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双向板大变形加载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57294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752602.2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双向板大变形加载的试验装置,包括一施力装置,位于施力装置下方能够分配所施加的力的分配系统,以及位于所述分配系统下方的试验构件;所述分配系统包括数个传力装置;所述传力装置具有数个持力点,并且每个持力点下方具有半圆球体,保证力的均匀分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双向板大变形加载的试验装置,能够始终将集中力均匀的分配到板面上的各点,并保证在大变形阶段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安全性,从而有效地开展混凝土双向板的大变形加载试验研究工作。

    一种自平衡式实现建筑试验构件端部约束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988711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752731.1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平衡式实现建筑试验构件端部约束的装置,包括一试验构件,一用于支承所述构件的支承框架;一约束系统,包括一连接于所述框架并且位于所述构件下方的悬臂梁,位于悬臂梁下方并且悬挂于所述构件端部的悬挂梁;一测量系统,包括一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悬臂梁与所述悬挂梁之间。

    粱端水平约束力的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855653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842858.3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粱端水平约束力的测试装置,包括上端约束构件、下端约束构件以及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支撑待测粱端的实验构件,所述实验构件的末端设置于所诉上端约束构件与下端约束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盘、实验构件及第二连接件上的预留孔洞实现上端约束构件与下端约束构件对实验构件的夹紧;还包括上部力传感器、下部力传感器以及反力架;所述上部力传感器及下部力传感器均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的测试出试验构件在试验过程中梁端水平约束力的变化趋势,进而获得试验梁在变形时截面内力的变化过程,从而有助于相关理论的研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岩石试样钻孔机
    7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15041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897035.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试样钻孔机;包括机架、电机、连接在该电机上的钻头以及夹具、该机架包括一竖直放置的升降杆和一水平放置的底座,该升降杆的底端连接该底座的中部,该夹具设置在该底座顶面上并可沿该底座水平方向移动,该电机设置在该升降杆上并可沿该升降杆竖直方向移动且转动,调整该电机,该钻头可以抵在该夹具的岩石试样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机,钻孔准确且安全。

    基于北斗技术下的板柱节点柱端位移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14532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990528.8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技术下的板柱节点柱端位移测量装置,包括MTS装置、北斗接收机、板柱节点、控制中心;所述MTS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反力墙上,另一端加载在板柱节点的柱端;所述北斗接收机用于测量MTS装置加载后的板柱节点柱端位移数据,并传入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图表显示;所述板柱节点的底板分别使用千斤顶、地锚作为水平支撑和竖向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技术下的板柱节点柱端位移测量装置,可以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对柱端水平位移进行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建筑土木施工浇筑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607855U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20263169.5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土木施工浇筑板结构,包括下层模、上层模,活动斜撑,所述上层模和所述下层模均由若干模板组合拼接而成,所述模板之间设有用于折叠的合页;所述模板上还设有若干加固筋,所述加固筋均匀分布在所述模板上;组合的所述上层模下方设有支撑在所述下层模的上方的支架板,所述上层模组合内部形成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空腔,且在该空腔内设有分散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浇筑板采用上下层模板的结构,所述上层模可以对混凝土定位添加,浇筑方便,混凝土的建筑均匀性增加,提高了施工的质量;采用模板之间合页的连接方式,可以增加长度且可以折叠;采用所述活动斜撑的结构,可以支撑所述下层模和便于启模,拆卸方便。

    一种混凝土内部应变测试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594413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184101.9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内部应变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浇筑混凝土测试试件的模板、至少一个基底片材和连接线;所述基底片材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测试试件内部测试点;所述基底片材为粘贴有应变花并涂覆一层防水胶的铅片;所述应变花引出导线至所述混凝土测试试件外部;所述铅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凹陷部,所述铅片的四个顶角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铅片的左右两侧靠近所述凹陷部的位置分别设有一握裹力增强孔;所述连接线通过连接孔将基底片材的四个顶角与模板固定。利用该装置,可以测试混凝土内部预定位置处的应变大小,从而有利于研究混凝土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内部变形、开裂等情况。

    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485705U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21985442.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孔沉管隧道顶板耐火性能试验加载装置,滚轴加载装置是传力杆与液压千斤顶作用头固定,滚槽基座与一级分配梁固定,滚轴曲面与滚槽基座曲面相同;轴承加载装置是一级分配梁穿过轴承并用实心半滚轴填充上下间隙,轴承下部与二级分配梁固定;自平衡反力架和液压加载装置为四个三脚架传力装置提供向下的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沉管隧道在单孔火灾以及外部荷载大的工况下的一种加载装置,克服荷载传递不均匀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满足单孔沉管隧道耐火性试验的要求;通过滚轴加载装置与轴承加载装置,使自平衡反力架、液压千斤顶、一二级分配梁形成整体,解决荷载大加载装置稳定性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装配式组合楼板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92552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370120.6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组合楼板,包括若干块槽钢‑钢筋混凝土板块,该槽钢‑钢筋混凝土板块包括钢筋混凝土板块和槽钢,该钢筋混凝土板块包括第一钢筋网片,该槽钢和第一钢筋网片焊接在一起,在第一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且槽钢位于钢筋混凝土板块边界;每相邻两块槽钢‑钢筋混凝土板块之间都设有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第二钢筋网片,该第二钢筋网片焊接在相邻两块槽钢‑钢筋混凝土板块的槽钢上,在相邻两块槽钢‑钢筋混凝土板块之间的第二钢筋网片上浇筑混凝土。它具有如下优点:容易形成产业化,符合国家推行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的优势条件,安装方便、连接单元结构简单、现场湿作业较少、便于施工。

    三向拟静力试验的作动器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745172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011127.9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实际反映三向地震动下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测试精度高的三向拟静力试验的作动器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钢球、第二钢球、第三钢球和试件连接端板,上述第一钢球、第二钢球和第三钢球由上而下依次叠放在一起,并连接成一体结构,上述第一钢球的上方设有可绕着第一钢球转动的,并可传递拉力和压力的第一球铰连接部件,上述第二钢球的侧壁上设有可绕着第二钢球转动的,并可传递拉力和压力的第二球铰连接部件,上述第三钢球的侧壁上设有可绕着第三钢球转动的,并可传递拉力和压力的第三球铰连接部件,上述试件连接端板处于上述第三钢球的下方,且上述试件连接端板与上述第三钢球之间通过试件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