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225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3450.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渔稻互作的水产养殖系统和水产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池塘中间设置隔断,所述隔断将所述池塘分隔为第一种植区(2)和第二种植区(3);所述隔断的一端与所述池塘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水产养殖的流水槽(1),所述隔断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流通道(4);在所述第一种植区和所述第二种植区种植水稻,并且在所述流水槽(1)中养殖鱼类;并且形成从所述第一种植区经过所述回流通道(4)进入所述第二种植区再经过所述流水槽(1)进入所述第一种植区的循环水流。本发明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与水稻种植完美结合,降低水稻种植的肥料消耗,提升了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519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8308.1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口黑鲈苗种筛选系统及方法,属于大口黑鲈的苗种培育技术领域。包括水泥池、网箱架、固定架和若干网箱,水泥池用于架设网箱和培育鱼苗,固定架卡装在水泥池两侧的长埂上,网箱架安装在固定架上,网箱架的支撑架设置为2层,用于安装不同等级网目的网箱,网箱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网箱安装在网箱架上,网箱的宽度和深度小于水泥池。本发明通过网箱的分级筛选培育,消除了苗种规格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对鱼苗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86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0720316.6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肝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水产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决明子、半枝莲、牡丹皮、合欢皮、柏子仁、杜仲、茯苓、香松、赤芍、生地。通过粉碎、浸泡、煎煮、过滤、浓缩,包装而后获得一种水产养殖用保肝剂。本发明在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低下时添入饲料中使用。各组分均为中草药组分,具有毒性小、副作用小等优点,各组分兼具护肝利胆、镇静宁神、增强免疫力、抗应激等功用,是一种高效、环保型的中华绒螯蟹养殖用保肝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8045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86972.0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调节的稻田养鱼温室气体采集系统及方法,涉及农田温室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包括组合箱和气体采样管,所述气体采样管设置于所述组合箱侧壁上,所述组合箱包括组合箱主体和气体收集袋,所述气体收集袋套设于所述组合箱主体外侧,所述组合箱主体底部固定设置于稻田泥层中,所述气体收集袋底部浸入稻田水层中,所述组合箱主体底部设置可调支撑管。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采集系统,具有结构轻巧简便、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实用针对性强、造价较低、可拆卸可调节、方便携带和保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27309.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工养殖系统、用于刀鱼人工养殖的饵料投喂方法,所述人工养殖系统包括滴漏式投喂装置与流水式投喂装置,所述滴漏式投喂装置用于投喂第一饵料,所述流水式投喂装置用于投喂第二饵料,具体通过将刀鱼采用滴漏式投喂装置进行滴出第一饵料以供刀鱼进行摄食,待刀鱼长至7‑8cm规格时采用所述流水式投喂装置进行投喂第二饵料以供刀鱼进行摄食。因此,通过在刀鱼生长的不同阶段按照特定的方式投喂蝇蛆粉和蝇蛆,具有较好地适口性和较高地营养价值,可以促进刀鱼规模化培育,解决了现有的刀鱼人工养殖设备存在无法有效进行刀鱼规模化培育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89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81865.7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类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水养鱼槽、虾、蟹串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在田埂设有的多个并列排布的养殖流水槽内放养鱼类,并且底部装有微孔增氧设备,养殖流水槽两端均设有拦鱼网;养殖流水槽上游装有气提式增氧推水机,下游设有集污池;集污池底部设有多个锥形集污漏斗;在集污池尾端放置有人工浮床;集污池下游开设的人工湿地净化区内放养鱼类并种植水生植物;集污池后端与虾池连通,蟹池与虾池相邻,且虾蟹池内均设有水草;蟹池后端设有的净化水循环利用区内投放螺蛳。本发明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的效果,而且系统内同时养殖多种水产品,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07699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13378.X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苏州优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的生态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池塘选择、池塘清整消毒;早春2~3月栽种水草,所述水草种植采用“2+2”复合型水草种植模式,以伊乐藻和微齿眼子菜为主,苦草、轮叶黑藻为辅;投放蟹苗种;池塘水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投喂饲料;5月~6月向池塘中投放翘嘴鳜和抱卵青虾;清明前,开始向池塘投放螺蛳;日常管理,观察水质变化,并对水质进行调节,检修设施并适时驱除敌害等步骤。本发明合理的养殖密度和放养规格决定了养殖的产量和成蟹的规格:本发明亩放800只扣蟹,收获约600只成蟹,亩产值3万元的“863”模式培养大规格、高品质的品牌蟹,是值得复制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5521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711397548.4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水养鱼槽的养殖方法,建设流水养鱼槽,在建设的所述流水养鱼槽中养殖鱼:该流水养鱼槽包括基底龙骨架(1)、由基底龙骨架的部分顶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槽壁龙骨架和覆盖在基底龙骨架(1)剩余部分顶部以及槽壁龙骨架(3)顶部和侧面的隔水板(4),多个槽壁龙骨架(3)侧面的隔水板(4)和基底龙骨架(1)剩余部分顶部的隔水板(4)构成多个养鱼水槽(5),多个槽壁龙骨架(3)顶部的隔水板(4)构成走道(6),养鱼水槽(5)中设置有增氧装置(7),基底龙骨架(1)向下延伸有用于插入地底的固定桩(2)。通过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养鱼安全系数高,鱼能够更健康地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28474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785199.8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7/033
Abstract: 一种轮虫连续培养系统包括水源储存及处理罐,一组轮虫培养箱,轮虫采集及培养液沉淀装置,培养液回收储存罐。及采用该系统的轮虫连续培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装置预处理;水源预处理;轮虫培养;轮虫收集;培养液回收;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采用半自动循环技术,操作简单、节能高效;恒温控制培养技术,可实现轮虫四季的连续培养。本发明采用高效有益复合菌发酵有机肥培育技术,通过复合菌发酵有机物的高效培育及复合菌的水质稳定调控,即可提供轮虫培养营养源,又能达到菌群生态水质调控,还可实现培养液的沉淀回收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外来物的污染,使轮虫的纯培养得到保证,并兼备高标准的营养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35109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637483.6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浮漂,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浮漂包括漂体,所述的漂体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绳耳;所述的漂体为中空球形,从内到外依次为SEBS层、SIS层和PET层,在漂体的上部设有充气阀;所述的漂体上下分别设有可连接漂尾的螺纹,且漂体中部设有防撞环。本发明漂体为充气式漂体,使得漂体浮力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且便于存储和运输;同时,本发明浮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以及良好的防撞功能。另外,本发明产品可以与钓鱼用浮漂通用,易于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