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327482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517014.4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催化反应装置,包括一电催化本体,包括从上之下依次叠加而成的阳极催化层、介质层和阴极层;和一电解槽,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有一进料口和一出料口;电催化本体沿水平方向呈蛇形折叠而形成多层结构后置于电解槽中,并浸没于连续从进料口流入且从出料口流出的含有污染物的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催化反应,上述多层结构中的相邻二层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电催化反应装置对处理场地适应性强,可通过调节阴阳极板及介质材料的尺寸进行不同场地的适应,为电催化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999114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87168.8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活性污泥池、陶粒生物滤料层、景观植物、水生动物,进水管伸入活性污泥池,待处理水从进水管流入活性污泥池,曝气管伸至活性污泥池底部,曝气管与大气相通,活性污泥池通过曝气管进行曝气;陶粒生物滤料层通过内嵌套悬空设置在活性污泥池内,陶粒生物滤料层表面覆有生物膜,并将景观植物的根系固定在陶粒生物滤料层内;内嵌套上部设置有集水堰,净化水从内嵌套流入集水堰,然后进行出水。本实用新型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景观效果差、异味严重、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结合活性污泥、生物滤床和景观湿地等工艺,开发了一种新型活性污泥-生物滤床-景观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和地表污染水体等,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氨氮和COD去除率高、通过“植物配选、景观砌筑”等途径,实现景观生态与污水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215757659U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22409488.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滤芯电动力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直流电源和万用表;所述壳体内设有钛板电极和石墨电极;所述石墨电极用于置入重金属滤芯的中心作为阴极,所述钛板电极设置于重金属滤芯外作为阳极,所述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阴极、阳极通过导线连接有所述直流电源和万用表,滤芯内的重金属离子通过电迁移作用富集在阳极表面上,最终收集钛板电极上析出的重金属以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重金属滤芯电动力资源化处理装置操作简单,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电动力资源化效果和可靠性,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491475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647657.2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D53/18 , C02F3/02 , C02F3/10 , C02F3/12 , C02F103/1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喷淋‑内循环颗粒活性炭/动态MBR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涉及有机废气净化领域,该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反应室;喷淋塔的塔身顶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下方设有喷头、分流板和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底部连通有机废气进气口;所述反应室位于填料层下方,反应室内安装有膜生物反应器、曝气器和搅拌器;反应室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喷头连通,经过提升泵实现喷淋液回流;所述的反应室内均布有颗粒活性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喷淋液的循环利用,且工艺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喷淋液无需更换、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5868207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697227.0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8/02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混合部,包括一用以盛装过硫酸盐溶液的第一储液槽和一用以盛装废水的第二储液槽;至少一反应管,其内具有一承托板,承托板下为混合区,承托板上填充有铁屑以构成反应柱,承托板具有若干阵列排布的通孔,反应管的进水口位于承托板的下方,反应管的出水口位于反应柱之上,以使出水均匀且防止铁屑的流失;和一收集装置;第一储液槽通过一第一输送泵和一进液管与反应管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二储液槽通过一第二输送泵与反应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收集装置与反应管的出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能好少、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同时实现废铁屑的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418929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323605.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化淋洗‑回流外循环混合填料生物滤柱反应器。该反应器,包括反应柱和循环组件;所述反应柱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除沫气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生物膜反应室、栅板、再分布器、淋洗室、滤料层和承托层;所述反应柱的上方设有出气口,所述淋洗室设有进气口,所述承托层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提升泵,所述连接管由所述出液口经提升泵连接至所述液体分布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利用生物膜法净化废气,且排出液二次回流利用,工艺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06553276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20209136.2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02 ,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分布式牡蛎壳陶粒生物滤柱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槽、滤柱、承托板、进气管、曝气泵、蠕动泵和多孔塑料板;多块多孔塑料板分别安装在滤柱的腔内并将滤柱的内腔隔成多层;承托板固定在滤柱的底端,并在承托板上填入砾石以形成承托层;在滤柱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出水口;在滤柱内,由多块多孔塑料板所隔成的多层中,由下向上交替填充牡蛎壳和陶粒形成滤料层;原水槽通过蠕动泵与滤柱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曝气泵连接在滤柱的底部的进气口处。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污水中存在氮和磷等营养物去除率低的问题,通过对常规装置的优化,提高其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834937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1095929.8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降解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复合填料生物滤柱,包括承托层和设置在承托层上方的复合填料层,所述承托层包括内嵌于复合填料生物滤柱底部的承托板及填充在承托板上的砾石层,所述复合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珍珠岩层、活性炭层和磁铁矿层。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填料层采用三种填料堆砌而成的效果与单一填料的生物滤池相比,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长时间运行后填料堵塞导致滤床压降升高,最终导致去除效果降低的问题;复合填料组合在提高了传质效率的同时,也延长了污染物在生物膜与填料之间的停留时间,间接促进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209475639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2190902.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智善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临界萃取装置,包括气体储罐、气体净化器、制冷系统、混合器、夹带剂储罐、夹带剂泵、净化器、萃取单元、分离单元、气液分离单元等;气液分离单元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该罐体外设有冷却夹套层,罐体内设有填料区,填料区内填充金属丝网填料或狄克松填料,填料区侧部设有气体进口,填料区底部设有液体排出口,罐体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本实用新型采用添加填料的气液分离器对未完全分离的水或夹带剂液进行气液分离,并通过对气液分离器进行低温冷却改善其分离效果,达到充分去除夹带剂和水蒸气的目的,避免盘管冰堵,并拓展了超临界萃取的应用范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