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复杂度、有效解调发射信号且可通过调整零拖尾的长度提升性能的基于零拖尾DFT拓展的高谱效分复用通信方法,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发送步骤和接收步骤,所述发送步骤为:构造具有零拖尾特征的时域发送符号矢量,发送该时域发送符号矢量;所述接收步骤包括:步骤B1:接收信号矢量,在接收的信号矢量的末尾补K-N个零,获取时域接收符号序列,对时域接收符号序列进行K点FFT变换得到频域接收信号;步骤B2:取频域接收信号的前N个数据进行N点DFT变换;步骤B3:提取N点DFT变换后的数据子载波数据,进行迫零检测,实现符号解调;其中,α代表频谱压缩因子,α=N/K。本发明实现简单,并且解调算法复杂度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135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05428.0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007 , H04L27/2613 , H04L27/2614 , H04L27/26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谱效、低带外泄漏和低峰均比的基于零拖尾DFT拓展的高效频分复用波形生成方法,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发送端调制符号的头尾进行补零,获取时域发送符号序列,对时域发送符号序列进行N点的DFT拓展变换,得到频域信号矢量;步骤二:在得到的频域信号矢量的末尾补上(1‑α)N/α个零,对补零后的频域信号矢量进行子载波映射;步骤三:对子载波映射后的信号矢量进行K点IFFT变换,将变换后获得的频域信号矢量的后(1‑α)N/α个数据丢弃,剩余的N个数据为具有零拖尾特征的时域发送符号矢量,其形成的波形即为生成的高效频分复用波形;其中,α代表频谱压缩因子,α=N/K。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99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410280637.0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海面无线传感网的分布式波束形成载波相位同步方法,属于无线传感网、分布式波束形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时隙往返载波同步方法扩展性不强及节点间相位同步缓慢的问题,也是为了单个传感器功率较小导致的分布式光束不能及时到达卫星的问题,也是为了抑制节点间信号传输过程出现的多普勒效应。目标节点向主节点及从节点发送单频信标信号,主节点经相位鉴别电路处理后得到主节点调制信号;从节点先将接收到的单频信标信号发送给主节点,经主节点处理后再发送给从节点,从而形成从节点调制信号;主节点调制信号及从节点调制信号在目标节点处同相叠加,获得功率增益。本发明还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6789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7245.3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联合正交变换与非正交的高效频分复用传输峰均比抑制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传输体制及技术,本发明针对使用非正交子载波的高效频分复用传输系统发送端具有较高峰均比的问题,使用符号正交变换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发送端峰均比加以抑制。本发明中,首先根据高效频分复用符号生成原理,对传输符号进行生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对系统的发送端进一步增加正交处理模块,使传输系统发送端峰均比得以抑制。本发明可应用于新一代的地面、空载及卫星通信中,将会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未来频谱资源稀缺的问题,同时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方法经正交变换处理过的传输系统峰均比会比传统的高效频分复用系统的峰均比要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73479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191377.4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7/30 , H04B17/391
Abstract: 基于FRI的稀疏多频带信号频谱定位方法,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针对现有调制宽带转换器系统对信号进行恢复时,需已知子频带数目及其频带带宽的问题。该方法以调制宽带转换器系统为研究背景,针对原有系统对信号进行恢复时,需已知子频带数目及其频带带宽的问题,结合有限创新速率理论,在对信号做适当变换后对其加以处理,巧妙地回避了这一限制条件,实现稀疏多频带信号子频带位置的定位。本发明适用于稀疏多频带信号频谱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