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760635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167893.9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1F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滚轮,主要包括左导向轨、右导向轨、滚筒;所述的左导向轨与右导向轨配合安装,分别焊接在滚筒外圆的两端;所述的滚筒内孔开有花键槽,并与滚轮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能够随滚轮轴一起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滚轮可以应用在变轨距轮对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其主要作用是与变轨距车轮相互作用,通过滚轮的转动推动两侧车轮相对于变轨距转向架的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变轨距,滚轮每转一圈,车轮完成由轨距a到轨距b,再由轨距b到轨距a的周期动作,且随着滚轮的不断旋转,车轮的周期动作不断循环往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72462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0698627.2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转向架地面变轨距配套装置,包括钢轨、轨枕、地面配套变轨距装置安装支架、对中轨、承载轨、解锁轨、变轨距驱动轨,适用于端面驱动、对中、锁紧一体式的变轨距转向架,对中轨与对中装置配合,使车轴对中;承载轨与轴箱承载靴配合,使轮对悬空卸载,处于可轴向滑动状态;解锁吊耳卡轨与解锁吊耳配合,使锁紧装置解锁、锁紧;变轨距驱动轨与端面驱动装置配合,使轮对随变轨距驱动装置轴向滑动,完成变轨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所述变轨距驱动轨铺设位置和方式,使横向推力施加在端面驱动装置上而不是轮对上,解决了变轨距时轮缘摩擦严重、侧向受力不均以及滑动轴套受弯矩作用易出现卡滞或磨损不均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91241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698626.8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轨距转向架端面驱动机构,包括滑套、驱动滑套、锁紧臂、驱动臂、驱动滚轮组件,所述驱动滑套通过螺栓安装于滑套上,所述驱动滑套的端面上各有两个锁紧臂安装螺纹孔、驱动臂安装螺纹孔,所述锁紧臂安装于锁紧臂安装螺纹孔中,所述驱动臂安装于位于驱动臂安装螺纹孔中;所述驱动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臂上,所述驱动滚轮组件在地面配套的变轨距驱动轨上滚动,以实现轮对轮距的改变;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构适用于一种端面驱动式的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换装置,解决了变轨距时轮缘磨损严重、侧向受力不均以及滑动轴套受弯矩作用易出现卡滞或磨损不均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92210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21380939.6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7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节气门积碳监测系统,适用于电子节气门汽车发动机热怠速低负荷工况下的节气门积碳检测,其内容包括:通过采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空挡位置开关、空调开关等传感器信号与开关信息,经由HCS12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判断电子节气门的积碳状况,并在节气门积碳达到一定程度时控制指示灯或显示屏及蜂鸣器发出积碳报警;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监测电子节气门积碳情况并及时进行积碳报警,提醒驾驶员及时清理节气门积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92209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21380936.2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2B7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发动机积碳监测系统,适用于配有氧传感器的闭环电喷汽车车载发动机积碳监测,其发明内容包括通过采集加速踏板位置信息、发动机启动时长及踩踏加速踏板过程时长信息、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息及氧传感器反馈电压值,经由AT89S51单片机分析判断发动机积碳情况,并在发动机积碳程度达到警戒值时发出预警提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氧传感器反馈电压变化的监测,实现汽车发动机积碳的监测预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26063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242839.0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配套滑轨装置、龙门式悬吊装置、横向对中定位装置和辅助支撑立柱;所述的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在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纵向往复移动,对变轨距轮对进行解锁和锁止,配套滑轨装置为其提供承载和导向作用,龙门式悬吊装置固定转向架的轮对位置且对轮对进行卸载,横向对中定位装置使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始终对中沿中心线方向做直线运动,辅助支撑立柱对其安装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平台的往复运动模拟变轨距轮对的循环变轨动作,为研究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提供基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46495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242366.4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承载走行轨、限位装置、龙门式悬吊装置;所述的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通过电机-曲柄连杆运动副驱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纵向移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对变轨距轮对进行解锁和锁紧,并为轮对沿轮轴的轴向变轨距运动提供横向导向作用,承载走行轨为其提供承载和纵向导向作用,限位装置对运动方向进行横向对中定位和垂向限位,龙门式悬吊装置固定转向架的轮对位置且对轮对进行卸载。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平台的往复运动模拟变轨距轮对的循环变轨动作,为研究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9124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698565.5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面驱动式的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换装置,包括轴箱、端面驱动机构、轮对锁紧机构、轴箱端盖定位对中机构,所述端面驱动机构通过圆锥滚子轴承组件安装于轴套上,轨距变换时车轮与轴套可随端面驱动机构沿车轴轴向一起滑动,实现轨距的变换;所述轮对锁紧机构可在某一轨距下锁紧端面驱动机构,从而防止车轮和轴套沿车轴的轴向窜动,还可在变轨距时解除端面驱动机构沿车轴的轴向锁定,保证变轨距时车轮和轴套一同沿车轴做轴向滑动;所述轴箱端盖定位对中机构用于变轨距时车轴的轴向定位对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变轨距时轮缘磨损严重、侧向受力不均以及滑动轴套受弯矩作用易出现卡滞或磨损不均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33058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698584.8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轨距转向架的锁紧装置,其主要包括锁紧杆、齿扇、连杆、滚轮、节点轴、扭簧和锁槽,齿扇中部与连杆固定连接,齿扇一端与节点轴连接,并可以绕节点轴旋转,齿扇另一端与锁紧杆下部通过轮齿啮合,锁槽和节点轴分别固定安装在轴箱外壳体上,两个扭簧分别安装在节点轴的两侧,对整个锁紧装置起到定位的作用,锁紧杆上端与锁槽配合连接,实现轴箱体与车轮轴套滑块的锁紧,本装置通过锁紧杆锁紧与轴箱体固定连接的滑移装置,实现变轨距转向架在轮对内侧距调整过程中对车轮的解锁和锁紧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43165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415779.8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刘玉梅 , 庄娇娇 , 熊明烨 , 赵聪聪 , 乔宁国 , 陈云 , 田广东 , 郭艳秀 , 张宏涛 , 葛琦 , 刘绪洪 , 李战伦 , 苏建 , 徐观 , 张立斌 , 潘洪达 , 陈熔 , 林惠英
IPC: G09B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4-4dof的轨道线型及不平顺模拟器。包括4个四自由度运动测试平台,分别为1号运动测试平台、2号运动测试平台、3号运动测试平台和4号运动测试平台,中间过桥(E)和一对钢轨(F)及其固定装置;1号运动测试平台与2号运动测试平台以及3号运动测试平台与4号运动测试平台沿x轴方向对称地布置,2号运动测试平台与3号运动测试平台以及1号运动测试平台与4号运动测试平台沿y轴方向对称地布置;所述的1号运动测试平台或2号运动测试平台或3号运动测试平台或4号运动测试平台结构及尺寸均相同,且主要有横向作动器(H)、一号垂向作动器、二号垂向作动器、三号垂向作动器、运动工作台(G)和反力支座(L)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