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326957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77829.8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程差动式高能液动潜孔冲击器,是由钻头上的花键与花键槽滑动配合,阀盖套与阀套过盈配合装入阀套上端;阀盖插入缸体上端孔中,阀盖径向开有低压排空通道,缸体径向开有与各径向通道相对应的孔道,并与对轴向孔道进行沟通。高能液动潜孔冲击器上部通过上接头与中接头分别与外缸螺纹连接封装成整体。活塞轴向尺寸短,配合面少,大大减少了泄露面积,且装配容易,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灵敏度更高;冲程采用差动回路,使活塞在较短行程内快速获得较大的冲击末速度,大幅提高硬岩钻进效率;设有新型防空打机构,高压泥浆由通道进入腔体后流入孔底,不驱动冲击器,保证在钻具提离孔底时潜孔冲击器不工作从而保证钻具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2159792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0834660.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22
Abstract: 天然气水合物反循环钻井多相流输运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供液装置、供气装置、反循环输运装置、多相流观测装置和循环装置,供液装置包括水箱、加热器、水泵、节流阀和涡轮流量计;供气装置包括空压机、可编程控制器、涡街流量计和气液混合器;反循环模拟装置包括动力机、投料漏斗、螺旋加料器、反循环实验台和反循环井筒;多相流观测装置包括计算机、温度传感器、电阻探针、压差变速器、压力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可视窗和摄像机;循环装置包括混合出料管、滤式固液分离器、岩屑箱和旋流气液分离器。本装置用于模拟天然气水合物固体颗粒和气液混合物反循环输运的物理过程,测试气液固三相流动特征和相变规律,为水合物的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09025616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901099.2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边齿双束附壁射流冲击强冷式干热岩潜孔锤钻头,涉及干热岩钻探钻具技术领域,包括钻头体、冲锤、止流杆、顶部水口、心管、冲击射流流道、钻头体中心通道、环形空间、上喷孔、下喷孔、边齿、中心齿及清洗孔底的钻井液流道,本实用新型的钻头体上针对边齿冷却降温设置了双束冲击射流喷孔,由于附壁作用,可将高速流体直接喷到边齿表面的高温区域,起到了强力冷却边齿的效果,降低齿面磨损,提高钻头寿命。冲锤下部增设止流杆和带有冲击射流流道的心管,在冲锤往复运动过程中,形成脉冲射流,既可清除岩屑,又能形成高速射流对边齿进行充分冷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31329U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21050469.1
申请日:2017-08-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4/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补流蓄能功能的射流式液动锤,器冲锤活塞位于内缸内部并可前后滑动,同时将内缸分为前后两个腔室,利用射流元件实现双稳射流,并切换流体方向交替进入内缸的前后腔室,推动冲锤活塞往复做功。回程过程中,流体通过冲锤活塞中的径向孔进入液动锤前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推动活塞回程并压缩蓄能弹簧积蓄能量;冲程过程中,利用水击压力和储存的弹簧力,可提高有效提高冲击速度,并有部分流体经过内缸上的补流孔进入后腔从而达到补流蓄增速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并利用蓄能弹簧和补流孔实现蓄能的功能,可提高液动锤的单次冲击功,从而提高硬岩钻进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689981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84068.0
申请日:2012-08-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冲击式泡沫钻井用机械消泡器,是由泡沫接受管、调整器、配气环、容气管、承喷体、连接件、排出管、进气管和环形喷嘴组成,调整器分别通过法兰与泡沫接收管和配气环连接,承喷体通过法兰与排出管连接,容气管两端分别焊接在配气环和连接件上,连接件与排出管通过法兰连接,进气管焊接在容气管上。调整器端部与承喷体组成环形喷嘴,配气环、容气管、承喷体和连接件组合形成环形空腔,配气环具有配气道和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之高速流体从环形喷嘴喷出后直接作用在泡沫流体上,将泡沫剪切冲击破碎,消泡效率高; 结构简单,环形喷嘴加工、维护方便,易于操作,消泡过程对泡沫基液性能无影响,利于泡沫基液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20190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834659.