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3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607787.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齿圈跨棒距的在线测量工具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工具包括用于检测齿轮,夹角呈90度的检测齿轮的四个轮齿上,轮齿上开设一沿径向分布的安装槽;4个安装槽用于安装一对第一测量单元和一对第二测量单元;第一测量单元和第二测量单元靠近检测齿轮中心的一端面固定设置;第一测量单元和第二测量单元均包括量棒、测量座、永磁铁、弹簧和电磁铁。本发明中,电磁铁失电以释放永磁铁,弹簧推动测量座沿径向移动,当量棒顶紧内齿槽的齿面后,记录所有位移传感器获取的固定位移值,最后计算固定位移值之和的平均值,平均值即为内齿圈的跨棒距。由此,本发明实现了跨距棒的快速在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607787.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齿圈跨棒距的在线测量工具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工具包括用于检测齿轮,夹角呈90度的检测齿轮的四个轮齿上,轮齿上开设一沿径向分布的安装槽;4个安装槽用于安装一对第一测量单元和一对第二测量单元;第一测量单元和第二测量单元靠近检测齿轮中心的一端面固定设置;第一测量单元和第二测量单元均包括量棒、测量座、永磁铁、弹簧和电磁铁。本发明中,电磁铁失电以释放永磁铁,弹簧推动测量座沿径向移动,当量棒顶紧内齿槽的齿面后,记录所有位移传感器获取的固定位移值,最后计算固定位移值之和的平均值,平均值即为内齿圈的跨棒距。由此,本发明实现了跨距棒的快速在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36458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892853.5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袁安富
IPC: B23Q3/08
Abstract: 一种旋转真空气密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床连接的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吸盘,所述本体为中空阶梯圆柱,所述吸盘为与本体同轴的向内凹陷的圆环,本体设有与吸盘相通的径向气孔,径向气孔设有轴向抽气孔,径向气孔中设有与径向气孔相互密封的阀芯。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真空气密夹具,通过负压使零件吸附在夹具上,进一步的,采用锥面和柱面密封相结合的方法,使负压会保持较长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26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30080.3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袁安富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柔轮输出谐波一体机,包括电机、谐波减速器和发生器转子;所述谐波减速器的前端设置有一前端口,负载通过十字交叉轴承与所述前端口连接;所述谐波减速器的后端与所述电机前端连接;所述发生器转子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定子内,所述发生器转子同时用作所述电机的转子和所述谐波减速器的发生器。本发明提供的柔轮输出谐波一体机,将电机转子与谐波减速器的发生器合成为一个零件,电机旋转的同时其动力也输入给了谐波减速器,从根本上解决了谐波减速器在使用时其旋转轴难以与电机的旋转轴保持同轴的问题,提高了谐波减速器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79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63718.X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袁安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 , F16H57/08 , F16H2057/0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减速比谐波减速一体机,包括设置在前部的谐波减速器和设置在后部的电机,所述一体机的外壳由电机壳体和谐波减速器壳体对接构成,谐波减速器的前端为一体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谐波减速器柔轮连接的负载板通过十字交叉轴承安装在谐波减速器壳体的前端口,电机壳体的后端口则通过后端盖封闭,所述电机的转子输出端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相连,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同时作为谐波减速器的发生器轴。本发明在电机与谐波减速器之间增设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以进一步降低电机传递给谐波减速器的转速,达到大减速比的目的,且本发明一体机结构设计紧凑、规划合理,占用空间小,具有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31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21493.7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M6/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驱动机构,包括壳体、脚踏杆、电机、减速器以及动力合成机构,脚踏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该脚踏杆的两端分别与电动助力车的踏板和动力合成机构连接,电机置于壳体内且通过减速器与动力合成机构连接。本发明的电机输出轴与谐波减速器的旋转轴为同轴结构,以提高整个机构的工作状况,在本专利中,电机的输出动力以耦合的方式传递给谐波减速器旋转轴,后者驱动柔性轴承及柔轮旋转,由于本机构的刚轮固定,因此柔轮的输出转速是电机转速的1/i倍,同时扭矩放大了“i”倍;由于采用了动力合成机构,它们相互之间的运动互不干涉,各自产生的动力均可以通过动力合成机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45735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396664.X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53 , Y04S10/16 , Y04S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移动运维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数据通讯网路:通过物理链路将移动运维装置与二次设备通讯连接,可供移动运维装置与任意二次设备以直连的方式进行数据通讯;2)构建数据库:将所有二次设备的设备参数、运行参数以及实时动态数据记录于移动运维装置配置的数据库中;3)身份校验及提供服务:移动运维装置根据数据库中的参数对二次设备进行身份审核。有益效果为:采用以太网和Wifi技术,运行和调试人员在变电站实施过程中,在一次设备的现场,就可以看到操作和浏览二次设备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在远程调度中心进行维护,这极大提高了二次设备的调试效率、参数的准确率以及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6458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92853.5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袁安富
IPC: B23Q3/08
Abstract: 一种旋转真空气密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床连接的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吸盘,所述本体为中空阶梯圆柱,所述吸盘为与本体同轴的向内凹陷的圆环,本体设有与吸盘相通的径向气孔,径向气孔设有轴向抽气孔,径向气孔中设有与径向气孔相互密封的阀芯。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真空气密夹具,通过负压使零件吸附在夹具上,进一步的,采用锥面和柱面密封相结合的方法,使负压会保持较长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1758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20696.X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41F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卷筒胶印机的衔接装置,卷筒胶印机的冷却机构通过衔接装置将纸张交接至卷筒胶印机的复卷机构;该衔接装置包括接纸机构和切纸机构;复卷机构的旋转臂为多个,每个旋转臂上均设有接纸机构;接纸机构包括气胀芯轴和小纸筒,小纸筒套在气胀芯轴上,气胀芯轴设于对应的旋转臂上;切纸机构设于冷却机构上,包括旋转轴、接纸辊、接纸辊支架和切纸刀;旋转轴上固装有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相连;旋转轴设于冷却机构上;接纸辊和切纸刀通过接纸辊支架与旋转轴相连。本发明衔接装置能有效实现卷筒胶印机的冷却机构和复卷机构之间的衔接,达到连续的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9212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3776.1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袁安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为一种机器人腕部驱动机构,具体包括与外部传动连接的负载板、壳体、第一减速单元、第二减速单元,所述该负载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上,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第二减速单元均设置在壳体内,其中第一减速单元的输出部分与所述负载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输出部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两个谐波齿轮减速器分别对机器人腕部的两个自由度的运动进行驱动,结构小巧紧凑,传动稳定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