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状结构检测的真时延无频散SH0波相控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403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1003486.X

    申请日:2016-11-15

    Inventor: 王文韬 李惠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1 G01N29/069 G01N29/44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板状结构检测的真时延无频散SH0波相控阵系统,包括:控制器,多通道数/模转换器,多晶片SH波相控阵探头,多通道继电器,多通道模/数转换采集卡,成像显示器,多晶片SH0波相控阵探头通过逆压电效应将电压信号转换成波动信号在结构中激发出来,在接收阶段根据正压电效应将损伤反射回来的波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多通道继电器在发射阶段将多通道数/模转换器的发射信号连接在多晶片SH0波相控阵探头上,并在发射阶段结束后,将多晶片SH0波相控阵探头连接到多通道模/数转换采集卡上,用于采集损伤回波信号;由于SH0波本身的非频散特性,本发明的系统对板状结构的损伤进行检测,提高了空间域分辨率,放大损伤反射的信号。

    结构健康监测无线传感器数据丢失无损恢复嵌入式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71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95044.7

    申请日:2017-07-20

    Inventor: 鲍跃全 李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健康监测无线传感器数据丢失无损恢复嵌入式算法,嵌入智能无线传感器平台的无损压缩编码、随机增加信号的冗余度的矩阵运算以及信号传输方法。其嵌入的随机冗余矩阵通过函数随机产生,该方法产生的随机冗余矩阵只有相当少的非零元素,且非零元素的值均为+1。设该矩阵为ΦI,相比于传统的全随机冗余矩阵Φ,无线传感器存储ΦI所需的内存空间小;且用ΦI对数据增加冗余度的计算速度较快。在该嵌入式算法的支持下,无线传感器相对耗时耗电的数据包重复传输协议可被更加快速简洁的传输协议代替,基站收到的不完整数据能够恢复。

    一种基于光纤M‑Z干涉仪的波动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913839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371888.4

    申请日:2015-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Z干涉仪的光纤波动传感器,包括金属圆壳体、感知光纤和接头,金属圆壳体用于接收来自被测结构的应力波信号,金属圆壳体的底面为实心,感知光纤由下至上紧密缠绕并粘贴于金属圆壳体的外表面,接头与感知光纤的上端连接,接头用于与解调设备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波动传感器与传统的基于电量的传感器相比,抗电磁干扰,可远距离传输信号;可反复使用、便于实际工程安装。同时,其占用面积小,便于携带。在结构上安装多个本发明提供的传感器,通过对所采集信号的分析,还可以实现结构活动损伤的定位。与直接粘贴光纤相比,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经济性。

    利用纳米水合氧化锆对亚麻纤维束表面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185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107837.0

    申请日:201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水合氧化锆对亚麻纤维束表面处理的方法,如下,首先将氧氯化锆晶体(ZrOCl2·8H2O)颗粒加入到浓度为0.5mol/L的盐酸中,制备纳米水合氧化锆胶体;然后将连续亚麻纤维束通过含有纳米水合氧化锆胶体的反应槽中进行表面接枝反应,在超声作用一定时间后,通过蒸馏水超声清洗;最后,烘干和收卷。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处理亚麻纤维,其拉伸性能及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实现亚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

    利用纳米水合氧化锆对亚麻纤维束表面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18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07837.0

    申请日:201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水合氧化锆对亚麻纤维束表面处理的方法,如下,首先将氧氯化锆晶体(ZrOCl2·8H2O)颗粒加入到浓度为0.5mol/L的盐酸中,制备纳米水合氧化锆胶体;然后将连续亚麻纤维束通过含有纳米水合氧化锆胶体的反应槽中进行表面接枝反应,在超声作用一定时间后,通过蒸馏水超声清洗;最后,烘干和收卷。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处理亚麻纤维,其拉伸性能及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实现亚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

    一种拉索减振的被动弹簧-阻尼负刚度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463132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59994.9

    申请日:2015-01-29

    Inventor: 李惠 周鹏 刘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16 F16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索减振的被动弹簧-阻尼负刚度阻尼器。包括两套基于预压缩弹簧的负刚度部分、连接臂、油阻尼器部分和外框架,两套基于预压缩弹簧的负刚度部分对称位于连接臂的两侧,并与连接臂的两端铰接,连接臂与油阻尼器部分的活塞杆上端固定连接,油阻尼器的底端与外框架底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被动控制下的负刚度,从而显著增加原油阻尼器对拉索振动的控制效果;通过调节预压缩弹簧的刚度系数、原始长度和压缩量,可以实现不同的负刚度及控制效果。

    基于多孔节流的粘滞流体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4459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190499.2

    申请日:2013-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节流的粘滞流体阻尼器,它包括缸体,缸体两端通过密封体密封,活塞安装于缸体内,活塞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活塞杆,缸体中充填有粘滞流体,活塞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平行于轴向的节流孔,节流孔内安装有通透的多孔结构材料,并且其多孔结构所形成的流道为弯曲的,粘滞流体能够从多孔结构材料中流入或流出。本发明通过调整孔结构可以实现阻尼器速度指数的调节,这可以极大丰富阻尼器的本构关系,而使得可以设计的产品更加广泛。同时给框架结构提供较大的阻尼,大幅度地降低框架结构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磁化疏液型石墨烯基纳米阻尼片的制备方法及其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73848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25100.5

    申请日:2013-01-24

    Inventor: 李惠 徐翔 石通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化疏液型石墨烯基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阻尼器。阻尼材片由表面接枝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在高温、高压和定性磁场下复合而成。一种的高动态液压密封阻尼器,包括上缸体、下缸体和两个连接钢管,还包括磁化疏液型石墨烯基纳米阻尼片,上缸体内部固定有磁化疏液型石墨烯基纳米片;下缸体为双出活塞缸,上、下缸体和两个连接钢管内部装有乙二醇;工作压强最大为60MPa。本发明的阻尼器具备体积小、质量轻、能量耗散密度大、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新型的耗能阻尼器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及土木工程等领域的振动控制。

    旋转式压电发电装置
    7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47112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152653.2

    申请日:2012-05-07

    Abstract: 一种旋转式压电发电装置,包括多个叶片1、轴2、多个压电谐振器4和圆形外壳3,多个叶片1、轴2、多个压电谐振器4安装在圆形外壳3内部,多个叶片1沿轴2的圆周与轴2刚性连接为一体,多个压电谐振器4沿外壳3的内壁圆周与圆形外壳3内壁刚性连接为一体,轴2与外壳3为同轴心;在叶片1与圆形外壳3产生相对运动过程中,叶片1对压电谐振器4产生脉冲式激励,在压电谐振器4的被冲击和衰减振动中产生电能。本发明通过旋转叶片将激励以脉冲式冲击荷载施加于谐振器,可以得到高初始瞬间功率,通过多个旋转叶片间次激励的方式,使得谐振器上的激励频率比原外来激励频率又可增大数倍,由此,压电谐振器的激励频率得到很大提高,能量收集效率高。

    基于可移动无线传感器的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35686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201948.4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基于可移动无线传感器的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可移动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数据接收基站,计算机终端与传感器数据接收基站以及机器人控制器相连,可移动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控制器无线远程控制,可移动机器人上的机械臂将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安放在钢结构被测点处,采集完数据之后,可移动机器人拾起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继续下一个测点的测试,无线传感器的测试数据无线传输给数据接收基站。该系统可以实现钢结构的可视化裂缝、腐蚀检测与分布式振动与温度数据采集,节省人工维护成本;并可以到达人工难以到达的结构部位,极大的提高工程结构日常检测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