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5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95246.9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7/5395 ,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H02M7/53873 , H02J3/36 , H02M7/5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CC/VSC直流互联变压器,包括:上桥臂、下桥臂以及中心连接电感Lf,上桥臂的一端分别与下桥臂一端、中心连接电感Lf的一端相连;中心连接电感Lf的另一端与下桥臂的另一端构成VSC-HVDC的连接端;上桥臂的另一端与下桥臂的另一端构成LCC-HVDC的连接端;其中:所述上桥臂包括桥臂电感La和2n个依次串联的FBSM模块;所述下桥臂包括n个依次串联的HBSM模块;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本发明中的变压器开关频率更小,交流环流更小,因此损耗更低;此外,当LCC-HVDC工作在反转潮流工况下时,可跟随改变LCC侧电压极性反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80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360512.9
申请日:2014-07-25
Inventor: 姚良忠 , 杨波 , 许晓慧 , 陶以彬 , 曹远志 , 李官军 , 蔡旭 , 朱淼 , 张建文 , 马建军 , 丁杰 , 卢俊峰 , 李琰 , 崔红芬 , 王德顺 , 周晨 , 刘欢 , 鄢盛驰 , 王志冰 , 孙蔚 , 胡金杭 , 冯鑫振 , 吴婧 , 朱红保 , 李跃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包括通过中频变压器两端相连的单极侧功率模块和双极侧功率模块;单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稳压电容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单极直流系统;双极侧功率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电容、稳压电容、电抗器和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器件全桥电路的两端与中频变压器相连,另外两端接入双极直流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单双极性转换直流变换器电路结构紧凑,所需开关元件数量更少,能够实现软开关,降低系统损耗;通过调整中频变压器的绕组,该变换器能够实现单极直流系统和双极直流系统之间的电气隔离;同时适
-
公开(公告)号:CN10630041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57460.8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电场群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步骤1:对每个风电场群无功电压优化控制周期设置M个预测点,共预测N个控制周期;步骤2:利用预测模型对每个预测点的风电场有功出力、无功源无功出力、场群各母线电压进行预测;步骤3:在每个控制周期的控制点对未来M*N个预测点进行优化计算,得到N个最优控制指令,选取任一个最优控制指令作为该周期的控制指令;直至下一个控制周期,将控制时间窗在时间轴上向后推移,重复上述优化计算,实现滚动优化。本发明考虑了风电场群在控制指令周期内运行的动态过程,将整个控制周期的最优作为最优控制的目标,使得风电场群运行更加安全性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840479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10695215.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启动控制方法,所述基于VSC‑HVDC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包括风电场、VSC‑HVDC输电系统和交流输电系统三部分;所述基于VSC‑HVDC的交直流并联系统启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交流断路器和直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各换流站处于闭锁状态,风电场处于停机状态;受端换流站和送端换流站极连接;受端换流站启动;送端换流站启动;风电场启动并网发电运行;交流输电系统接入风电场,进入交直流并联运行状态。本发明不需要安装同期装置,交直流并联系统启动过程平稳,安全可靠性高,能够平滑地实现由VSC‑HVDC输电系统单独接入风电场转入交直流并联运行的启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634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14252.6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16 , H02P9/10 , H02P1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 , Y02A30/62 , Y02E10/763 , Y02E40/34 , H02J3/386 , H02J3/16 , H02J2003/001 , H02P9/007 , H02P9/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超级电容提升风电机组异常电压耐受能力的控制方法,在采用超级电容提升风电机组异常电压耐受能力的控制系统中装入超级电容,所述系统包含依次连接的风轮、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和crowbar保护,还包括与电网连接的箱变,所述超级电容加装在所述变流器的直流母线上,所述超级电容通过DC-DC变换器与风机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相连;对加入所述超级电容的储能系统和所述变流器进行集成系统协调控制;该方案整体解决了双馈风电机组抵御电网电压小值暂态扰动、高/低电压下的连续运行问题,基本不改变风电机组原有控制策略,控制结构、算法简单可靠,效果好,不会对风电机组其它部件的运行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39462.0
申请日:2013-12-27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SC-HVDC的交直流并联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VSC-HVDC风电场侧换流站的同步旋转角θ*来调节交流线路所连接的电网电压矢量Us相对于风电场PCC点电压矢量Uw的移相角度δ,以实现对交流输电线路所传输有功功率控制的目的,其余的有功功率则全部被VSC-HVDC输电系统吸收。本发明通过控制风电场PCC点电压的相位始终超前于交流电网电压的相位,可以保证交流输电线路的潮流不会发生反转现象;交流线路退出运行不需要检测任何外部信号,VSC-HVDC风电场侧换流站的控制方式也不需要改变,在交直流并联运行转为VSC-HVDC单独接入风电运行时,自动吸收所有风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6237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81727.8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P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高速轴扭矩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双馈风电机组的电磁转矩;获取双馈风电机组的高速轴扭矩。本发明提供的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高速轴扭矩的确定方法,该方法无需外加扭矩测量设备,收敛快、计算准确、可靠性高,适用于电网故障下的扭矩获取,不依赖于传动系统完整的数学模型,因此自适应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49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34508.7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M5/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分叉结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其中:第一交流端口电流控制模块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使用两个PI对电流进行控制,输出第一交流端口参考电压的dq坐标系分量;第二交流端口电流控制模块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使用两个PI对电流进行控制,输出第二交流端口参考电压的dq坐标系分量;交流参考电压分解模块将第一、第二交流端口的参考电压进行分解,输出各个分支桥臂的交流参考电压;分支参考电压生成模块将各个分支桥臂的交流参考电压与相应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合成,输出各个分支桥臂的参考电压用于调制。本发明实现分叉MMC较好的稳态控制效果,三相电流可控并保证各个分支桥臂能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70114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695895.0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风电场接入VSC-MTDC系统及其启动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两个风电场、两个送端换流站、一个受端换流站和交流电网,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之间通过直流线路连接;所述方法首先采用分群法对大型风电场进行等值聚合,建立鼠笼定速和双馈变速两种机型的风电场聚合模型,然后基于风电场聚合模型,建立VSC-MTDC输电系统模型,通过风电场与换流站之间的协调控制并按照特定的启动控制时序,实现了大型风电场接入VSC-MTDC系统的平滑启动过程。本发明启动过程平稳,安全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可有效减少系统启动对电网侧的影响,并具有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56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35580.1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低调制比应用的分叉结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由六个桥臂组和对应的桥臂电感组成,每个桥臂组由第一、第二、第三分支桥臂构成;所述分叉结构MMC的输入功率由两组三相交流电源输入,分别为UA1UB1UC1和UA2UB2UC2,其中:UA1与UB2接入到第一桥臂组,UB1与UC2接入到第二桥臂组,UC1与UA2接入到第三桥臂组,即两路交流输入在每个桥臂组中错相连接;通过控制分支桥臂的电压来维持直流电压的稳定并控制交流侧电流。本发明的每一条支路的交流基频电流幅值均为传统MMC的一半,从而实现了整体功率器件容量的减小、损耗和电容总量的减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