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改性的中熵软磁合金、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90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63283.0

    申请日:2023-12-19

    Inventor: 张诚 曹祖睿 柳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改性的中熵软磁合金、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属于中熵软磁合金领域,中熵软磁合金组成成分为FeaCobNic,a=40~50,b=25~35,c=20~30,a+b+c=100,中熵软磁合金呈粉末状,粉末颗粒表面具有纳米Fe2O3改性层或纳米Fe3O4改性层,纳米Fe2O3改性层或纳米Fe3O4改性层的质量为表面改性的中熵软磁合金整体质量的0.5%~5%。该粉末表面改性方法是利用电位吸附的方式,通过正负电位的调控,在软磁粉末表面包覆上铁氧化物纳米颗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中熵软磁合金应用于3D打印时候存在成分调控不便以及电阻率不理想的问题。

    一种用于制备铁基非晶铁芯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4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89553.8

    申请日:2023-01-17

    Inventor: 张诚 张鹏程 柳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制备铁基非晶铁芯的成型装置及方法,属于非晶铁芯成形领域,该装置包括紫外皮秒脉冲激光切割单元、非晶带材送料单元、非晶带材堆叠单元,所述紫外皮秒脉冲激光切割单元用于切割非晶带材,所述非晶带材送料单元用于传送非晶带材并在激光切割时固定非晶带材,所述非晶带材堆叠单元用于收纳切割得到的固定形状的非晶带材并进行堆叠浸漆。该成型装置可以在空气环境下对非晶带材进行高效率的切割加工,并自动收纳切割得到的非晶带材,随后原位完成叠压浸胶的流程,最终制得非晶铁芯。采用本发明装置和方法,非晶带材切割边缘不会发生翘曲、开裂等变形行为,能保证非晶合金优异的软磁性能和提高非晶铁芯的成形质量。

    一种梯度结构镍铜磷合金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523325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13230.2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梯度结构镍铜磷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电化学沉积工艺,通过计算机调控电沉积参数,能在镍铜磷三元合金中制备出不同分布形式的双梯度结构,包括微米级粗晶‑超细晶‑纳米晶的晶粒尺寸梯度,同时还包括铜、磷含量逐渐变化的成分梯度。镍铜磷三元合金体系中构筑梯度结构能消除组元成分变化导致的各性能突变,实现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铜元素的添加能进一步提升合金的耐腐蚀性、抗蛋白粘附性及抗藻类粘附性。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梯度结构镍铜磷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具备防腐与防污一体化的多功能性,可进一步拓宽镍基合金的应用范围,并为面向未来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非晶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超声振动热塑性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7651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1308820.1

    申请日:2018-11-05

    Inventor: 李宁 李足 柳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限元模拟优选出最佳形状、尺寸及分布的增韧第二相空间架状结构;采用激光3D打印技术对上述空间架状结构进行打印成形;采用超声振动热塑性成形技术,将非晶合金‑增韧第二相空间架状结构‑非晶合金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热压成形,制备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非晶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模拟仿真等方法获得最优形状、几何尺寸及分布的增韧第二相空间架状结构,并通过3D打印方法打印成形,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中增韧第二相不连续、空间分布不均匀,成形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不可调控等难题,通过超声振动热塑性成形技术,实现了非晶相与增韧第二相的冶金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异质金属的界面焊接难题。

    一种官能团化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814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1581769.1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材料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官能团化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植酸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石墨箔作为阳极,铂片作为阴极,构成二电极电解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为所述阳极提供直流偏压,在偏压作用下所述阳极的石墨箔膨胀剥离形成石墨烯,并释放到所述电解液中;对电解液进行超声后过滤去除杂质,然后将得到的滤液进行离心并选取上层清液,获得官能团化多孔石墨烯的悬浮液,最后将该悬浮液过滤获得所述官能团化多孔石墨烯。本发明选用植酸作为电解液,有利于形成具有空位缺陷的孔洞石墨烯,并且还能引入氧磷官能团,形成官能团化多孔石墨烯;同时硫酸铵能够促进石墨箔的剥离,制得层数较少的石墨烯。

