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元水循环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7999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2564.4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元水循环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河道的超标污染物类型;步骤2,根据所述河道所在的水功能区,确定水质目标;步骤3,确定所述水功能区上游来水量和来水水质,以确定所述河道的污染物物质平衡的边界条件;步骤4,确定所述河道的水质综合降解系数;步骤5,根据所述河道的“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水量平衡关系,确定所述水功能区的设计流量;步骤6,选择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并根据所述水质目标、所述上游来水水量、所述来水水质、所述水质综合降解系数和所述设计流量,计算所述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本发明可计算一条河里到底能容纳多少污染物,而河道水质还能保持健康,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一种基于水功能区的水量水质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044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191012.8

    申请日:2012-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功能区的水量水质调控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构建水量调控模拟模型的步骤;计算水功能区控制断面流量的步骤;计算入河污染负荷量的步骤;基于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计算的步骤;分析水功能区达标状况的步骤。本发明通过构建流域级水功能区的水量调控模拟模型,考虑人工用水、工程调度与自然水循环关系,同时构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模型,使用纳污能力分析模型以水量调控模拟模型为依据分析计算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对流域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人工用水、工程调度与自然水循环三方面的因素,对流域水质的纳污能力分析更加准确,使水量调控更加合理。

    一种污染物空间展布的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833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88002.X

    申请日:2014-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物空间展布的验证方法,它利用GIS工具,对1kmDEM进行河网数字化;将监测站点的经纬度坐标与分布式计算单元耦合起来,即在空间单元中监测站点位于哪个计算单元编码内,将该编码定义为监测站点;运行水质模型,输出某一特定编码的污染物信息,例如,输出监测站点编码污染物信息;利用监测站点的污染物实测信息(如:污染物浓度)与模型输出成果对比;将偏差数据反馈于模型参数,反复校核输出端口信息的准确性,直至输出成果与实测数据相匹配;它利用监测站点的经纬度坐标,与水质模型的分布式计算单元耦合,利用监测站点的实测数据,验证端口污染物的输出信息,它具有能够满足实时、方便、准确的要求等优点。

    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效果验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4304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1519.0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效果验证方法及装置,通过对观测流量建立一个有效误差缓冲范围,统计落入缓冲范围内的模拟流量个数同总观测流量数量的比例,实现对模型模拟效率的率定,由于上下限的设定由模型验证者自行决定,本发明可有效控制峰值、低值在整体率定过程中的权重。此外,使用缓冲区间满足度进行描述,可有效避免因流量数值大小而引起的模型验证结果对流量峰值敏感的问题。

    一种定量区分水循环演变过程中不同因素贡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763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37876.9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区分水循环演变过程中不同因素贡献的方法,所述的方法的步骤包括:二元水循环模型建立的步骤;判断不同因素作用下水循环要素的演变情况的步骤;计算不同情景下水循环要素演变的定量评价指标的步骤;定量区分不同因素在水循环演变过程中的贡献的步骤。本发明将气象气候学中的指纹识别技术与水文水资源学中的二元水循环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定量区分水循环演变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贡献的技术和方法。利用分布式流域水循环模拟技术、气候模式与水文模型耦合技术、蒙特卡罗统计方法以及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对比不同情景下水循环要素变化情况的定量评价指标,可以定量区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在水循环演变过程中的贡献。

    土石二元介质土柱的采集及水文参数测定的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09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811102111.8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石二元介质土柱的采集及水文参数测定的系统与方法,属于土柱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预先采集的土柱放置在特定装置中,对其进行检测。本发明能够很好的保证原状土柱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有效克服传统外力嵌入式取土方式因较多碎石而无法顺利、准确采集原状土柱的障碍;尺寸设置灵活,操作便捷、省力,通过采样器周围的注射孔将填缝剂注入以填充缝隙,能够满足大尺寸原始土柱的采集要求;借助注射孔能够满足较多传感器的提前埋设,减少土柱二次开发造成的破坏,提高土柱试验监测的准确性。所取的含碎石原状土柱更接近原始状态,为后续土石二元介质的研究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试验样品。

    一种考虑均值方差一致性的气象数据延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82174.7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均值方差一致性的气象数据延长方法,S1、对站点分组,并获取参考站和插补站的初始数据序列;S2、获取插补站简单插补序列;S3、获取插补站和参考站的相关关系计算序列;S4、计算站点间相关系数,并确定插补站插值参考站列表;S5、对插补站进行插值,获取插补站初步插值序列;S6、基于插补站简单插补序列和初步插值序列,计算插补修正参数;S7、对插补站初步插值序列进行修正,获取插补站修正插值序列;S8、合并插补站的修正插值序列和简单插补序列,获取最终的插补站补全数据序列。优点是:使插补延长数据系列与原数据系列的均值和方差处于一个水平或具有较合理的变化趋势,避免明显的突变或跃迁现象,提高插补数据准确性。

    一种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2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456904.6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修正方法,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本发明改进后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可以根据所选区域特定年份的主要粮食作物的价值以及农田土地价值来计算所选区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所代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了粮食种类和产量分布在全国的不均衡性带来的影响以及农田土地价值的变化没有体现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更加适用于所选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