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水炉及水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05773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342229.4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加热水炉,所述复合电加热水炉包括:炉体(3),其上设置有进水口(7)、出水口(6)和排气口(4),所述排气口(4)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口(6);所述炉体(3)外缠绕电磁加热线圈(1),至少一组加热器(5),插入到所述炉体(3)的空腔内。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暖系统,该水暖系统包括所述的电加热水炉(13)和暖气片组(11),其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进水口相通;在连接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口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9)。本实用新型具有耗电量低、电热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压差自密封式旋塞阀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2893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20076360.3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差自密封式旋塞阀,包括阀体、位于阀体中的旋塞阀上腔体和旋塞阀下腔体、阀芯、与阀芯相连的用于转动阀芯的支撑轴,所述旋塞阀上腔体中紧贴阀体内壁设有上密封结构,该上密封结构由沿流道方向依次设置的旋转外螺母、与旋转外螺母抵触的上刚性垫片、与上刚性垫片抵触的上弹簧、与上弹簧抵触的上阀座组成;所述旋塞阀下腔体中紧贴阀体内壁设有下密封机构,该下密封机构由沿流道方向依次设置的下阀座、与下阀座抵触的下刚性垫片、与下刚性垫片抵触的下弹簧、与下弹簧抵触的具有槽口的环形支撑座组成,所述环形支撑座槽口与旋塞阀下腔体相通。本实用新型在旋塞阀开启和关闭时实现自密封,有效提高旋塞阀的密封性。

    家用节能热水供给系统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99721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0997897.X

    申请日:2015-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热水供给系统,它结构简单,直接利用水的压力能驱动发电设备进而生热供给居民生活用的热水,实用性强,且节能、无污染。包括节流器、压力驱动器、第一热电阻丝、发电设备,所述节流器的出水端与压力驱动器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节流器的进水端与压力驱动器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水管接头,所述第一热电阻丝位于压力驱动器的出水端与对应水管接头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压力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离合开关的一端,所述离合开关的另一端与发电设备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发电设备的输电端与第一热电阻丝电连接。

    顶驱下套管装置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33285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955123.9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驱下套管装置,包括传动系统总成、顶驱防转机构总成和卡瓦防转机构总成,传动系统总成包括芯轴、太阳轮、行星轮、丝杆和卡瓦,芯轴与顶驱的芯轴通过锥螺纹联接,太阳轮与芯轴键联接,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传动,丝杆与行星轮构成丝杆螺母副,卡瓦与芯轴为斜楔配合;顶驱防转机构总成包括直线电机、防转齿轮和防转轮盘,在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与防转齿轮啮合的锁紧齿轮,防转轮盘与防转齿轮卡接,行星轮安装在防转轮盘上;卡瓦防转机构总成包括半卡、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丝杆联接,外圈与半卡联接,半卡的下端通过拔叉与卡瓦联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驱下套管装置不受油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稳定性更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水平定向钻扩孔用钻具

    公开(公告)号:CN208763596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201888.5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定向钻扩孔用钻具,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水平定向钻扩孔作业过程中产生较小反扭矩,减小钻杆的疲劳强度,提高扩孔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包括壳体、一级钻头和二级钻头,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一级驱动系统、二级驱动系统,所述壳体内沿轴向设有传动轴、传动齿圈,所述传动轴上安装从动齿轮,所述传动齿圈空套在传动轴上,且与传动轴同心,所述一级驱动系统连接一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级驱动系统连接二级主动齿轮,所述二级主动齿轮与传动齿圈啮合,所述传动轴、传动齿圈的前端分别向前伸出壳体,所述传动齿圈的前端与所述二级钻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前端穿过二级钻头与所述一级钻头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液动式复合滑轮抽油机

    公开(公告)号:CN208564513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146742.5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动式复合滑轮抽油机,包括立设的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有二层台,机架中部设有一层台,一层台下部的机架上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沿导轨上下滑动的动滑轮组,动滑轮组与液压油缸相连,液压油缸驱动动滑轮组沿导轨作上下往复运动,动滑轮组上还设有配重;所述一层台上设有定滑轮组,所述二层台上设有导向轮,抽油吊绳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经过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和导向轮绕向后与抽油杆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冲程长、平衡效果好、运行平稳可靠、占地面积小。

    可调节刚度弹性储能的自动关门器

    公开(公告)号:CN206245948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361312.6

    申请日:2016-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刚度弹性储能的自动关门器,包括闭门器壳体和支杆,在闭门器壳体内设置有齿轮轴和齿条传动机构,齿轮轴的端部伸出闭门器壳体与支杆连接;齿条传动机构包括与齿轮轴啮合的齿条和方向转换轴;齿条的一端固定有主导向柱,主导向柱的自由端伸出闭门器壳体,在主导向柱上套设有位于闭门器壳体内的主弹簧;齿条的另一端固定有回阻导向柱,在回阻导向柱上套设有回阻弹簧;方向转换轴包括导向柱套和直径小于导向柱套内径的转换轴,转换轴与导向柱套的底部固定,在转换轴上插入有销,回阻导向柱的另一端插入导向柱套;在闭门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卡住销的十字槽。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无噪音的关门。

    齿轮式多功能螺丝刀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94387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81650.5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式多功能螺丝刀,包括:壳体、摇把,壳体的内腔中设有中心转轴、驱动齿轮组,中心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中心转轴伸出壳体的一端安装刀头,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增速齿轮组、等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所述摇把通过增速齿轮组、等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中的任意一个带动中心转轴旋转;还包括:转接模块、转接杆,转接模块和转接杆可以组成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螺丝刀,实现在下狭窄缝隙、距离较远等特殊情况下的工作。

    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644752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1897610.2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称布置链条式抽油机装置,采用将驱动链条前后左右对称布置即四条驱动链条对称同步驱动的方式,消除了由载荷偏心引起的导轨偏磨和链条偏载,使得换向轴的受力更加合理与均匀,有效的提高了换向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包括支撑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换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换向系统安装在支撑系统上,所述传动系统分别与动力系统、换向系统动力连接,传动系统用于将动力系统的动力传递给换向系统,所述换向系统用于与抽油杆动力连接,带动抽油杆往复工作。

    一种双级动力扩孔钻具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22708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459388.6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级动力扩孔钻具,涉及水平定向钻井技术领域,包括:螺杆马达组件、潜油电机组件、减速机、一级刀盘组件、以及二级刀盘组件,螺杆马达组件包括螺杆马达外壳、螺杆马达、以及传动轴,减速机包括减速机外壳、齿轮组、齿轮轴、第一轴承组、输出花键套、以及第二轴承组。采用了一级刀盘组件和二级刀盘组件,且一级刀盘组件和二级刀盘组件分别由螺杆马达组件和潜油电机组件作为动力源,双动力源使得钻具提升了扩孔的效率,双刀盘组件单次扩孔直径变大,缩短了施工的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水定向钻井过程中,受钻机扭矩限制,单次扩孔的直径较小,要达到预期井眼直径,需要经历很多次的扩孔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