    一种复合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8998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1269232.1

    申请日:2018-10-29

    Inventor: 柳林 张诚 杨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催化剂领域,方法包括:S1采用3D打印方式制备毫/微多孔结构非晶合金前驱体;S2采用化学或电化学工艺,通过腐蚀液对毫/微多孔结构非晶合金前驱体进行选择性腐蚀,在前驱体表面制备金属纳米多孔结构,获得分级多孔结构件;S3对分级多孔结构件执行表面改性以形成金属氧化物或者金属硫化物,从而提高分级多孔结构件的催化性能,采用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执行表面改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方法制备获得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应用在污水处理和电催化领域。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催化剂效果较好。

    一种高温核磁共振探头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74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16849.X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磁共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温核磁共振探头及系统,该探头包括金属屏蔽层、隔热层、冷却层、共振线圈、加热单元和保护单元,金属屏蔽层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腔体结构,隔热层包裹在金属屏蔽层外部,且其底部与金属屏蔽层内部形成加热腔室;冷却层包裹在隔热层外部,共振线圈上端置于加热腔室内,下端穿过隔热层和冷却层后与共振电路相连;加热单元的加热件围绕金属屏蔽层外部设置,测温件由外部插入隔热层中;保护单元为加热腔室提供保护气。该系统包括探头及温控、冷却和保护气子系统,探头设于磁体中,温控、冷却和保护气子系统分别与加热单元、冷却层和保护单元相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检测准确、换样方便等优点。

    一种高温核磁共振探头的加热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61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16834.3

    申请日:2019-05-20

    Inventor: 彭亮 于尧 柳林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核磁共振加热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温核磁共振探头的加热装置及其应用,其包括多根陶瓷管及两根加热电阻丝,多根陶瓷管呈圆周排列,且每根陶瓷管内均开设有四个沿陶瓷管长度方向分布的贯通孔,其中两个贯通孔位于圆周的内侧,另两个贯通孔位于圆周的外侧,并且相邻陶瓷管位于圆周内侧的所有贯通孔位于第一圆周上,相邻陶瓷管位于圆周外侧的所有贯通孔位于第二圆周上;一根加热电阻丝依次穿过第一圆周上的各贯通孔,另一根加热电阻丝依次穿过第二圆周上的各贯通孔,两根加热电阻丝中通入方向相反的电流。本发明可使电阻丝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消除电流产生的额外磁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优点。

    一种颜色可调的非晶合金彩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4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81209.X

    申请日:2017-09-01

    Inventor: 张诚 柳林 杨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可调的非晶合金彩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非晶领域。该彩色薄膜包括0-20at.%Al,10-30at.%Cu,0-10at.%Fe,0-10at%Ag,0-20at%Ni,25-50at%N以及余量Zr。该薄膜在金属基材表面呈现出银色、灰色、金黄色、绿色、黄色、紫色、橙色、蓝色和粉红色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单一Zr基合金靶材;S2选择金属或不透明的塑料材料作为衬底;S3在氩气与氮气混合气氛下进行磁控溅射反应。本发明中非晶合金彩色薄膜具有高硬度、高耐蚀性、抗划痕,且与金属基体具有良好结合力,可大面积沉积在各类基材与器件表面。

    一种石墨烯图形化掺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0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692748.8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图形化掺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氦气与掺杂气体混合作为工作气体导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施加高压脉冲电压,在工作气体中放电产生室温常压等离子体,将形成的等离子体由引导管的喷嘴导出,形成微等离子体射流;(2)将喷嘴对准石墨烯薄膜的指定位置,用微等离子体射流对石墨烯薄膜进行辐照,将工作气体的活性原子掺入到被辐照的区域,在二维平面内移动微等离子体射流或石墨烯薄膜,实现对石墨烯的图形化掺杂。该方法可有效地将杂质原子掺入到石墨烯的骨架位置上,且不会对石墨烯的原本结构产生破坏,掺杂过程简单易行,设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