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整流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8106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075024.X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电子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整流器控制方法。所述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拓扑电路结构分为单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其控制方法是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方式,将所并联的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电路的外环电压调节器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公用的统一电压调节器,输出唯一的外环控制电压,将控制策略简化为单闭环电流控制,以解决并联电压源型PWM整流器能量流向的一致性问题,避免环流的产生,为电压源型PWM整流器多模块并联,实现大功率化、积木化、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V2G双向功率变换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7056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4240.8

    申请日:2012-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V2G双向功率变换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单相或三相电压型PWM变流器(VSC)为第一级功率变换电路,实现交流电网与第1直流母线之间的能量变换;采用对称半桥LLC谐振式双向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作为第二级功率变换电路,实现直流母线与动力电池组之间的能量变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级功率变换电路的变换器电网侧电流接近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二级功率变换电路提高了变换效率、动态性能以及功率密度,缩减了电动汽车充放电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

    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整流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8106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75024.X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电子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及其整流器控制方法。所述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拓扑电路结构分为单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并联结构,其控制方法是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方式,将所并联的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控制电路的外环电压调节器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公用的统一电压调节器,输出唯一的外环控制电压,将控制策略简化为单闭环电流控制,以解决并联电压源型PWM整流器能量流向的一致性问题,避免环流的产生,为电压源型PWM整流器多模块并联,实现大功率化、积木化、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保障。

    一种单相或三相电磁式串联型输电线路潮流控制拓扑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2821403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052809.9

    申请日:2021-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输配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领域的一种单相或三相电磁式串联型潮流控制器拓扑电路,所述单相或三相电磁式串联型潮流控制器拓扑电路主要包括配电系统的三相电源和电磁式串联型潮流控制器;电磁式潮流控制器包括三相电压移相部分和电磁式电压调节变压器部分;其中电压移相部分由闭合铁芯磁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以及移相机构组成;电压调节变压部分由闭合铁芯磁路、一次绕组、多分接头调节绕组、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组成;本发明通过单相或三相电磁式串联型潮流控制器拓扑电路进行二重电磁感应变换,从而实现线路有功潮流和无功潮流的控制,避免事故期间潮流转移导致恶性事件发生,实现两电源之间相互变电、送电,互为备用,可靠性高,并保证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

    一种基于寿命估计的分布式光伏电源PV配置比和功率限值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51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972626.9

    申请日:2021-08-24

    Inventor: 张波 杨恩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电子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寿命估计的分布式光伏电源PV配置比和功率限值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S2、改变光伏阵列配置和功率限值;S3、计算考虑PV配置比和功率限值的功率损耗;S4、计算IGBT和电容器的结温;S5、考虑PV配置比和功率限值的IGBT和电容器寿命计算;S6、比较IGBT和电容器寿命大小,选取二者中较小值作为光伏逆变器寿命;S7、将计算寿命与系统寿命要求进行对比,若满足则输出Ks和Rs,若不满足则返回S2,改变Ks和Rs取值后重新计算,最终得到一组Ks和Rs取值。本发明可根据系统要求选取出一组满足寿命要求的PV配置比和功率限值,实现对PV配置比和功率限值的整定,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基于双旋转移相器相量合成原理的无功补偿器拓扑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00636.X

    申请日:2022-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旋转移相器合成相量原理的无功补偿器拓扑电路,用于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城市高电缆率电网、超高压线路等的无功补偿问题。本发明包括两台旋转移相变压器、电容器、电感器构成的主电路,以及控制器、伺服电机、蜗轮蜗杆、外壳、配件等;其一次绕组、电容器共同并联于补偿点,二次绕组的对应相串联后与电感器并联。本发明提供的无功补偿器的技术方法,是通过控制两旋转移相变压器的转子位置角,调节二次侧合成电压的幅值来改变电感吸收的无功,从而实现补偿点无功的性质、大小的调节,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线路、城市高电缆率配电网以及超高压长线路无功不足或无功过剩的问题,提高供电效率和电压品质。

    一种同轴型旋转式无功补偿器拓扑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00631.7

    申请日:2022-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型旋转式无功补偿器(CA‑RVC)拓扑电路,用于解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城市高电缆率电网、超高压线路等的无功补偿问题。本发明包括两台同轴旋转的移相变压器、电容器、电感器构成的主电路,以及控制器、伺服电机、蜗轮蜗杆、外壳、配件等;其一次绕组、电容器共同并联于补偿点,二次绕组一组三相顺接、一组三相反接,移相器对应位置的相绕组再首尾串联,后与电感器并联。本发明提供的CA‑RVC的技术方法,是通过控制同轴旋转移相变压器的转子位置角,调节二次侧合成电压的幅值来改变电感吸收的无功,从而实现补偿点无功的性质和大小调整,同时,减少了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数量,提高了两移相器旋转移相的严格同步性。

    改进电导增量法的变功率跟踪光伏虚拟同步机并网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34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33567.8

    申请日:2018-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5 H02J3/12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电导增量法的变功率跟踪光伏虚拟同步机并网协调控制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当系统出现负荷突减或故障等有功扰动时,在暂态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功率需求改变光伏运行轨迹进行一次调节,不间断地为系统提供惯量、阻尼支撑促进系统功率平衡;在稳态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保持最大功率点跟踪运行模式,实现最大效率发电。该控制方法从光伏系统源端出发,实现灵活柔性控制,变功率跟踪和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结合不仅能够缓解暂态过程中的功率不平衡问题,还使系统具备惯量、阻尼和一次调节能力,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而稳态过程中又能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提高其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