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20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065202.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河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非贵金属基碳纳米纤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纳米纤维的限域作用和磷钼酸盐的螯合作用,在纺丝液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作为致孔剂,且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向纤维表面喷洒MoP雾滴,制备得到复合金属催化剂/多级阵列结构柔性电极。本发明通过形貌控制、掺杂氮磷杂原子、金属原子Cu和MoP的协同效应,集产氢和氢化催化于一体,既可利用电解水在原位产生的活性氢来还原靛蓝染料,又可同时吸附氢中间体,减少析氢副反应;且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电极的多级结构和大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加靛蓝染料与催化剂/电极的有效接触面积和循环接触率,显著提高电催化氢化还原效率,进而有效改善靛蓝染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0675.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高县荣炭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所用硼化钠包覆二硫化钼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聚丙烯腈(PAN)直接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之后添加二硫化钼和造孔剂,之后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二硫化钼纳米线;之后将二硫化钼纳米线浸泡在1‑10wt%的有机氮溶液中,并添加氧化剂进行聚合,过滤,碳化,得到中间体;之后通过原子气相沉积法在其表面沉积四硼酸钠,得到硼化钠包覆二硫化钼硬碳复合材料。其复合材料利用硫化钼自身的高比容量及其纤维状结构降低其膨胀,同时,外层沉积的钠化合物提升材料的离子导电率和电子导电率,改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16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368176.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D01F9/24 , D01F1/10 , D01F11/12 , C25B1/0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催化析氢的有磷化钴纳米颗粒嵌入的气泡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为:以正方体状的ZIF‑8纳米颗粒为核心生长正十二面体的ZIF‑67,获得核壳结构的ZIF‑8@ZIF‑67纳米颗粒;将ZIF‑8@ZIF‑67纳米颗粒与聚丙烯腈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配置成静电纺丝溶液,静电纺丝获得ZIF‑8@ZIF‑67/PAN静电纺丝膜;然后将所得静电纺丝膜碳化还原,获得有金属Co纳米颗粒嵌入的气泡状纳米纤维,再依次经氧化与磷化,即获得目标产物有磷化钴纳米颗粒嵌入的气泡状纳米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容易获得、易于重复、高产率且产物结构均匀的等优点,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30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153613.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1F9/24 , D01F11/12 , D01F1/10 , D04H1/4326 , D04H1/72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碱性酚醛树脂水溶液中添加无机银化合物、羧甲基壳聚糖、稳定剂,分散均匀,得到纺丝液;S2、将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银掺杂纳米纤维;S3、将银掺杂纳米纤维在800℃下碳化3小时,得到银掺杂硬碳材料;S4、将银掺杂硬碳材料加热至200‑400℃,通入浓硝酸蒸汽进行刻蚀,得到多孔银掺杂硬碳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碳材料阻抗大、首次效率偏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32897.X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D01F9/22 , H01M10/052 , D01F11/12 ,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珠链状碳纳米管的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丙烯腈、四水合醋酸镍、衣康酸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得到绿色透明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白色织物;将白色织物在空气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棕色纳米纤维材料,然后在氩气环境中,在管式炉中以双氰胺为碳源对棕色纳米纤维材料进行碳化处理得到黑色的碳纤维材料,制备得到的碳纤维材料具有柔韧性好、导电性高和亲锂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5202.3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河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非贵金属基碳纳米纤维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纳米纤维的限域作用和磷钼酸盐的螯合作用,在纺丝液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作为致孔剂,且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向纤维表面喷洒MoP雾滴,制备得到复合金属催化剂/多级阵列结构柔性电极。本发明通过形貌控制、掺杂氮磷杂原子、金属原子Cu和MoP的协同效应,集产氢和氢化催化于一体,既可利用电解水在原位产生的活性氢来还原靛蓝染料,又可同时吸附氢中间体,减少析氢副反应;且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电极的多级结构和大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加靛蓝染料与催化剂/电极的有效接触面积和循环接触率,显著提高电催化氢化还原效率,进而有效改善靛蓝染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93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509306.X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材料具有高强度与高韧性的集合,该方法如下:在石墨烯纤维湿法纺丝时,于纺丝液流体喷出前加一道流体液晶分区化的装置,使得石墨烯液晶纺丝液分成无数小的微纤化单元结构,待液态凝胶纤维凝固后,得到微纤化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纤维,接着还原处理后得到兼具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石墨烯纤维。本发明是一种兼具高强度与高韧性的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3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53613.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1F9/24 , D01F11/12 , D01F1/10 , D04H1/4326 , D04H1/72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多孔银掺杂硬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碱性酚醛树脂水溶液中添加无机银化合物、羧甲基壳聚糖、稳定剂,分散均匀,得到纺丝液;S2、将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银掺杂纳米纤维;S3、将银掺杂纳米纤维在800℃下碳化3小时,得到银掺杂硬碳材料;S4、将银掺杂硬碳材料加热至200‑400℃,通入浓硝酸蒸汽进行刻蚀,得到多孔银掺杂硬碳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碳材料阻抗大、首次效率偏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671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811122048.4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嘉兴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心结构石墨烯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至设定的质量比浓度;(2)湿法纺丝:采用19‑26G同轴针头湿法纺丝;所述的同轴针头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中的液体为芯溶液,芯溶液为乙酸;内管与外管之间的液体为皮溶液,皮溶液为步骤(1)所配制的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3)凝固:所使用的凝固浴与芯溶液相同;(4)烘干;(5)还原得到具有空心结构的石墨烯纤维长丝;(6)烘干:采用清洗剂清洗残留的还原溶液,并烘干。本发明所涉及的具有空心结构石墨烯纤维的制备工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连续制备中空石墨烯纤维长丝的缺点,使得石墨烯纤维长丝的能够连接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328996.1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陕西科技大学
IPC: D01F9/22 , D01F11/12 , D06M11/77 , B01J27/224 , B01J35/10 , A62D3/178 , D06M101/40 , A62D101/22 , A62D101/26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碳化硅/碳纳米纤维复合纤维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静电纺丝所制备的碳纳米纤维作为骨架,以硅粉为硅源,以碳粉为碳源,在高温管式炉中经化学气相反应得到柔性碳化硅/碳纳米纤维复合纤维膜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碳化硅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纤维相互交织呈蓬松棉花状,该结构的柔性碳化硅/碳纳米纤维复合纤维膜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具有高的微波辅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制备柔性碳化硅/碳纳米纤维复合纤维膜材料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