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395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30711.7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燃机上的组合式加工衬套,它包括机座和衬套,衬套套装在机座的衬套孔内,衬套由基层、耐磨层和机加层组成,其中衬套内圈为基层,衬套外圈为机加层。其加工方法是,先将衬套的外圆面进行机加工,再将衬套过盈套装在机座的衬套孔内,衬套在装入机座机后以机座为基准定位对衬套进行组合加工,将衬套上预留的加工余量去掉,加工至所需轴系的最终装配尺寸。本发明工艺措施简单,对其他结构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工作安全可靠,可大大节约使用和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53391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30710.2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F16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燃机上的弹性轴承挡圈,它包括挡圈体、储油槽和滑动槽,挡圈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储油槽,在挡圈内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动槽。储油槽沿挡圈体的两侧面均匀布置。滑动槽为半圆弧小孔,且设置在挡圈内环上非对称性布置。本发明具有储存润滑油、微动旋转、缓冲轴向载荷的功能,可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7455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00359.0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叶轮分体式结构与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涡轮叶轮由轮盘1和轮毂2组成,所述轮盘1心部有锥形盲孔,所述轮毂2有与轮盘1锥形盲孔进行配合的锥形结构,所述轮盘1在合金铸造成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轮毂2采用合金棒材加工而成。所述轮毂2锥形结构的高度L2大于轮盘1锥形盲孔深度L1,所述轮盘1和轮毂2采用摩擦焊接方式连接。能够显著地提升增压器涡轮叶轮的心部强度性能,解决钛铝合金等材料在应用于增压器涡轮叶轮时存在的心部强度不足等问题,提高增压器涡轮叶轮的可靠性,满足增压器对涡轮叶轮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62234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55178.6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 B23K20/1225 , B23K33/00 , F01D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增压器涡轮心部强度性能的方法与结构,根据增压器涡轮的结构参数,确定涡轮轮盘与轮毂的尺寸参数和摩擦焊接工艺参数,轮毂的摩擦焊接部位为圆锥面,轮盘的摩擦焊接部位为圆锥通孔,轮毂采用合金棒材机械加工而成,轮盘是在合金铸造成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然后通过摩擦焊接方式将涡轮的轮毂与轮盘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增压器涡轮,最后按照涡轮的结构尺寸参数,对涡轮进行其他部位的机械加工。本发明能够显著提升增压器涡轮的心部强度性能,使涡轮心部强度性能达到与母合金相同的水平,有效解决钛铝合金等材料在直接铸造成型增压器涡轮时存在的心部强度性能差等问题,满足增压器涡轮的使用要求,而且易于实现工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5706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80845.8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F02B3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切换阀的双入口非对称涡轮箱,包括带两个分支的双通道涡轮箱进口(1)、第一分支(2)、第二分支(3)和非对称的箱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上带有第一涡道(9)和第二涡道(10),其中第一涡道(9)比第二涡道(10)的A/R小;所述第一分支(2)与第一涡道(9)连接,第二分支(3)与第二涡道(10)连接;还包括位于入口通道的切换阀(4)及切换阀(4)的控制机构。本发明通过采用在涡轮箱进口段安装摆动切换阀来控制双入口非对称涡轮箱的进口气流,可以有效拓宽涡轮流量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45572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2760.9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首先选定要进行B10可靠寿命评定的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依次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所对应车用发动机的任务剖面及载荷作用历程参数、主要失效模式、应力累积分布函数、初始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剩余强度随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规律等,然后将各参数代入B10可靠寿命模型,即可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不需要依赖于大量的寿命数据,能够在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阶段,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可以更好地指导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试验、使用,有助于提高车用发动机及其机械零部件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
-
-
-
公开(公告)号:CN109598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811519600.3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分区疲劳寿命预估方法,首先对气缸盖热机耦合失效机理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不同失效模式之间的判定准则,再根据不同区域的失效模式对气缸盖进行分区,针对特定的失效模式采用不同的疲劳损伤及寿命预测模型,分区预估气缸盖疲劳寿命。针对气缸盖不同部位材料特性、载荷工况不同的问题,确定一种分区疲劳分析方法预估气缸盖疲劳寿命,减少常规疲劳分析中由于失效模式不同导致的偏差问题,并且为采用软件一次性完成整个气缸盖疲劳寿命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9445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419335.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IPC: F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发动机气缸盖疲劳强度的结构,包括一号压套、衬套、二号压套和气缸盖,气缸盖内部与衬套过盈连接,衬套内部安装喷油器,衬套上方安装一号压套,且两者之前间隙配合,一号压套压紧喷油器,气缸盖上方固定安装导筒体,导筒体内部与二号压套间隙配合,且二号压套和一号压套压紧。本发明所述的提高发动机气缸盖疲劳强度的结构,在一号压套的基础上,同时再设计二号压套,通过压紧二号压套施加较小的压紧力,虽然压紧力很小,但在气缸爆发时,喷油器能有效的起到承力和传递力的效果,可抵抗爆发压力的作用力,显著的降低气缸盖的应力水平,提高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