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763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032387.5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领域,提供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其中,负极材料包括聚集体,聚集体包括活性物质和碳材料,其中,负极材料的孔隙率≤10%,且负极材料中的目标区域比例A≥15%,其中,目标区域比例A通过以下的测试方法获得:将负极材料颗粒的SEM切面分割成面积为A×B的区域,其中A及B均≤1微米,统计单个负极材料颗粒的所有区域内的活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将活性物质之间的间距为10nm~300nm的区域的数量计为N1,将活性物质之间的间距小于10nm的区域和大于300nm的区域的总数量计为N2,单个负极材料颗粒的目标区域比例X定义为X=N1/N2。本申请提供的负极材料能够有效抑制负极材料体积膨胀,提升电池循环性能。

    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347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468548.9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负极材料领域,提供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复合负极材料包括一次颗粒及保护层;其中,一次颗粒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位于所述一次颗粒的内部的主骨架及自所述主骨架延伸至所述一次颗粒表面的多个分枝;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骨架表面;一次颗粒为大孔结构,所述一次颗粒的内部形成有孔道,所述孔道延伸至所述一次颗粒的表面;所述保护层包裹所述骨架表面,或所述保护层包裹所述骨架并填充所述孔道结构。本申请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低成本、可规模化生产,能够有效提高负极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