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093565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94140.5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包括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分别阵列设置的多个副栅线结构,副栅线结构包括导电的正方形边框和设于正方形边框内的两条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副栅线,两条第一副栅线分别与正方形边框的四个内壁连接以在正方形边框内形成四个子副栅线结构,每个子副栅线结构内设有多条第二副栅线,多条第二副栅线的一端与第一副栅线连接,另外一端与多边形边框内壁连接,其中,两条第一副栅线的交点处叠层设置与第一副栅线电连接的焊接触点。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结构,解决了由于接触点过小导致的焊接异常使光伏组件功率降低的问题。

    一种背电极网版及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片

    公开(公告)号:CN208000922U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20382618.2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电极网版,包括多个用于制备背电极的印刷区。多个印刷区相互平行,所述印刷区均分为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印刷分段,且所述印刷分段分为两个以上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区域。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基片、设置于所述基片正面上的无主栅的正面电极和设置于基片背面上的多个背电极。多个背电极相互平行,所述背电极均分为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背电极分段,且背电极分段分为两个以上且相互间隔设置的区域。上述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片的背电极和背电极网版制得的背电极,能与正面电极形成的图案相匹配,方便封装。而且,所述背电极相比于常规背电极节省了大量的电极浆料,大幅压缩了生产成本。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731936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531849.7

    申请日:2017-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n个电池组件串,每个电池组件串包括m个依次串联的电池组件,每个电池组件串包括相互电连接且呈两排排列的第一组件子串和第二组件子串,第一组件子串和第二组件子串均包括m/2个电池组件,第一组件子串的末端设有正极端,第二组件子串的末端设有负极端;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装配区和第二装配区,第一装配区靠近安装支架的底端,第二装配区远离安装支架的底端;第一组件子串设置于第一装配区上,第二组件子串设于第二装配区上;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m为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各个电池组件串的负极端整体位于远离安装支架底端的区域,降低了电势诱导衰减发生的概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抗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7542253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691796.5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第一EVA层、太阳能电池片层、第二EVA层和玻璃。所述光伏组件封装于金属边框内,所述金属边框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光伏组件卡接在所述安装槽中。其中,所述玻璃上设置有塑料膜层,所述塑料膜层位于所述玻璃和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所述光伏组件利用具有高体积电阻率的塑料膜层,与所述金属边框相互隔离,有效地减少了在所述金属边框产生的电场作用下迁移至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层上的游离金属离子,由此减弱了光伏组件发生的电势诱导衰减现象,进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