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74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5349.2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件及热交换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以上的承载板件,承载板件设置有均呈螺旋盘结构且相互嵌套设置的两个以上流道,流道包括在自身延伸方向上交替分布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各交替处的交换孔,其中,相邻两个承载板件的各第一段通过一部分的交换孔连通,两个承载板件上的各第二段通过另一部分的交换孔连通。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任意流道内的流动介质能够多方向进行热交换,提高换热面积和效率,进而降低对热交换件中承载板件的层叠数量需求,降低热交换件的整体体积,保证热交换件整体温度的均一性,避免产生热应力集中,进而提高热交换件长时间使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37519.2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车载电源系统,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连接至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块和熔盐储热模块,用于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块供热,将供热剩余的热能存储至熔盐储热模块;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块,连接制冷供热模块,用于: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热电转换后的工质中的热量供至制冷供热模块,以使制冷供热模块进行制冷或者供热;控制模块用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块的发电功率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熔盐储热模块将所存储的热能供至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模块,以及控制制冷供热模块进行制冷和供热的切换。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4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242076.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及发电系统,向心透平包括转轮和间隔套设于转轮的静态件,转轮中的主体部和顶层之间形成泄漏通道,静态件和转轮之间的泄漏通道中设有弹性刷丝,弹性刷丝一端连接于静态件靠近转轮的表面,另一端始终保持抵持于顶层,静态件上设有与泄漏通道连通的调温腔,能减小起机和停机阶段转轮和静态件之间因升降温速率引发的热膨胀,进而使密封间隙处于良好的设计间隙左右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封严和避免间隙过小引发的碰磨;弹性刷丝能实现转轮和静态件之间的良好导热,减小转轮和静态件之间的热膨胀差异和引发的密封间隙变化,使该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能够在起机和停机过程中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以及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749736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27942.3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干气密封失效保护装置及方法,保护装置包括:气缸冷却结构,对透平气缸中干气密封附近区域的缸体进行冷却;二氧化碳保护单元,具有向气缸冷却结构提供二氧化碳冷却气的冷却支路,同时具有向透平轴承附近区域提供二氧化碳保护气的保护支路。方法将壁温超限与透平停机和引入二氧化碳冷却气启动联锁控制,通过外接二氧化碳冷却气对透平气缸中干气密封的附近区域缸体进行冷却;将泄漏压力超限与透平停机和引入二氧化碳保护气启动联锁控制,通过外接二氧化碳保护气对失效干气密封失效时的透平轴承进行喷气保护。本发明确保干气密封不被高温损坏,还可防止透平干气密封实现后泄漏的高温气体引燃轴承处的润滑油。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0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396272.3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干气密封自冷却结构及方法,包括互相配合的动环、静环、推环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沿径向从内至外开设有若干列内冷却微环孔,每一列内冷却微环孔包括沿着弹簧座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排内冷却微环孔,所述若干列内冷却微环孔与若干排内冷却微环孔在弹簧座内部相互连通并构成内冷却微环孔矩阵,其中,所述内冷却微环孔矩阵的入口与上游高压密封隔离气相连通且出口与下游大气相连通,形成贯通干气密封上下游的微孔冷却通道。方法采用上述干气密封自冷却结构进行干气密封的冷却。本发明完全利用干气密封正常工作过程中自身的工艺过程和条件,有效控制干气密封关键密封垫圈的工作温度,将干气密封的使用温度提高至6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17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4262.5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自然循环稳态特性建模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引入无量纲密度和无量纲焓值,获得与压力和超临界流体类别无关的无量纲密度和无量纲焓值间简单的数学关系式,突破了拟临界区超临界流体物性畸变给超临界流体自然循环稳态特性理论建模带来的障碍,首次建立了解析形式的超临界流体自然循环稳态特性理论分析模型,为超临界流体自然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50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1458917.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停机系统包括:透平旁路,输入端连接透平的输入管路、输出端连接透平的乏气输出管路;透平的输入管路和透平旁路上均设有阀门;主压气机旁路,输入端连接冷却器的输入管路、输出端连接主压气机输出管路;冷却器至主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主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再压气机旁路,输入端连接再压气机的输出管路、输出端连接高温回热器至低温回热器的管路;再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再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气封子系统,其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设备密封结构。本发明利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安全停机。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357118.5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干气耦合迷宫密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方法及装置,方法采用干气密封实现压气机和透平的轴端密封,采用迷宫密封减少干气密封失效时的二氧化碳泄漏量。所述轴端密封装置包括干气密封单元和迷宫密封单元,所述干气密封单元能够实现压气机和透平的轴端密封,所述迷宫密封单元能够减少干气密封失效时的二氧化碳泄漏量。密封方法包括对干气密封的进气温度和流量进行协调控制的步骤以及启动压气机和透平后对干气密封泄漏进行监视控制的步骤。本发明利用干气密封实现了大功率高转速超临界二氧化碳压气机和透平轴端高效密封,利用迷宫密封减缓干气密封失效时压气机和透平泄漏量,确保压气机和透平安全停机,显著增加了机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8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81255.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向流微通道紧凑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换热芯体和接口组件,换热芯体内部设置有多个X轴流道、Y轴流道和Z轴流道,X轴流道贯穿连通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Y轴流道贯穿连通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Z轴流道贯穿连通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X轴流道、Y轴流道和Z轴流道不连通,接口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且与换热芯体的侧面密封;本发明通过在换热芯体上设置X轴流道、Y轴流道和Z轴流道,并通过接口组件向流道接入不同的工质,增加了换热器内最大同时运行的工质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换热功能包括多级回热、自我温度均匀化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29296.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气密封结构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系统。干气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壳以及设置于密封壳内部的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以及依次连接的动环、静环和弹簧座,密封圈设置于静环和所述弹簧座之间;静环和弹簧座中的至少一者中设置有冷却部,冷却部靠近密封圈设置,冷却部中形成有供冷却工质流通的冷却流道,因而通过冷却流道的冷却工质可利用对密封圈进行冷却,无需在涡轮系统的外壳上设置冷却结构,因而不会影响外壳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涡轮系统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