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0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40990.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615 , H01M10/6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电解质,制备原料包含聚氧化乙烯(PEO)、锂盐和填料;填料为锂化的聚(3,4‑羟基噻吩),本发明将聚合物PEO与锂化的聚(3,4‑羟基噻吩)复合,有效提升了PEO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使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实现光热转换特性,可以通过光热转换提升电池工作温度,实现电池性能地进一步提升,进而解决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不适合低温环境中应用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光热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该光热电解质的光热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不仅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还可在高温环境或零下低温环境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36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4048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升级回收方法,将废旧高镍三元多晶正极材料与含锂熔融盐、助熔剂以及过渡金属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低温‑高温两段热处理,然后随炉冷却,获得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进行洗涤及抽滤,后进行干燥和退火处理,得到再生的高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本发明能够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高镍三元多晶正极材料进行修复再生,对流失的锂、镍、钴、锰、铝等元素进行补充,修复高度降解的晶体结构,在无需引入异形晶种的情况下,将高镍三元多晶正极材料高值回收为高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进行本发明处理后的高镍三元单晶正极材料满足现有动力电池对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工艺可控性好,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2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33345.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3/02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技术,借助机械球磨、等离子体的高能电子轰击以及放电等离子体的热效应这特有的“力‑电‑热”多场耦合高效制备含氟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含氟硅基复合材料由于引入了F元素,能够帮助S i基负极构筑相对稳定的SE I,减少电池层面上如锂源、电解质材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8559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2253.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6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水分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耦连的镍铁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原位快速制备方法与应用。原位快速制备方法:1)将单原子负载的二维钛碳化物分散于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得到悬浊液A;2)将悬浊液A喷涂至洁净的铁镍合金表面,晾干,铁镍合金表面有原位构筑的碳耦连的镍铁双金属氢氧化物生成;单原子包括Mn、Fe、Co、Ni、Cu、Ru中一种以上。本发明的方法便捷高效,可在30分钟内一步实现铁镍合金表面碳耦连的镍铁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原位构筑,易于规模化生产。本发明的镍铁双金属氢氧化物在电化学水分解领域作为析氧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应用,有效提高工业化大电流密度下催化剂内部的电子传输效率,降低析氧过电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40548.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固态电解质由基底材料和类石墨相氮化碳复合而成,所述基底材料包括硼氢化锂和氨基化锂。该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基底材料和类石墨相氮化碳,其中,所述基底材料包括硼氢化锂和氨基化锂;在气氛中的含氧量和含水量符合预设条件下,将准备好的基底材料和类石墨相氮化碳进行球磨,以使得所述基底材料和所述类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再充入氢气进行热处理,得到固态电解质。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锂离子电导率,在10℃和30℃下,其锂离子电导率可分别达到10‑4S/cm和10‑3S/c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829362.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结构重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包含尖晶石相Li4Mn5O14表面修饰层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修饰层的厚度为10~30nm。本发明利用尖晶石相Li4Mn5O14具有三维快速锂离子传输通道和大量氧空位的结构特性,加快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度,改善了首次充放电过程中氧气的不可逆释放过程,从而使得其首次库伦效率和倍率性能有很大的提升。表面修饰层还改善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显著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同时,该改性方法用料安全,条件温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更适合正极材料的工业化实施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13522.3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气量可调的紧凑型高效氢氧发生器电解槽与方法;在筒体的两端为端盖密封;筒体内通过多块绝缘隔板,分隔成多个分立的密封电解腔室;在上端盖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分别与这些分立的密封电解腔室连通;在下端盖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分别与这些分立的密封电解腔室连通;每个密封电解腔室内均设置有一对电极组;密封电解腔室作为电解槽;当电解槽工作时,电解液经进水口流入这些密封电解腔室内,产生的氢氧混合气和电解液再由出水口流出。本发明通过对电解槽进行结构设计优化、高效电极材料替换,在保留紧凑型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产气量可调和最大产气量的增加,拥有高效稳定和易于规模化生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10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698630.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25B11/031 , C25B11/046 , C25B1/04 , C23F1/02 , C23F1/26 , C23F1/28 , C22C19/03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镍钼合金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1)对镍钼合金进行塑性变形,获得变形镍钼合金;2)将变形镍钼合金进行预处理,从而去除表面的杂质,获得洁净的变形镍钼合金;3)将HNO3和铜盐溶于水中,得到腐蚀溶液;4)将变形镍钼合金置于腐蚀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反应,后续处理,获得多孔镍钼合金电催化材料。本发明的方法简便,经济成本低廉,所得电催化材料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势,且在大电流密度下依旧有着不错的稳定性。本发明的电催化材料用于电催化水解制氢,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980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53519.5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可逆容量的低温储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材料为颗粒,所述颗粒包括石墨类碳材料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石墨类碳材料上的SnO2和氟化锂。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首次库伦效率、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可应用于制造锂电子电池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8630.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25B11/031 , C25B11/046 , C25B1/04 , C23F1/02 , C23F1/26 , C23F1/28 , C22C19/03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孔镍钼合金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1)对镍钼合金进行塑性变形,获得变形镍钼合金;2)将变形镍钼合金进行预处理,从而去除表面的杂质,获得洁净的变形镍钼合金;3)将HNO3和铜盐溶于水中,得到腐蚀溶液;4)将变形镍钼合金置于腐蚀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反应,后续处理,获得多孔镍钼合金电催化材料。本发明的方法简便,经济成本低廉,所得电催化材料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势,且在大电流密度下依旧有着不错的稳定性。本发明的电催化材料用于电催化水解制氢,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