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种子填充算法的裂缝图像自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7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46991.4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种子填充算法的裂缝图像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图片预处理;2)降噪处理;3)图像分割:定位种子的位置,确定搜索方式及判断标准,利用种子填充算法获取二值图像;4)二值图像滤波:运用去除小区域和小孔洞算法对背景和裂缝内部噪点进行去除;5)获取裂缝条数与面积:采用连通域算法进行获取;6)图像细化:形态学膨胀,骨架提取,剔除骨架毛刺;7)获取每条裂缝长宽值。本发明通过对图片进行程序处理即可获取裂缝二值图像及长宽值,较人工检测更加快捷、经济、客观。且与其他传统图像处理方法相比抗干扰能力更强,能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准确识别裂缝。

    一种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
    7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4564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05083.3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采用现场测试与室内试验的方法,分析隧道施工扰动对围岩的影响,定量确定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及损伤程度。采用声波仪现场测量围岩波速,通过室内循环加卸载试验表征不同损伤程度围岩的波速演化规律。现场波速测试方案采用单孔测试法,测量不同深度处岩体的声波传递速度。采用岩石刚度的折减来描述岩石损伤,进而明确不同损伤程度下岩石的波速和围岩参数的演化规律。将现场测试得到的岩体波速与室内试验确定的波速随损伤演化曲线相比照,为围岩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发明实用性好,不仅能够给出围岩开挖松动圈范围,并且能够对松动圈岩体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穿越全填充型溶洞长锚索锚固力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654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0627017.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全填充型溶洞长锚索锚固力的计算方法,根据长锚索穿过的溶洞段与锚固剪应力段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建立相应的坐标系;而后考虑溶洞的存在对锚索穿越非溶洞段长度的削弱影响,确定锚固始端距溶洞的削弱后有效长度;进一步将通过溶洞段长锚索视为理想弹性轴向拉伸杆件,计算长锚索穿过无填充型溶洞时两端相对位移,得到穿越无填充型溶洞长锚索锚固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将穿越全填充型溶洞部分的锚索所受均布剪应力等效到距锚索锚固始端较近的一端,确定填充部分溶洞长度等效到非溶洞岩体的等效岩体长度,从而将全填充型溶洞转化为无填充型溶洞,由此得到穿越全填充型溶洞长锚索锚固力的计算方法。

    用于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区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75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383221.1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区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分区检测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数据,第一数据包括:围岩级别、交叉净距、交叉角度、围岩软硬比及围岩软硬界面的倾角;根据第一数据得出已建第一隧道上待检测位置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程度代数值;将计算得出的待检测位置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程度代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分区基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检测位置的分区等级。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既有隧道附近,设计或建造下穿或上跨的新建隧道时,提前预测或分析因新建隧道带来的对已建隧道地震动力响应风险的改变,明确其影响程度,估算出其可能的影响区域范围。

    一种保证地连墙钢筋笼垂直吊放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8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0634.2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证地连墙钢筋笼垂直吊放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两组连接管,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且每根所述连接管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每根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外侧超出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与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吊放过程中,所有滑轮外侧均与工字钢对应翼缘接触。本发明能够保证钢筋笼下放过程垂直,稳定,不发生碰壁现象;通过提前固定装置位置,保证钢筋笼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准确,使吊放过程更加精准。

    一种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6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10894330.3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方法,考虑水下隧道设计过程中的加固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分块方案对隧道埋深的影响,首先根据水下隧道工程两端的接线条件以及线路的坡度初步确定隧道的纵断面,而后选定隧道的关键断面,计算加固条件下关键断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最小埋深,同时计算隧道加固后运营期的渗水量,当计算所得渗水量小于隧道运营期渗水量控制标准时,所确定的埋深即为隧道的最小埋深。在确定隧道的最小埋深时整座隧道所有关键断面均需满足最小埋深的要求。本发明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降低工程造价。

    一种隧道钢拱架防屈服伺服系统及变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99467.3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钢拱架防屈服伺服系统及变形控制方法,该伺服系统包括用于向隧道钢拱架提供竖向支撑工作压力的支撑头、用于实时监测隧道钢拱架的竖向支撑压力和拱脚位移及应变的监测传感器、数控泵站以及总控设备;数控泵站分别与监测传感器以及支撑头相连;总控设备与数控泵站无线连接;监测传感器置于支撑头上;支撑头通过隧道钢拱架支撑在岩面初喷面上。本发明可通过伺服装置和隧道钢拱架的配合,释放围岩形变压力,控制钢拱架的内力值,防止钢拱架内力过大产生屈服失稳,同时基于伺服系统实时控制系统的变形值和变形速率,实现围岩形变量的完全控制。

    浅埋隧道施工双层超前支护结构一体化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75081.8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G06F17/5009 G06F221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隧道施工双层超前支护结构一体化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两层超前支护结构均采用弹性地基梁单元进行模拟,双层支护结构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Winkler地基弹簧单元进行模拟;超前支护结构一端采用弹性约束,只允许其产生竖向位移,另一端为自由边界;上下两层超前支护结构均作用有围岩压力,下层支护结构在隧道掌子面前方未开挖段作用有地基反力。该计算方法首先建立隧道施工双层超前支护结构一体化计算模型,进而确定超前支护结构体系的计算参数和计算荷载,建立耦合方程组,引入边界条件,得到超前支护结构的挠度方程,最后计算超前支护结构体系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形及内力分布。本发明考虑了双层超前支护体系的协同作用,能对隧道超前支护结构体系进行定量化的计算分析。

    一种定量化研究隧道围岩脱空与软化的动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984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814095.X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定量化研究隧道围岩脱空与软化的动力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模型箱体、侧向盖板、侧向约束组件、地层抗力组件、加力架、模型支架组成。在隧道纵向均匀布置侧向约束组件以模拟隧道“平面应变”力学状态;在隧道周围密布地层抗力组件以模拟隧道与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加载系统通过加力架在轨道上施加循环荷载以模拟列车循环荷载;同时,通过对地层抗力组件的设置可以方便地将围岩和隧道结构之间脱空与软化接触状态进行定量化。该试验装置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隧道结构,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无法定量化研究隧道围岩脱空与软化对结构安全性影响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