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生物活性炭微型动物泄漏的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3120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011772.6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生物活性炭微型动物泄漏的方法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201:在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的颗粒活性炭层上部设置一薄层活性炭纤维层;步骤202:以自上往下向流的方式通过颗粒活性炭反应器过滤原水,依次通过活性炭纤维层、颗粒活性炭层和石英砂层;步骤203:以自下往上向流方式通过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滤芯作反冲洗,依次通过石英砂层、颗粒活性炭层和活性炭纤维层。本发明相比其他方法,可以在反冲洗时截留颗粒活性炭,并提高活性炭净水效果。

    一种用于回收粉末活性炭的过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010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53250.2

    申请日:201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回收粉末活性炭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201:将原水从低位水箱输入至高位水箱;步骤202:以下向流的方式过滤原水,依次通过空隙由大到小的聚酯海绵滤料;步骤203:以上向流方式对滤料作反冲洗,回收粉末活性炭。本发明采用聚酯海绵作为滤料,实现高水平过滤;过滤过程采用下向流,使得聚酯海绵滤料可以被压缩,形成由上至下孔隙由大到小的分布状态,可以获得更深层的过滤性能和截留更细小的颗粒物的过滤效果。反冲洗过程采用上向流,通过水的浮力使聚酯海绵滤料的孔隙松开,高效回收粉末活性炭。

    一种水源水质污染及污染程度判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362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44163.6

    申请日:2011-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06

    Abstract: 一种水源水质污染及污染程度判断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设定原水水质的固定阈值PW和变化幅度值M;(2)将一段时间t1内原水水质数据值P与固定阈值PW进行比较;(3)将一段时间t1内的原水水质数据变化幅度值Pt1-Pt0与变化幅度值M进行比较;(4)P>PW或P<PW与Pt1-Pt0>M的其中一个条件满足时触发报警(5)原水水质受到污染后,计算水质污染的紧急性指标L、危害性指标H、严重性指标S和迁移性指标R;(6)通过计算紧急性指标L、危害性指标H、严重性指标S和迁移性指标R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计算出原水的水质受污染的程度IWI。有益效果是在水质污染及异常时,能够准确判别是否发生水质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对后续的应急处置和决策指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种基于水龄熵预测供水管网水质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98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64312.3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龄熵预测供水管网水质的方法,包括:S1、基于实际供水管网建立供水管网模型;S2、利用供水管网模型模拟实际供水管网的供水,并按照一定的采样时间间隔统计每个管道的流量、每个管道节点的水龄;S3、计算不同采样点每个管道节点的水龄熵;S4、获取不同采样点每个管道节点的水质影响因素;S5、计算不同采样点每个管道节点的水龄熵‑水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系数;S6、拟合每个管道节点的水龄熵‑水质影响因素关系曲线;S7、利用拟合的每个管道节点的水龄熵‑水质影响因素关系曲线,预测某一时间每个管道节点水质影响因素。本发明将水龄熵概念引入到管网水质评价中,以水龄熵预测管网余氯值,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一种高品质饮用水的给水系统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26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7546.X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品质饮用水的给水系统,其包括生活水箱,以及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生活水箱接出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另一路连接非高品质饮用水管路;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将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串联或者并联;当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将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串联时,位于最高楼层的第一用水点或者位于最低楼层的第一用水点连接回水管路;当高品质饮用水管路将布置在不同楼层的第一用水点并联时,每一楼层的第一用水点分别连接回水管路;每一楼层的第一用水点至少包括直饮水龙头,直饮水龙头通过三通接头连接高品质饮用水管路,通过计算所述三通接头处的水龄,更新给水系统的水龄。本发明提高水质品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