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隔墙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36441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0995459.8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向隔墙。导向隔墙位于地下结构之中,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两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空间用于设置基坑围护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从所述地下结构的顶板向下延伸到所述地下结构的底板,每一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墙内设置有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的下端植入所述地下结构的底板内。本实用新型将基坑围护结构的作业区与地下结构的其他区域进行了分隔,一方面可以避免地下水涌入其他非作业区;另一方面能够形成足够的护壁泥浆液面高度,避免土壁坍塌;导向隔墙还起到对既有地下结构进行加固补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隔墙,针对既有地下结构这一特定条件,避免了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大,施工周期长,经济性差等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自动调控变形的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857743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654653.3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控变形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支撑、凹槽式混凝土围檩和液压千斤顶,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内侧与混凝土支撑刚性连接,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外侧朝向基坑围护墙,且凹槽式混凝土围檩的外侧沿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凹槽,液压千斤顶设置于凹槽内,两端分别抵在基坑围护墙和凹槽式混凝土围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基坑施工期间根据变形监测动态调控混凝土支撑的轴力,能主动对围护墙提供可靠的反力控制变形,又能补偿混凝土徐变收缩、温度收缩等产生的水平变形,有利于减少对基坑周边环境的扰动。

    护坡面层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7775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1593275.8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坡面层,所述护坡面层包括:面层主体,铺设在一边坡上,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堆叠的防水层、防护层及承载层,所述面层主体上预设有若干锚固孔,所述锚固孔贯穿所述防水层、防护层及所述承载层;若干锚钉,顺次贯穿所述承载层、所述防护层及所述防水层上对应的锚固孔并延伸至所述边坡的土体中。通过将所述护坡面层设置成具有防水、防护及加固功能为一体的叠层结构,能够更好地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且,通过在面层主体上设置用于固定面层主体的锚固孔,可以显著提高护坡面层的施工效率,且不容易对面层主体造成损坏,便于回收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分区卸荷控制深大基坑变形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954367U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20682598.3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区卸荷控制深大基坑变形的系统,包括深大基坑围护结构和一临时分隔墙,深大基坑邻近保护对象侧的坑内设置临时分隔墙,所述临时分隔墙将深大基坑分成远离保护对象的大基坑和邻近保护对象的窄条基坑两个区域。采用临时分隔墙将深大基坑分成远离保护对象的大基坑和邻近保护对象的窄条基坑两个区域分区卸荷,从而使深大基坑相对远离保护对象,先开挖远离保护对象的大基坑,通过快速施工完成大基坑底板浇筑,控制大坑卸荷产生的坑内隆起和坑外沉降,在窄条坑开挖时,可以通过重点控制窄条基坑的侧向变形以控制保护紧邻窄条基坑的保护对象,从而达到减小和控制深大基坑开挖对保护对象变形影响的目标。

    一种采用树根桩及桩侧挤密注浆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298630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395615.0

    申请日:2011-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树根桩及桩侧挤密注浆的系统,能有效减小基坑开挖对相邻周边建筑的扰动,控制周边建筑沉降。将树根桩设置于基坑和周边建筑之间,一方面树根桩穿过基坑和周边建筑之间的土体滑动区并嵌入土体滑动区下部的土体,当土体产生滑移变形时,树根桩通过提高滑移面的抗剪能力以及桩身提供的桩侧阻力和刚度以限制桩后土体的变形发展,减小桩后建筑的沉降和变形;另一方面,当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较大时,通过桩侧挤密注浆的方法,能有效控制树根桩侧向变形,减缓周边建筑的变形发展速率;再一方面,树根桩密贴排列,能将注浆压力均匀扩散至被保护建筑设施下的地基土中,可避免直接在地基中注浆造成的建筑设施不均匀上抬隆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