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9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9722.3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NbTi基难熔中熵非晶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涂层为TaNbTiCr或TaNbTiAl,其组成元素都为等原子比。在单面抛光的单晶硅基体上采用磁控溅射共溅射的方法制备TaNbTi基难熔中熵合金涂层,靶材为两个TaNbTi合金靶纯度99.9wt.%,一个Cr靶纯度99.95wt.%或一个Al靶纯度99.99wt.%,通过磁控溅射共溅射技术制备的TaNbTi基难熔中熵合金涂层,微观结构为致密均匀的非晶组织,内部缺陷少,元素分布均匀,粗糙度极小,截面断口呈韧窝状花纹形貌,该TaNbTi基难熔中熵合金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37478.8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NbMoTaWTi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Ti的原子百分数为2.6‑20.7at.%,其余为等原子比的NbMoTaW。在单面抛光的单晶硅基体上采用磁控溅射共溅射的方法制备NbMoTaWTi难熔高熵合金涂层,其中NbMoTaW合金靶采用直流电源,Ti靶采用射频电源;Ti含量的变化通过调控Ti靶的沉积功率来实现,不易造成靶材元素的团聚和反溅射现象,保证涂层微观组织均匀。沉积结束后样品在高真空沉积室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所得涂层样品成分均匀、组织致密。合金化Ti元素的添加,在保持良好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NbMoTaW难熔高熵合金涂层的耐液态铅铋合金溶液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7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8957.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Cr/CrAl纳米多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交替层叠设置为Cr层和CrAl层,底层为Cr层,表层为CrAl层,Cr层和CrAl层均为纳米晶;其多层结构的设计使得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磁控溅射法在洁净的硅基体和锆合金基体上沉积Cr/CrAl纳米多层涂层,不仅成功制备了不同调制周期的Cr/CrAl纳米多层涂层,且所得涂层致密均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19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80717.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23K37/00 , B23K37/04 , B23K31/02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管板焊接堵管技术验证的可拆卸取样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现场蒸汽发生器管板的相对位置和尺寸一致的带管孔的管板、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现场蒸汽发生器入水端和主蒸汽出口端管板材质一致的可拆卸样件、将样件固定于管板的装配孔位与螺纹。管板用于考核自动化焊接堵管装备的焊接可达性,可拆卸样件用于考核焊接堵头的金相与性能;本发明在利用低等级材料制造与现场尺寸、位置一致的管板的基础上,通过可拆卸局部管板与管孔实现焊接部位的材质与现场一致,克服了常规取样装置与方法的高成本、低效率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5888.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u‑高熵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Cu‑高熵合金薄膜的化学成分为Cu‑TaNbHfZr,其原子百分比为:不低于94.4的铜,其余元素为钽铌铪锆高熵合金,其中,钽铌铪锆高熵合金中原子百分比为钽:铌:铪:锆=1:1:1:1;微观结构为完全纳米晶,晶粒尺寸为35.4±2nm;包含纳米孪晶的晶粒百分数不低于90%,孪晶片层厚度为2.4~3.5nm,利用磁控溅射技术的优势,沉积过程中温度较低,有利于形成纳米晶及纳米孪晶结构,且不同靶材共溅射使得合金元素宏观分布均匀,从而获得多组元合金化Cu薄膜,薄膜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晶粒尺寸稳定在纳米晶范畴,晶粒中镶嵌有大量的纳米孪晶;合金组成、成分可调控;强度高、高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397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91408.X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褶皱结构色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传感器包括从PDMS基体上分离的PDMS柔性应变传感材料,PDMS基体基于拉伸自发形成的有序褶皱结构;将矩形PDMS片单轴拉伸20%,对其进行氧等离子体处理,缓慢释放预拉伸应变,再将释放应变后的PDMS薄片作为模板,在其表面覆掺杂黑色素的PDMS液体固化后剥离得到倒模的PDMS薄片,获得PDMS薄片的应变大小并进行标定得到柔性结构色应变传感器;相比基于传统微纳制造方法制备的应变传感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极为简易,成本低廉;基于颜色‑应变的定量关系,可构建基于褶皱结构色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测量输出信号形式简单、直接,甚至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来定性、直观反映其应变的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9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91414.5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褶皱与裂纹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和附着于基体上的导电层,基体上有裂纹结构和两级褶皱结构,所述两级褶皱结构的尺度为纳米级和微米级,裂纹结构垂直于褶皱结构,基体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体薄片,导电层采用纯金属,导电层面对面贴合或导电层上贴合一层基体;同一传感器可以实现三种不同工作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需求选择不同使用模式:褶皱结构主导模式,裂纹结构和褶皱结构共同主导模式,裂纹结构主导模式,可探测声波、震动等微弱信号;裂纹结构和褶皱结构共同主导模式具有适中灵敏度和压力探测范围,可实现人体全尺度生理信号的检测;裂纹结构主导模式则具有极大的压力探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472450.0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Ti‑Cr‑Zr‑Mo‑Al系钛合金及制备方法,该钛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组成:Al为2.5%~6.0%,Cr为1.5%~5.0%,Zr为1.4%~5.0%,Mo为2.0%~8.0%,O≤0.35%,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将合金经过熔炼、锻造以及固溶、时效处理后可获得高强度同时兼具较好的塑性,又不易引起成分偏析,同时合金原料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金的生产制造成本。本发明合金满足了各工业领域对钛合金结构件高性能的需求,可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8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879410.3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层级异质结构双相合金及其热轧方法,在氩气气氛下将锆铌合金在700℃~β转变温度之间保温10~60min,然后将上述合金进行单道次压下量为10~30%的轧制变形,每1~3道次后将合金在上述温度和气氛下重新保温1~10min,直至总轧制压下率达60~100%。轧制后的锆铌合金再在上述温度和气氛下退火1~30min,并以不同速率冷却至室温。最后,上述退火处理的锆铌合金在300~500℃和氩气气氛下去应力退火0.5~2h,并空冷至室温;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多层级异质结构双相锆铌合金,具有高的强塑性,其屈服强度≥658MPa,抗拉强度≥880MPa,断裂延伸率≥17.6%。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9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176639.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V‑Mo‑Zr‑Cr‑Al系高强亚稳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将Ti‑V‑Mo‑Zr‑Cr‑Al系亚稳β钛合金经过熔炼、热轧以及固溶时效处理后,可获得高强度同时具有一定塑性的高强钛合金。其中,Ti‑V‑Mo‑Zr‑Cr‑Al系钛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4.0~8.0%的V,5.0~8.5%的Mo,0.5~1.5%的Zr以及1.5~4.0%的Cr,5.0~6.0%的Al,余量为Ti。本发明合金本发明的钛合金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固溶态下,抗拉强度可达到769~855MPa,延伸率达到4.3~15.9%。固溶时效后,抗拉强度可达1350~1471MPa,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塑性匹配,延伸率达到2.9~7.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