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74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5895.X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测量仪钢轨空间姿态自适应定位结构。轨道测量仪在测量轨距的过程中,没有实用的标定装置对横梁轨向垂直进行检核。本发明包括槽口向下的导向滑槽,内设滑动轴;滑动轴一端固定于轮支座上,底面设置有气弹簧活动端固定板,轨向两侧连接有两个平行且垂直于轨向的气弹簧,气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气弹簧固定端固定板,气弹簧固定端固定板依次铰接有传动折板和传动平板,传动平板端部设置有轨向的传动轴,传动轴一端设置有传动把手。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气弹簧将横梁两端推至轨道,令测量轮紧靠轨道内侧,保障了轨道测量仪的横梁始终与轨道保持垂直,提高了轨道测量仪在测量轨距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19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5894.5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测量仪直尺悬挂结构。轨道测量仪横纵梁一般为固结关系,测量轮与行走轮式中处于同一平面,无法采集下凹或上鼓的数据。本发明包括测量部和行走部;测量部包括横梁,横梁两端均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内侧设置有测量轮;行走部包括横梁顶部设置的横梁上盖板,横梁上盖板一侧的前后通过梁间锁紧装置连接有纵梁上盖板,纵梁上盖板端部内侧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内侧设置有导向轮;测量部的横梁通过中部的悬挂轴悬挂于行走部和横梁上盖板。本发明中的横梁能在上盖板内绕悬挂轴产生转动,当纵梁前后两个行走轮之间出现下凹或上鼓的情况时,横梁端部的测量轮能紧靠轨道,将上述几何信息采集下来,完成轨道平顺性的综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1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5629.7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距及轨向矢距测量的轨道测量仪横梁结构。轨道测量仪横梁为其测量部,能测量轨距位移量、轨向矢距等几何参数,而测量轮需时刻紧抵轨道侧面,以客观准确的反映轨距并适应轨距变化。本发明包括横梁本体,两端设置轨向矢距计量检测装置和轨距位移量计量检测装置,轨向矢距计量检测装置和轨距位移量计量检测装置的端部均设置行走轮,行走轮内侧设置测量轮;横梁本体内底面中部固定有横向自适应定位装置,一端与轨向矢距计量检测装置连接。本发明设置了能起到自适应轨距的垂直轨向定位装置,使测量轮能自动紧抵轨道并自锁,横梁两端的轨距位移量测量装置和轨向矢距测量装置均为机械结构,提供准确的测量计算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1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5503.X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CRTSIII型轨道板的定位测量装置。预制轨道板对承轨台的尺寸及位置要求极高,目前的测量方法无法快速的对承轨台中心位置进行定位。本发明包括基板,板面的横向左右两侧设置有向下伸出的导向锥柱,插入承轨面的测量孔中;基板正中央对应两测量孔连线中点的位置设置有球型棱镜,对应该位置的基板底部设置有调校定位块;基板横向一端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紧抵承轨台挡肩钳口面的刀口组件,另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紧抵承轨台挡肩钳口面的横向调节组件。本发明大幅提高了轨道板承轨台中心位置的定位速度,能根据承轨面的倾斜度调整装置整体的定位方式,定位可靠快速,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2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5911.5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测量仪测量轮与位移传感器的并行连接结构。轨道测量仪测量轮与位移传感器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发明包括测量轮和位移传感器,于横梁端部底面设置开口向上几字形的安装基板,安装基板底面设置有垂直于轨向的导轨,导轨中设置有导轨滑块,测量轮通过测量轮轮轴固定于导轨滑块底面;位移传感器置于几字形安装基板的凹槽内,位移传感器与导轨滑块通过L形的连接板相连接。本发明将测量轮固定在导轨的滑块上,再将滑块与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安装基板的上下两侧,形成上下分布的并行连接关系,实现了测量轮和位移传感器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布局,提高了横梁整理结构的紧凑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632393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612652.6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三维模型与立体正射模型的融合方法。将虚拟三维模型与立体正射模型融合,可对二者同时进行表达和操作。本发明确定虚拟三维模型的空间坐标和姿态,计算其落入立体正射模型的像对区域,模拟拍摄并制作虚拟三维模型的左右影像;由左影像经正射纠正制作虚拟三维模型的正射影像,镶嵌到原立体正射模型的正射影像中,形成最终融合模型的正射影像;由右影像制作虚拟三维模型的辅助立体正射影像,并镶嵌到原立体正射模型的辅助立体正射影像中,形成最终融合模型的辅助立体正射影像。本发明将虚拟建造的三维模型对象按指定的姿态放置到立体正射模型中的指定位置,达到虚拟的三维模型在真实感的立体正射模型场景中表达和操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29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5554.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5/04 , E01B35/08 , E01B2203/141 , E01B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测量仪行走轮刹车结构。轨道测量仪的行走轮行走于钢轨顶轨面,停止或需要轨道测量仪静置时需要相应的刹车制动结构。本发明于行走轮轮面上方设置与行走轮轮轴平行呈筒状的轴套,轴套底端固定有与行走轮轮面形状相适应呈弧面的抱刹片,轴套中设置有制动轴;制动轴中部设置有与制动轴轴向平行且直径大于制动轴的偏心轴;制动轴端部设置有与制动轴垂直的制动杆。本发明设计了抱刹片及具有偏心结构的制动轴,能通过简单的机械动作完成行走轮的有效制动,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20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5502.5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定高速铁路轨道测量仪的测量装置。对于铁路轨道平顺度的检测多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方式进行,长期使用测量精度会有所降低,因此,需要一个标准的检定装置对测量仪进行定时定期的检定。本发明自下而上包括焊接底座、超高检定模块、铸造结构大梁和轨距检定模块,铸造结构大梁垂直于轨向;超高检定模块通过读取弧度块转动距离确定铸造结构大梁的移动,轨距检定模块可检定轨向、高低和轨距。本发明能对轨道测量仪的轨向、轨距、高低、超高进行定时定期的检定,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避免了轨道测量仪在外业过程中长期使用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了轨道测量仪的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652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75905.X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测量小车全站仪调平固定装置。铁路轨道平顺度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沿轨道方向移动全站仪,采集轨道几何状态参数,全站仪在运载行走装置上需要可靠的固定和调平。本发明包括通过球铰设置于测量小车纵梁上的全站仪固定支架和固定支架顶缘一侧铰接的调节杆;调节杆通过底端铰接于测量小车横梁连接杆上的调节杆支座上;调节杆为伸缩套杆,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调节杆长度的调节旋钮。本发明自重较轻,结构简单,通过调节杆和安装平台两部分装置对全站仪进行调平和固定,为全站仪的轨道测量提供了测量准确度和可靠性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2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75903.0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5/04 , E01B35/12 , E01B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测量仪测量轮与位移传感器的串行连接结构。轨道测量仪横梁两端的行走轮内侧均设置有测量轮,测量轮与位移传感器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影响了整体横梁结构的紧凑度和合理性。本发明于横梁端部底面设置垂直于轨向的导轨,轨槽向下,导轨中设置有导轨滑块,导轨滑块外端底部固定测量轮,导轨滑块内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本发明将测量轮固定在导轨的滑块上,再将滑块与位移传感器在横梁方向上串行连接,实现了测量轮和位移传感器在空间位置上的合理布局,提高了横梁整理结构的紧凑度,保证了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