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物浮沫防控功能的脱氮除磷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7018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58937.X

    申请日:201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浮沫防控功能的脱氮除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分流进入第一无氧池和第二无氧池,流入第一无氧池的污水在第一无氧池内与从二沉池回流的回流污泥进行混合反应,第一无氧池输出的混合液进入第一好氧池进行好氧反应,第一好氧池出水进入第二无氧池内与流入第二无氧池的污水进行反硝化反应,第二无氧池出水流入第二好氧池,第二好氧池输出的混合液流入脱气系统脱除氮气,混合液经过脱气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底部污泥部分回流至第一无氧池。该工艺通过脱气系统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不仅可在系统维持高污泥浓度,提高污水处理效能,而且可有效防控污水处理厂常见的生物浮沫,降低二沉池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0579.0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在厌氧区内与预缺氧区输出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区输出的混合液进入氧化沟,混合液在氧化沟发生反应后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进入二进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产生的上清液从出水口出水,二沉池产生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预浓缩池底部形成的高浓度污泥输送至预缺氧池,在预浓缩池上部形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送至氧化沟出流通道与氧化沟出流混合后进入二沉池。该工艺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雨水径流调节与污染物去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638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710907611.8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径流调节与污染物去除系统,包括雨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调节池内设置有动态过滤分离系统,所述动态过滤分离系统通过移动导轨安装在雨水调节池内,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和前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前池,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和后侧壁之间形成过滤后池,所述动态过滤分离系统可根据进入过滤前池的水量自动调节其在雨水调节池内的位置。本发明通过在雨水调节池中增设动态过滤分离系统,以重力水压为推动力,利用膜过滤的高效截留作用,在储存雨水调节水量的同时快速、高效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降低雨水径流污染程度,达到水质水量双重控制的效果,同时可利用滤后雨水自动反冲洗,维护简单、处理能耗低。

    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塔板式淋洗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62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15006.2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塔板式淋洗修复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颗粒上料单元、筛板、淋洗液喷淋单元、负压抽滤单元和废液处理循环单元,采用土壤颗粒喷粉方式上料,增加土壤空隙率,增强土壤渗透性;淋洗液喷淋、浸泡有效地将重金属从土壤转移到水相;负压抽滤完成固液分离;废液处理循环利用节约用水;塔板式设计灵活高效,节省占地。本发明既能用于砂土重金属污染淋洗修复,又能用于低渗透性土壤污染淋洗修复,实现了低渗透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有效地修复去除。

    一种污泥自热高温微好氧稳定化和资源化自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83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853736.3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自热高温微好氧稳定化和资源化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外部覆盖保温材料,反应装置内部由隔板分成两个反应室,其中一个反应室外侧壁顶部设有压力系统,底部设有过滤系统,另一个反应室底部设有射流曝气系统,外侧壁顶部设有监测系统。本发明基于射流曝气推动反应装置内污泥在两个反应室之间循环往复,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反馈污泥消化过程代谢产酸速率和消耗速率,自动控制射流曝气系统、隔板上阀门、压力系统和过滤系统的启闭,通过密闭反应室顶部空气施压提高底部污泥固液分离效率,从而加速了污泥消化过程并回收了碳源,实现了污泥高效稳定化和资源化自动控制。

    一种燃烧热传导原位热脱附加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43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6387.0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热传导原位热脱附加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方波形往复折返单层加热管、燃烧器、末端抽风机、配套连接管路和监控装置,加热管位于在地面下,且相邻的加热管首末端逆向错位排布组成均匀分布加热管网;加热管包括若干U型通用管节和上层连接管,首端进气口连接燃烧器,末端出气口并联连接至末端抽风机;通过燃烧器生产的高温烟气在加热管的往复折返流动换热,实现原位土壤加热。本发明可提高高温烟气能量利用效率,减少燃烧器配置;避免常规双层套管复杂结构的适用性不足;改善了传统竖井热传导加热顶部和底部效果不佳的缺陷;通过加热系统的平行对向错位排布,实现均匀加热修复。

    药剂可控释放的磁热响应纳米载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1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623403.2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剂可控释放的磁热响应纳米载体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a、利用感应电磁确定土壤污染物类型及分布;b、制备具有磁热响应性的纳米载体;c、分层投放纳米载体;d、纳米载体在土壤中受磁场作用定向迁移,将修复土壤药剂可控释放于土壤污染处。本发明利用不同频率、强度的磁场,增强了修复剂的传输、扩散与定量投加,提升了修复剂与污染物的反应选择性;操作简单,避免了修复剂与非污染土壤及土壤中有机质,铁铝氧化物的相互作用;减少了修复剂的浪费、对土壤功能的破坏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提升了处理能力,避免有毒副产品产生。

    一种在产工业用地的移动式原位修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21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67321.9

    申请日:2022-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产工业用地的移动式原位修复装置,包括移动配药单元,贮存有修复药剂和驱动介质,所述移动配药单元用于输出高压介质,高压介质包括修复药剂和驱动介质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原位注入单元可移动设置,用于接收所述移动配药单元输出的所述高压介质,并将所述高压介质注入污染区域。本申请采用可移动的移动配药单元以及可移动的原位注入单元,灵活性强、施工方便,无需现场组装、拆卸,减少作业时间,节约成本;钻孔、注药一体化,提高修复效率;举升器可改变钻杆方向实现药剂垂直、倾斜、水平不同方向注入,减少钻井数量并增大了单钻井的药剂影响半径,对原有地层环境扰动较小,适用于在产工业用地的原位精准、低扰动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