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大直径潜孔锤反循环跟管钻进施工装置,属于地面钻井抢险技术领域,主要由地面设备系统和井下钻具系统两部分组成,地面设备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稳压罐、钻机、真空泵、水泵和地面管汇;井下钻具系统包括双壁钻杆、反循环潜孔锤、钻头、套管和管靴。安装在钻机导轨上的动力头上部装有气水龙头,气水龙头与进气胶管和排渣管连接;动力头下端与双壁钻杆连接,双壁钻杆下端连接的反循环潜孔锤和钻头与套管和管靴同轴分布。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效碎岩,钻进中同步下套管有效保护孔壁,并采用反循环方法输送岩心和岩屑,能够有效减小孔口粉尘污染,解决复杂地层大直径钻孔施工中遇到的成孔难、施工效率低、成本高、钻孔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27661U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20787963.1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E21B7/12 , E21B7/18 , E21B43/01 , E21B43/12 , E21B43/40 , E21B17/18 , E21B10/46 , E21B10/60 , E21B21/14 , E21B21/12 , E21B2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气举反循环钻井系统,钻井系统包括有钻塔、钻井平台、主动钻杆和钻头,其中钻塔架设在钻井平台的顶面上,主动钻杆吊挂在钻塔上,钻头设在主动钻杆的下部,钻头与主动钻杆之间装配有三通道钻杆,主动钻杆的顶端装配有气水龙头,气水龙头通过管路与天然气分离系统相连接。其方法为:步骤一、形成垂直通道;步骤二、利用高压水射流辅助切削刀具破碎水合物储层;步骤三、被降压分解罐分离出的天然气通过输气管进入储气罐中进行存储;步骤四、形成水射流用于切削地层和冷却钻头。有益效果:反循环携岩效率高,可避免岩屑床的形成,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减少非生产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53996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20302664.1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海底松散易碎地层蒸发直冷式取心钻具,属于海底取心钻具技术领域,该钻具主要包括上接头、出水口、外管、内管接头、毛细孔、嵌入式毛细管、蒸发孔、蒸发腔、蒸发腔底座、扩孔器、钻头及上接头钻井液流道,钻头与蒸发腔底座下端间隙配合,岩心可以顺利进入岩心管中,待岩心充满岩心管,被冷却压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毛细孔和嵌入式毛细管流动至蒸发腔后体积扩大,相变为气体吸收大量的热量,岩心管和岩心冻结在一起,而后制冷剂气体通过蒸发孔返回至钻具外部的压缩机,再次冷却压缩后循环利用,当岩心与岩心管完全冻结在一起后再提钻取出岩心。从而提高海底松散易碎地层岩心采取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57044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433774.7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高能射流式液动锤的回程节流缓冲机构,包括有活塞杆、冲锤后台阶面、冲锤连接头、冲锤中台阶面、中接头、冲锤、冲锤前台阶面和外管,冲锤位于中接头与外管形成的筒中,冲锤的上端为中接头,活塞杆的下端与冲锤连接头的上端连接,冲锤具有冲锤后台阶面、冲锤中台阶面和冲锤前台阶面,中接头的下端面为中接头下端面,冲锤连接头与中接头之间具有环状间隙,冲锤与中接头之间具有缓冲腔,冲锤与外管内壁之间具有溢流区;冲锤具有缓冲段。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中接头与冲锤进行间隙配合,利用所产生的节流阻尼作用,对冲锤进行制动,来达到节流缓冲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7406864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511016.4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压力的流量自调节控制阀,包括上接头、喷嘴、阀体、阀芯、阀座、密封塞、阀簧和下接头,上接头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并将喷嘴定位于阀芯上方,构成流体输入通道;阀芯为圆锥状,一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唇缘部,另一端为圆柱状结构;阀座内部具有两个圆锥状的通孔,两端的斜面可与阀芯、密封塞的斜端面配合,构成了过流断面积可变的流体通道;阀芯的下端与密封塞接触,并在阀簧预应力的作用下关闭流体通道,下接头位于阀簧的下部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并将阀芯定位,下接头的轴向孔为流体输出通道;使用时,当控制阀入口与出口压力差发生变化时,控制阀的输出流量将随着压力差的变化实现自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于工业中的流体管汇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