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81668.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30/88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六烷酸丁酯的应用,所述的十六烷酸丁酯的应用为所述的十六烷酸丁酯在制备植株感病标记检测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确定十六烷酸丁酯可用于对中国月季植株是否感染了白粉菌进行早期诊断。经过对健康和感病中国月季植株挥发性成分、以及白粉菌自身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出该化合物。在正常情况下健康植株不会合成所述的十六烷酸丁酯,只有在白粉菌的诱导作用下该标记化合物才会被植株合成出来,该化合物不是来自白粉菌,因此可作为感病标记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7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106216.X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八烷酸丁酯,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吐温‑80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的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92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25809.7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多组分直链不饱和醛的蚜虫驱避剂,以配制1L驱避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1g纯化后的紫叶李树胶,加入到1L去离子水中,静置浸泡12h,使树胶完全溶于水中形成均匀溶液,得到树胶水溶液,S2、将5g 4-氧代-2-己烯醛、1g反式-2-己烯醛和1g反式-2-辛烯醛加入到上述1L树胶水溶液中,机械搅拌15分钟,得混合溶液,S3、向混合液中加入1mL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400,室温下继续机械搅拌30分钟,得到驱避剂;制备的蚜虫驱避剂不以杀灭蚜虫为目的,而是有效的驱避蚜虫,所制备的蚜虫驱避剂与杀灭蚜虫的农药相比,无毒无害,对环境危害小,更适合在室外观赏、园艺花卉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6907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00858.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十四烷醇的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四烷醇,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能够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7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02588.1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十六烷醇的害虫驱避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所述害虫驱避剂包含十六烷醇,还可添加乙醇等溶剂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辅助成分。所述驱避剂对甜菜夜蛾等害虫具有明显驱避作用。并且,所述驱避剂主要成分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易降解,是一种无公害的害虫驱避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305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18119.5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泽桑梓 , 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栽培平菇的薇甘菊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薇甘菊40~70份、木屑20~30份、麦麸5~15份、生石灰2~4份、石膏粉2份、普钙2份、尿素0.1份;且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pH值为8~8.5。用质量浓度为2~5%的生石灰水浸泡薇甘菊数小时后,再加入木屑、麦麸、石膏粉、普钙和尿素,搅拌均匀后,用生石灰水调节含水量至60~65%、pH值为8~8.5,即得到薇甘菊培养基。本发明既可以有效转变有害植物薇甘菊进行资源化利用,又可以替代食用菌生产原材料,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为薇甘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发明具备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864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61483.5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封闭、内带空腔、顶部带活动盖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设有贯通两两腔室的通槽,使空腔形成既隔离又能与相邻腔室连通的多个腔室,以将试验昆虫置于既隔离又相互联通的某一腔室中,使试验昆虫能通过腔室之间隔板底部的通槽自由穿行于各隔离的腔室取食被检测的食物,经过设定的取食时间,即可得出试验昆虫对某一待检测食物的喜好、食谱(寄主专一性检测)、取食量、取食频率等数据,最终获得试验昆虫的取食特性。本发明简单、便捷、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156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107809.5
申请日:2012-04-13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林业害虫驱避剂(E)-2-己烯醛的β-环糊精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及测定方法,涉及林业病虫害防治和药物缓释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β-环糊精作为壁材对害虫驱避剂(E)-2-己烯醛进行包合,得到具有缓释效果的β-环糊精微胶囊。连续通入速率恒定的空气30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吸收装置中(E)-2-己烯醛24小时的释放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β-环糊精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可以作为林业领域控制害虫之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240946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1217741.7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付俊 , 湖北世厚耀榜纪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夏豫忠 , 吉建国 , 杨斌
IPC: C07K14/435 , C07K1/14 , C07K1/30 , C12P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肽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对粉碎后的桑蚕依次进行胶磨打浆和发酵处理;2)将发酵后的桑蚕浆料的pH值调节至8.0~8.5,恒温搅拌下进行酶解;3)对酶解后的桑蚕浆料进行去酶和除杂处理;4)向除杂后的桑蚕浆料中加入催化剂,再煮沸冷却处理;5)对催化后的桑蚕浆料进行冬化、富集沉淀;6)对沉淀后的桑蚕浆料依次进行洗脱沉降和收醇处理,得到丝肽。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取方法提取丝肽,其总蛋白质中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的肽的含量达到97%以上,其中铅、砷含量的含量分别为0.2%以下和0.1%以下,为食品、医药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大力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