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91941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394725.1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水冷散热装置用以对一第一热源与一第二热源散热,水冷散热装置包含一第一热交换器、一第二热交换器、一散热器及一流体驱动器。第一热交换器具有一第一入口及一第一出口,并用以热耦合于第一热源。第二热交换器具有一第二入口及一第二出口,并用以热耦合于第二热源。散热器具有一第一散热入口、一第二散热入口及一散热出口。第一散热入口与第二散热入口皆连通散热出口。第一散热入口连接于第一出口。第二散热入口连接于第二出口。流体驱动器具有一流体入口、一第一流体出口及一第二流体出口。流体驱动器的流体入口连通散热器的散热出口。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出口分别连通于第一散热入口与第二散热入口。

    散热装置的固定结构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1107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386406.X

    申请日:2021-06-22

    Inventor: 郑任智 蔡水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的固定结构,其具有一板体、至少一固定组件。板体形成有一窗口及至少一穿槽。窗口及穿槽贯穿板体。窗口用以固定一散热组件。固定组件穿设于穿槽内,并能沿穿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且能沿垂直板体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穿槽的形状可对应不同基板上的固定孔的孔位,而固定组件能于穿槽内移动,因此固定组件也能移动至基板上的不同孔位处。换句话说,通过移动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能固定于不同的基板,或对应于不同形状的电子元件,而无需针对不同的基板或电子元件准备不同的固定支架。

    水冷散热装置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152718U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22219195.2

    申请日:2020-09-30

    Inventor: 蔡水发

    Abstract: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包含一外壳及一液体驱动组。外壳具有一热接触面、一进水腔室、一热交换腔室、一叶轮容置空间、一入水通道及一出水通道。进水腔室与热交换腔室透过叶轮容置空间相连通。入水通道与出水通道分别与进水腔室与热交换腔室相连通。热交换腔室较进水腔室靠近热接触面。叶轮容置空间位于进水腔室与热交换腔室之间。液体驱动组包含一叶轮。叶轮位于叶轮容置空间并可相对外壳转动。其中,叶轮包含多个叶片。每一叶片具有远离热接触面的一第一侧缘。入水通道及出水通道介于第一侧缘与热接触面之间。

    液冷式热交换装置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7675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056114.6

    申请日:2019-01-14

    Inventor: 蔡水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冷式热交换装置,其具有一液冷头组件以及一液体泵模块。液体泵模块具有一导流容纳区本体、多个泵、一导流容纳板、一盖体及一泵模块盖。导流容纳区本体形成有多个导流容纳凹槽。泵位置分别对应于导流容纳凹槽。导流容纳板设置于多个泵的叶轮与液冷头组件之间。盖体包覆导流容纳区。泵模块盖设置于导流容纳板与液冷头组件之间;泵模块盖具有一连通口及一出口,其分别连通于液冷头盖的入口及出口。通过多个横向并排的泵,本实用新型能提升冷却液的流量或流速,因此能应用于高发热功率的热源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液冷系统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13335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21456926.2

    申请日:2016-12-28

    Inventor: 蔡水发 陈信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F28F1/00 H01L23/467

    Abstract: 一种液冷系统,包含一液冷头、一支架、二定位件以及一散热器。支架设置于液冷头上。支架具有二侧板,且二侧板彼此相对。每一个定位件设置于二侧板的其中之一上。每一个定位件具有至少二定位槽。散热器设置于二侧板之间且与二侧板枢接。散热器的二侧分别具有一定位部。定位部用以与至少二定位槽的其中之一卡合,使得散热器可相对液冷头于至少二相异位置间转动。

    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冷却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052055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843219.8

    申请日:2015-10-28

    Inventor: 蔡长翰 蔡水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冷却式散热结构及其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一导热模组、以及一供水模组;供水模组设于导热模组上而具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导热模组的多个导热鳍片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供水模组具有一连续围绕的周缘壁,以朝向供水模组外呈多方向的面向,周缘壁上设有二个第一水口及一个第二水口,二个第一水口分别位于周缘壁上任二面向上的位置处。

    液冷式散热头及其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836927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600573.8

    申请日:2015-08-11

    Inventor: 蔡水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28 F28D15/00 F28F9/001 H05K7/20254 H05K7/202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式散热头,包括一金属基板、第一盖板及多个散热鳍片。金属基板设有热交换部。第一盖板覆盖金属基板而形成一热交换腔,且具有一第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以供一工作流体在热交换腔中流动。每一散热鳍片设置于金属基板上,各散热鳍片介于第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且从第一进水口朝向出水口的方向依序排列。各二相邻的散热鳍片之间设有一流体通道,其中至少部分的散热鳍片连接热交换部,且至少其中一散热鳍片具有一开口,使得设有开口的至少一散热鳍片两侧的流体通道通过开口而彼此连通。如此工作流体不受散热鳍片的阻碍,以贴近热源处并将其废热带离。

    水冷散热组件及电子组件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9297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1289931.9

    申请日:2023-05-25

    Inventor: 林建良 蔡水发

    Abstract: 一种水冷散热组件及电子组件,电子组件包含一主机板、一接口卡、一水冷散热器以及一水冷散热组件。主机板具有多个电连接器。接口卡插设并电性连接于主机板的其中一电连接器。水冷散热器装设于接口卡。水冷散热组件包含一组装板以及一水冷排。组装板包含一安装部以及一插接部。插接部插设于主机板的另一电连接器。水冷排固定于组装板,并通过管路连通水冷散热器。

    扩充卡组件及水冷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52888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160916.1

    申请日:2021-09-08

    Inventor: 石舜友 蔡水发

    Abstract: 一种扩充卡组件及水冷散热装置,水冷散热装置用以热耦合于一接口卡。水冷散热装置包含一水冷头及一水冷排。水冷头热耦合于接口卡。水冷排包含一第一水箱、一第二水箱及一散热通道结构。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分别具有一第一腔室与一第二腔室。散热通道结构包含多个流体输送件。第一水箱的第一腔室与第二水箱的第二腔室分别连接于散热通道结构的相对两侧,且散热通道结构的全部这些流体输送件的一端连通第一水箱的第一腔室。全部这些流体输送件的另一端连通第二水箱的第二腔室,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与水冷头相连通而形成一冷却循环。

    涡流水箱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88702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1328570.0

    申请日:2020-07-08

    Inventor: 蔡水发 林宗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流水箱,包含容置组件及驱动组件。容置组件包含周壁及端壁。周壁围绕出容纳腔室并于其两端形成连通容纳腔室的两个开口。端壁装设于并封闭其中一开口,其中周壁或端壁形成连通容纳腔室的通孔,且通孔用以连通环境或流动系统。驱动组件装设于并封闭周壁的另一开口,其包含泵及搅动元件。泵形成转动腔室、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连通转动腔室和容纳腔室,且第二通道连通转动腔室并用以连通环境或流动系统。搅动元件容置于容纳腔室,且泵可驱动搅动元件使搅动元件转动,以搅动容置于容纳腔室中的工作流体使其形成旋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