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512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0351656.1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炭复合吸附剂耦合碳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为:利用生物炭复合吸附剂耦合碳酸盐处理重金属废水;生物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包括:将生物炭在包含氧气的气体中于400~500℃进行氧气活化30~60min,得到氧气活化生物炭;所述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50%;用水将氧气活化生物炭与镁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经干燥和热解;将得到的氧化镁/氧气活化生物炭浸渍于氨基酸溶液中并超声处理,再经振荡处理与干燥,制得生物炭复合吸附剂。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高效、快速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并可以有效减少絮凝剂等辅助药剂的用量,从而减少产泥量,有利于后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8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824135.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螯合配体功能化碳点及其高产率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属于功能碳材料合成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点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差,以及现有碳点的合成产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碳点以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小分子化合物和金属离子螯合剂为前驱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经自由基聚合与水热碳化同步反应合成而成。方法:将含不饱和碳碳双键的小分子化合物、金属离子螯合剂和自由基引发剂分别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然后将上述溶液混合后置于聚四氟乙烯的水热反应釜中,由室温加热至水热碳化反应温度并保温,合成螯合配体功能化碳点。本发明碳点作为荧光探针用于金属离子的特异性识别。本发明实现了碳点的螯合配体功能化和高产率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8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51796.1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过滤墙及其应用,属于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治水污染的生态过滤墙,包括墙体、掺杂于墙体中的纤维、栽种于墙体顶端的挺水植物和栽种于墙体至少一侧外立面的沉水植物。本发明在墙体顶端种植挺水植物,至少一侧外立面种植沉水植物,并掺入纤维原位驯养富集水体中的土著功能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协同作用增强污染去除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其中,墙体可以通过基体材料的模块化生产,出厂后在施工现场即可便捷组装使用,减少了人为施工痕迹,使用后无需拆除,在长期维持水体水质稳定的同时,也可以完善水体的生态景观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0037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385042.0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28 , C02F3/32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的水体原位修复方法,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人工浮岛技术仅依靠植物吸收作用通常达不到有效的治理效果,现有强化方法中生物菌剂活性维持时间短,生物填料接触面积有限,能耗高的问题。方法:在受污染天然水体区域构建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生物电化学强化浮动生态床由浮体材料层、基质材料层、植物和电子传导材料组成;电子传导材料由电子受体材料、电子供体材料和导体材料组成,电子受体材料和电子供体材料通过导体材料连接电路装置形成闭合电路;浮体材料层上下各设置一层基质材料层,并设置种植孔,种植孔内种植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7813.8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强化型浮动生物生态系统及其在受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属于受污染水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强化型浮动生物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生态模块、电子受体模块、电子供体模块、电子传导模块和外电路模块;所述电子受体模块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生物生态模块上,所述电子供体模块固定于受污染水体下的沉积物中并通过电子传导模块与外电路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电路模块固定在生物生态模块上,所述外电路模块的另一端与电子受体模块连接。本发明构建了模块化、组装方便的强化型浮动生态系统,实现对受污染天然水体和沉积物的同步强化治理,具有效率高、构型灵活、能量回收且易施工维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92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501712.7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H和温度双响应的UV交联壳聚糖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水凝胶领域。本发明首先分别合成pH响应的烯丙基壳聚糖(OAL‑CS)和温度响应性的巯基改性聚异丙基丙烯酰胺(HS‑PNIPAM),然后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能够在UV辐照下可将含有光引发剂的OAL‑CS/HS‑PNIPAM溶液快速转化为水凝胶;通过调整OAL‑CS/HS‑PNIPAM质量比,可实现控制水凝胶的pH和温度响应性溶胀大小。本发明不但实现了OAL‑CS/HS‑PNIPAM溶液在UV辐照下快速形成凝胶,而且赋予UV交联壳聚糖可注射水凝胶的溶胀行为具有pH和温度的智能响应性;由于该水凝胶体系可快速UV固化,可以通过UV固化或UV光刻技术制备用于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和创面修复等领域的快速成型的水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152021.1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463 , C02F1/46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絮凝氧化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反应器、电源、电氧化阳极板、间接电絮凝阴极板以及搅拌器,反应器用于盛装废水,电氧化阳极板和间接电絮凝阴极板平行设置,且电氧化阳极板和间接电絮凝阴极板的至少一部分均位于反应器内;电源通过导线连通电氧化阳极板和间接电絮凝阴极板;搅拌器用于控制反应器内废水的传质过程。本申请用于去除废水中悬浮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20223.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无法确定措施的参数以及建设后对溢流污染控制效果的问题。方法:一、计算硬化率,获取不同下垫面的相关数据;二、对待评价的排口监测;三、获取各个海绵设施对径流量的源头控制效果;四、汇水面积以及硬化率构建在模型中;五、构建入人口数量;六、构建入海绵城市措施及建设参数;七、构建入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八、计算理论年排放流量和年污染负荷量,得出模型模拟雨量理论变化曲线;九、校核;十、类推到其他排口的溢流情况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0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589684.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88 , H01M8/1004 , H01M8/16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掺杂碳纳米管过滤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的外电场强化抗污染装置,本发明涉及过滤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的外电场强化抗污染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在过滤过程中物料会堵塞过滤型空气阴极的孔道,并形成滤饼层,生物膜的存在会影响氧气的传导,降低系统功率输出的问题。方法:一、高分子胶液的配制;二、膜电极的制备,即完成一种掺杂碳纳米管过滤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利用掺杂碳纳米管过滤膜电极的外电场强化抗污染装置包括电极室、对电极、直流电源、掺杂碳纳米管过滤膜电极、抽滤系统、过滤室、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
-
公开(公告)号:CN111921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078578.4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基于磁性活性炭强化提升混凝处理二级出水效能的方法。将三价铁盐和二价金属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超声10-30min;在机械搅拌下,向上述溶液中缓慢滴加碱液,控制溶液pH值为9-13;将上述溶液置于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在180-260℃下加热8-24h即得到磁性活性炭。磁性活性炭强化混凝工艺较传统混凝工艺絮体比重增大,在外磁场作用下可将絮体沉淀时间从20-45min缩短至3-6min;可将传统混凝对溶解性有机碳的去除率从20-30%提升至60-80%,同时对浊度和总磷均保持良好的处理效能;将生成絮体破碎后,磁性活性炭可有效分离,损失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