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2482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33039.4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P3/00 , F24D12/02 , F24D2200/08 , F24D220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应急热源车,涉及热力抢修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车、运输车厢和供热管道,所述牵引车与运输车厢连接,所述供热管道上设有供暖分配器,所述运输车厢内设有多个空气源热泵,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口处设有热水混合箱,所述热水混合箱外部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设有接头,所述接头与供暖分配器相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提供稳定的移动热源,满足应急供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894459.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崔彩苓
Inventor: 崔彩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为主加热的供热装置,用热器与太阳能加热器通过换热器一连接;所述换热器一的出水端与温度感应器连接;电加热换热器与所述温度感应器连接;电加热换热器和支路并联;电加热换热器的出水端及支路的出水端通过回路与用电器连通;用电器还设置进水口;换热器一设置出水口;所述温度感应器也温控开关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以太阳能为主,电加热为辅,节约能源,并且不会污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458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75113.7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发明提供一种浅层地热能与太阳能联合供暖运行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地热井系统、集热装置和供暖末端。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蓄热循环介质箱。所述蓄热循环介质箱的内部通入循环介质。所述地热井系统包括设置在地表以下U型地热井以及热泵机组。所述U型地热井包括注水井、采热井和弧形区段。所述供暖末端布置在用户室内。该系统结构合理,绩效比高,为严寒地区地热能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185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84442.0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D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锅炉结合的数据中心冷热联供大温差供热系统,包括:常规冷水机组,通过蒸发器侧的冷冻循环水提取数据中心余热,在冷凝器侧分成两路放热,其中一路加热一次热网回水,另一路接入压缩式热泵蒸发器,作为热泵低位热源;压缩式热泵,冷凝器逐级加热一次热网回水,蒸发器吸收冷却循环水的余热,冷却循环水在压缩式热泵蒸发器中换热后返回常规冷水机组;锅炉,将热网回水加热升温至供热温度后通过供热供水管线送出数据中心;热水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热网供水经过该换热机组向终端用户散热;以及相关管路及附件组成。本发明的数据中心大温差供热系统采用冷热联供,为利用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供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8264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09226.1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北京豪迈昌安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2/02 , F24D19/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跨季节蓄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及其供暖方法,属于能源供热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和取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和末端采暖装置;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和取热系统均通过短期蓄能装置与末端采暖装置连接,地源热泵系统也与末端采暖装置连接;蓄热和取热系统包括蓄热管,蓄热管安装于蓄热井内,蓄热井组成蓄热区;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机组和换热管,换热管设置于换热井内,换热井位于蓄热区的周向上。本发明的太阳能得到了跨季节储存,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和取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热量得到了联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降低了运行成本,消除了地源热泵系统的热衰减现象,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819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293229.3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太原绿佳环保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能热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直热式超导暖气片的空气能供暖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储液罐、过滤器、膨胀阀,冷凝器与过滤器之间有回气管,回气管处于蒸发器的下方,膨胀阀与蒸发器之间有电辅式增焓器,冷凝器为直热式超导暖气片。本发明通过回气管、电辅式增焓器,使经过冷凝器的传热媒介较高的温度对蒸发器进行加热,在防止蒸发器结霜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本发明通过直热式超导暖气片进行散热,增加了暖气片的散热效率,是空气能热泵运用更加实用和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81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65634.5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京能秦皇岛热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京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利用旁路实现热电解耦和快速调峰的系统,本系统内的高旁蒸汽先通过背压汽轮机带动调峰发电机发电,调峰发电机发出的电量可以提供给电锅炉,电锅炉把电能转化为换热介质的热能再传递给热网循环水;同时可以利用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相比高旁减温减压供热方案,能源利用率较高。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利用背压汽轮机排汽和电锅炉加热热网循环水,大大提高机组供热能力,实现热电解耦。在电网用电高峰时,降低背压汽轮机的出力,提高机组爬坡能力和负荷响应速率,提高电网调度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4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38877.5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资源综合供能系统及供能方法。现有分布式能源和资源利用系统过于独立、缺少互补性和互动性,存在系统效率偏低以及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可以将多种分布式能源与多种资源实现互补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与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循环利用。本发明克服现有能源系统和资源利用在技术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实现能源、垃圾、植物和污水100%回收再利用等,提升资源再利用。从而解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分布式能源、低温地热、垃圾循环利用的一体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24246.2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江苏迈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泵互补采暖、热水供应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具有供暖出口、供暖回口以及加热出口、加热回口的燃气采暖炉和内部具有上、下换热器且配备热泵加热系统的水箱;燃气采暖炉的供暖出口先后经采暖加热器及水箱的下换热器与供暖回口连通,构成采暖循环管路;燃气采暖炉的加热出口经水箱的上换热器与加热回口连通,构成加热循环管路;采暖换热器及下换热器之间装有电动三通阀,电动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采暖换热器和下换热器连接,其第三接口接下换热器与供暖回口的连接管路。本发明使燃气采暖炉和热泵热水器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满足高效、节能、稳定持续供热水和采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5839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87601.0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广东顺德圣堡莱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水泵、第一换热器、储热水箱、第二水泵、热水出水管、冷水进水管、壁挂炉,所述壁挂炉设有冷水入口、热水出口;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水泵、第一换热器通过管路连通,管路内容纳有流动介质,形成太阳能加热回路;所述储热水箱、第二水泵、第一换热器通过水管连通形成水箱换热回路;储热水箱上设有水箱出水管和水箱入水管,水箱入水管连通冷水进水管,水箱出水管通过壁挂炉冷水入口、热水出口连通热水出水管。本发明通过循环利用太阳能间接加热储热水箱内的热水,为克服太阳能加热自身存在的缺陷,防止因未有有效太阳能利用的环境下,利用壁挂炉加热由储热水箱送出的水,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