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55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25699.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43/0876 , H04L43/50 , H04L41/14 , H04L43/08 , H04L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网络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自动测试仪接入过程层网络交换机;判断交换机各端口流量是否符合第一预设要求;判断保护装置动作时,各端口流量是否符合第二预设要求;断开过程层网络的A网,判断第一动作时间是否符合第三预设要求;向过程层网络的A网输入第一预设百分比带宽的报文,并向过程层网络的AB网同时输入第二预设百分比带宽的报文,判断第二动作时间是否符合第三预设要求;升高第一、第二预设百分比,并重复上步;统计所有异常项并处理;本发明能够通过自动测试仪的自动测试代替人工逐一测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智能变电站的网络性能测试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83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49629.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43/0811 , H04L43/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网络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构建与变电站对应的过程层网络结构,并对过程层网络结构进行网络通断检查,得到第一检查结果;判断第一检查结果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标准;若第一检查结果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则对过程层网络的第一目标网和第二目标网进行交叉检查,得到第二检查结果;判断第二检查结果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标准;若第二检查结果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则获取与过程层网络结构对应的各个保护装置、智能终端以及测控装置;对各个保护装置、智能终端以及测控装置进行综合检查,得到综合检查结果,以完成网络测试过程。该方案可以准确地发现过程层网络结构的整体性问题,保障变电站内各设备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92403.1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功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当光伏发电单元的工作电压在最大功率点右侧时,计算光伏发电单元的工作功率与预设的目标功率之间的偏差功率,通过偏差功率确定电压调整方向系数和功率精准控制系数,得到光伏发电单元的电压控制值,从而确定并调整至目标输出电压,以使光伏发电单元在目标输出电压下的工作功率收敛于目标功率。可见,在光伏发电单元的工作电压大于其最大功率下的电压时实施功率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功率精准控制的难度,将电压调整方向系数与功率精准控制系数应用于预设的电压调节步长,对光伏发电单元调节电压,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单元的目标输出电压的高精度控制,从而实现功率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24612.8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大学
IPC: G06Q10/06 , G06F30/20 , G06Q50/06 , H02J3/06 , H02J3/14 , H02J3/48 , H02J3/5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考虑需求响应和时段耦合的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接入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配电网系统基础数据;2)建立考虑需求响应的多时段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3)基于多参数规划法建立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模型;4)求解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模型,得到配电网可承载可再生能源能力的可行域。本发明构建的电网考虑考虑需求响应和时段耦合的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模型不仅考虑了配的安全运行约束,还计及了需求侧响应,在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电价激励的方式协调用户侧的负荷需求以提高配电网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7935.3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主站在线监视控制功能的配置校核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子站上传至主站的第一数据以及从主站中获取与子站对应的第二数据;对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中的设备配置、数据模板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校验结果。该主站在线监视控制功能的配置校核控制方法通过子站上传的第一数据与主站存储对应第二数据的设备配置、数据模板进行一致性校验,得到检测结果,通过检验结果判断接入电网的主站、子站的设备配置是否满足电网的需求,从而确保电网的继电保护主站在线监视控制功能得到的数据精确度,解决现有对接入电网的继电保护主站、子站设备无主子站参数在线配置校核功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9355.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站二次工程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利用RTDS平台模拟待测智能电站全站的一次设备构建一次设备模型,并为二次设备测试平台与RTDS之间建立的开入开出的通信链路载体,以该一次设备模型输出的电流、电压量作为二次设备测试平台的采样值数据输入,从而使二次设备测试平台与RTDS构成一个智能变电站闭环测试系统,完整重现现场工程配置对智能站全站二次设备进行全面检测,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电站二次设备工程全场集成的现场调试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614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0408375.4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小电流接地选线测试装置包括人机交互模块、仿真模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跳闸信号采集模块、处理器、评价模块;仿真模拟模块的输入端与人机交互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仿真模拟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电信号测试端连接,跳闸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信号采集端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跳闸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人机交互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仿真模拟模块的输入端、评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评价模块与人机交互模块双向连接,能够自动反映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运行特性及功能情况,能有效降低成本,简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2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96596.1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改善混合多直流馈入系统故障恢复特性的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调整换相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比例积分环节的Kp参数,和/或调整延时取小环节的时间常数,使得在多直流馈入系统的恢复期间,各换相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直流电流实现错峰恢复;根据预置第一公式调整无功优先调节控制器中的的实际电流整定值,使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输出电压保持稳定。本申请对多回常规直流错峰恢复以减小恢复过程中LCC‑HVDC换流站的动态无功需求;通过VSC‑HVDC的无功优先调节策略为LCC‑HVDC提供更多动态无功支撑。从动态无功需求和供应两方面着手改善混合多直流馈入系统的故障恢复特性,提高受端系统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8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4921.X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交流控制保护装置频率适应性闭环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仿真工作站、实时数字仿真器、端子式继电器、功率放大器、直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交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以太网络,仿真工作站通过以太网络与实时数字仿真器连接,实时数字仿真器通过模拟量输出接口板卡与直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连接,直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通过数字量输入接口板卡与实时数字仿真器连接;实时数字仿真器通过模拟量输出接口板卡经功率放大器与交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连接,实时数字仿真器通过数字量输出接口板卡经端子式继电器与交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连接,交流实际控制保护装置通过数字量输入接口板卡与实时数字仿真器连接。本发明简单、实用,可方便、快速开展多种适应性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3417.7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新能源机组的建模与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采用状态空间建模法建立并网新能源机组系统的非线性全阶模型,对建立的非线性全阶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和对非线性部分进行线性化处理;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将构建系统最大估计吸引域问题转化为求解优化问题,采用LMI优化理论求解系统的最大估计吸引域。本发明在构建全阶模型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锁相环和电流环的影响,对全阶模型进行了降阶处理和线性化处理,得到的简化模型不仅能准确模拟原全阶模型,并降低了后续暂态稳定性分析的难度;采用LMI优化方法求取系统的最大估计吸引域,所构建的最大估计吸引域能准确反映系统的暂态稳定边界,且保守性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