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4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43543.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可碳化盐溶液,向其中加入未经处理或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并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或晶型调节剂,预先搅拌均匀;(2)将步骤(1)所得溶液置于碳化反应装置中,通入CO2气体、搅拌反应,当溶液pH值降低至7~8时停止反应;(3)反应后产物经洗涤、分离固液相、干燥所得固体,得到最终产物。该方法采用微泡沫碳化法一步制备过程,将纳米材料制备和CO2的矿物固封技术通过同一过程实现,能够在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出不同纳米颗粒,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生产和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处理;而且,制备过程工艺简便、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副产物可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41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077074.X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4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混凝土再碱化用表面涂料,主要成分包括水、乙醇、氢氧化钠5g/100ml、CMC 3~‑6g/100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为0.3~0.6g/100ml。本发明能避免直接修补所需的在混凝土上剥离碳化部分,防止大面积动工,减少薄弱部位,降低成本;避免电化学处理中电渗过程产生的碱集料反应,防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降低和氢脆反应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的承载力。本发明能够形成稳定的碱性胶状物质,提高碱性物质的利用率,改善溶液带来的溶剂蒸发现象;适用于初始阶段的碳化混凝土修复;适用于大面积碳化混凝土的再碱化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26431.6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B3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微波加热金属材料和二茂铁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将导电金属材料和二茂铁在混合器中混合均匀,之后将两者的混合物直接进行微波加热,导电金属材料吸收微波迅速升温,体系温度升高,二茂铁分解成铁纳米粒子和环戊二烯基,铁纳米粒子催化环戊二烯基生成碳纳米管。该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生产,制得的碳纳米管可用于增强材料、吸波材料、磁屏蔽材料和增强热传导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495130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37847.1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1B3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和料上生长碳纳米管的方法,1).矿物掺和料-聚吡咯合成:在稀盐酸中加入矿物掺和料和吡咯单体,磁力搅拌,使其均匀分散,随后加入氧化剂,磁力搅拌,直到有黑色物质生成,洗涤,干燥,得到矿物掺和料-聚吡咯;2).混料:将矿物掺和料-聚吡咯与前驱体混合,其质量比为:矿物掺和料-聚吡咯:前驱体=1:1-1:10,在混合器中混合1-120min形成混合物;3).微波反应:将步骤2)混好的混合物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微波辐射,反应时间为10-3600s;4).成品:反应完毕,取样,即可得到目标产物。该制备方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制得的碳纳米管可用于增强材料、吸波材料、磁屏蔽材料和增强热传导材料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3669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10156.8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C04B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自硬性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该胶凝材料的组成为:石膏矿渣水泥90-60%、再生混凝土微粉10-40%。其制备方法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混凝土破碎,得到再生混凝土细骨料,经2-4次粉磨、过筛,且该2-4次过筛的孔径依次减小,粉磨时间依次增大;过筛物再经过750℃煅烧2-4h,得到再生混凝土粉末;将石膏,熟料,矿渣粉按照比例混合粉磨1h制得石膏矿渣水泥;将再生混凝土粉末和石膏矿渣水泥混合制备再生自硬性胶凝材料。本发明大量利用工业废渣和建筑垃圾,生产能耗大大低于通用硅酸盐水泥,且生产过程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41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77074.X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4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混凝土再碱化用表面涂料,主要成分包括水、乙醇、氢氧化钠5g/100ml、CMC 3~-6g/100m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为0.3~0.6g/100ml。本发明能避免直接修补所需的在混凝土上剥离碳化部分,防止大面积动工,减少薄弱部位,降低成本;避免电化学处理中电渗过程产生的碱集料反应,防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降低和氢脆反应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的承载力。本发明能够形成稳定的碱性胶状物质,提高碱性物质的利用率,改善溶液带来的溶剂蒸发现象;适用于初始阶段的碳化混凝土修复;适用于大面积碳化混凝土的再碱化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63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238233.0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4/38
Abstract: 复合型水泥基抗泛碱外加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配比:防水剂FZ:35~60份,组成为矿渣微粉20~45%、硅灰45~70%和减水剂3~10%;保水增稠剂PW-1:9~20份,组成为凹土0.1~0.6%、非离子型消泡剂0.03~0.15%、纤维素醚5~10%、矿渣微粉55~70%和减水剂20~30%;硬脂酸钙:25~60份。本发明所配制的复合型抗泛碱外加剂能在保证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性能不降低或有所提高的前提条件下,显著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泛碱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4529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71682.X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脱硫灰活性的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化学分析或荧光分析获得脱硫灰和矿渣微粉特征物质的组成,重点测试脱硫灰中三氧化硫的含量,折算成硫酸钙含量;测试矿渣微粉中氧化铝含量;按照钙矾石分子经典结构3CaO·Al2O3·3CaSO4·32H2O,控制脱硫灰中的硫酸钙和矿渣微粉中的氧化铝,两者摩尔比不超过3:1;按照预估比例将脱硫灰和矿渣微粉拌合均匀,加入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和硬脂酸锌,形成新型土壤固化剂。利用了脱硫灰活性,同时避免了脱硫灰的体积不稳定性问题。固化效果好于粉煤灰-石灰稳定路基材料,与水泥稳定路基材料相当,价格只有水泥稳定路基材料的1/3至1/2。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9839.X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水泥基材料中碳酸钙体积含量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本发明基于三维X射线断层照相灰度数据,用碳化前后样品的灰度差别计算碳酸钙的体积含量。本发明借助于X射线断层照相技术的无损特性和三维透视特性,可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实现部分碳化水泥基材料中碳酸钙空间分布的定量表征,而且可针对同一个样品给出碳酸钙含量随碳化时间的演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24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7713.X
申请日:2012-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无损检测水泥基材料三维碳化深度演化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基材料碳化深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原理是基于X射线源收集旋转物体的射线衰减信息来重构图像,并根据灰度值的差异区分出水泥基材料的已碳化区域和未碳化区域,克服了传统酚酞酒精溶液的pH法的许多缺点。可以在不破坏试件的条件下,检测出水泥基材料的三维碳化深度随时间推移的演化过程。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得出碳化过程中的裂纹的空间分布,裂纹体积,裂纹闭合面积,孔隙率和孔尺度分布演化规律,以及孔的拓扑性能,如连通性,曲折度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