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6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855179.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DLAS气体遥测误报过滤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中,通过对检测到的激光回波信号的高次谐波进行标定和分析,首先,选择特定的高于二次谐波光强的高次谐波光强,作为过滤误报的有用信号;再通过标定,确定有目标气体吸收时高次谐波光强与二次谐波光强的比值范围,作为区分误报的特征区间;在进行目标气体遥测时,气体浓度与光程积的测量值不为零时,判断高次谐波光强与二次谐波光强的比值是否在所标定的特征区间内,不在该特征区间内,则判定为误报,进行过滤,有效解决了气体遥测场景中因噪声干扰下而引起的误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22830.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V20/5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车间吊装作业安全生产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现场作业人员的实时作业轨迹确定是否符合人员预设作业轨迹要求以及所述现场作业人员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根据所述吊装作业装置的实时作业轨迹确定是否符合吊装预设作业轨迹要求;确定吊装作业危险区域内的现场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确定现场作业人员是否存在危险动作。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吊装作业中的关键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向吊装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监测结果和警报信息,使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855183.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开挖监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开挖监测系统包括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感应环境振动,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振动传感器同时布设于土壤中的相同位置,用于测量振动传感器布设位置土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土壤温湿度数据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以实现根据土壤温湿度确定振动传感器布设位置的振动信号传播速度;多个振动传感器与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布设于土壤中的多个位置,以实现根据不同布设位置的振动信号传播速度确定各个振动传感器间接收振动信号的时延,并根据时延确定开挖位置。本申请可根据土壤温湿度对振动信号的传播速度进行实时校正,以实现对开挖位置的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6276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159533.9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管廊状态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地下管廊的走道的路线信息,根据所述路线信息按照一定准则在所述走道的表面铺设线圈阵列,同时,在所述走道的上部架设导轨,所述导轨安装有行走的终端巡检,所述导轨的路径与走道的路径相同;探测所述线圈阵列的每个线圈的电感值,当有目标对象经过线圈时,获取该线圈的电感量变化信息进行报警,根据电感量变化信息预测所述线圈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线圈的电感值的变化趋势,以检测所述目标对象是否为移动物体,进而确定是否有人员入侵。本发明可以实时将管廊的运行状态清晰而全面的呈现在监管者眼前,具有实时、高效、精准、便捷优点,对保障综合管廊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593170.4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V20/5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56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49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基于模糊特征提取的车辆重识别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在模糊情境下重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模糊情境的待识别图片,并通过骨干神经网络进行图片的总体特征提取,获得待识别图片的特征图;通过训练好的模糊特征提取网络分别进行所述待识别图片的特征图的模糊特征提取,获得待识别图片的模糊情境对应的模糊特征图;对所述模糊特征图进行平滑操作,并通过分类器获得车辆ID的分类概率,以概率最大车辆ID作为车辆重识别结果。本发明模糊情景车辆判断和车辆ID分类计算准确率高,且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78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2386.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泄露报警工单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工单创建模块、工单分配模块、工单处置模块、归档模块和工单复检模块;其中,工单创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燃气泄漏事件后,创建报警工单;工单分配模块用于分配报警工单分配至维修单位;工单处置模块用于根据报警工单对燃气泄漏事件进行处置;归档模块用于在报警工单处置完成后,对报警工单的维修结果进行归档保存;工单复检模块用于在报警工单完成后,在第一预定时间内对报警工单进行复检。本发明提供的燃气泄露报警工单系统能够增强地下管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9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51701.0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V20/54 , G06V10/40 , G06T5/00 , G06T5/5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9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车辆识别方法、设备及介质,所述车辆识别方法包括:S20:通过训练后的骨干神经网络对待识别的模糊情境车辆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样本特征图;S40:通过训练后的脉冲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样本特征图进行模糊特征提取,得到针对模糊情境的模糊特征图;S60:使用注意力机制对所述骨干神经网络模型和脉冲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进行处理,并经过平滑操作和分类器得到车辆重识别结果。本实施例将骨干神经网络、脉冲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进行车辆图像的识别,利用脉冲神经网络对模糊情景车辆图像进行处理,判断准确率高;同时通过注意力机制对所述骨干神经网络和脉冲神经网络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8633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08599.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6V20/52 , G06V2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Q50/08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地施工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模块用于监控白天施工工地,微波成像模块通用于夜晚施工工地的监控,传感器模块用于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深度学习模块用于通过融合了RPN的FasterR‑CNN分析视频和图像获得工地施工现场人员情况,边缘计算模块用于在辅助深度学习模块,物联网模块用于将深度学习模块识别出的有效视频和图片传输至后台数据中心;实时和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更接近数据来源,缓解网络通信带宽和数据中心的压力,提升服务响应能力,保护隐私数据,达到速度、安全、可拓展性、多功能性和可靠性合为一体,应用程序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效地运行,智能化特点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4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84168.0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燃气维护工单处置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测模块以及工单管理模块,还包括多个对应不同燃气管线的维护模块;该方法包括分别应用于工单管理模块以及维护模块的燃气维护工单处置方法;本发明通过工单管理模块自动生成工单,并立即向对应管线的维护模块推送工单,维护模块分别进行工单确定,工单处置以及工单复检三个步骤,在检修人员前往现场前由巡检人员确定工单内容,并在紧急情况下由巡检人员临时处置工单,减少异常事件带来的影响并且及时检修人员也能尽早了解现场情况,能够针对性的处理异常事件,大大提高了异常事件的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定时复检的手段,也避免异常事件复发,提高了整个工单处置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70437.3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N21/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DLAS的气体检测自校准系统及方法,气体检测自校准系统由分光镜、标准气室、第一会聚镜、光强探测器组成,分光镜用于接收通过激光器经准直镜后生成的测量光束;标准气室用于吸收测量光束;第一会聚镜用于会聚标准气室吸收的测量光束;光强探测器用于根据会聚的测量光束,生成光电信号,传输至检测控制系统,检测控制系统根据光电信号,对测量光束进行调制,其中,检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激光器、光强探测器电性连接;本发明用校准光路中探测器获得的接收信号的数据特征,通过对激光器的温度进行反馈控制,使得激光波长在不同的工况下始终能与气体吸收峰的中心位置严格对准,进而实现在复杂环境中的激光器中心波长校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