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9527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266204.1
申请日:2010-08-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A-FABP基因预示秦川牛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方法,根据牛A-FAB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该引物对牛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离,检测出牛A-FABP基因在第二外显子处的1个A→G碱基变异位点;该位点处于牛A-FABP基因2988位,并对该位点的两种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进行命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AA基因型秦川牛个体的眼肌面积比GG基因型个体的大18.25cm2;具有AA基因型秦川牛个体的含水率比GG基因型个体的高10.00%;具有AA基因型秦川牛个体的嫩度比GG基因型个体的高0.550kg。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精确度高,可进行快速检测,为改善秦川牛肉质提供一种有效地分子标记育种手段,加速秦川牛选育新品种(系)的培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0563452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105153.8
申请日:2006-12-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23C9/152 , A23C9/156 , A23C9/154 , A23L1/304 , A23L1/0534 , A23L1/0532 , A23L1/054 , A23L1/275 , A23L1/09 , A23L1/035 , A61K3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铁黑色牛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将黑芝麻中的黑色素浸提出来添加到牛奶中,并同时添加酪蛋白磷酸肽(CPPs)和功能性低聚糖,经调配,加工制成液态的富铁黑色牛奶。浸提过后的黑芝麻烘干后,其形态与未经处理的原料相差无几,可用于食用、加工、提取芝麻油等,大大提高了黑芝麻的经济价值。该方法工艺简单,加工的富铁黑色牛奶营养更全面,风味更独特,补铁效果佳,且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便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094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41616.4
申请日:2005-01-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J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该试剂含有重量比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3%-79%、一乙醇胺13%-17%、月桂酸-乙醇酰胺5%-9%、次氯酸钠1%-3%、硫酸钠2%-5%、其原料的总和为100%。其制备方法是:将次氯酸钠预先与水配制成含有次氯酸钠10%的水溶液,并在塑料桶内按比例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硫酸钠和水,搅拌混合,使其全溶;再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混合30分钟;用另一容器,将月桂酸-乙醇酰胺和一乙醇胺加水,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待塑料桶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完全漂白后,加入月桂酸-乙醇酰胺和一乙醇胺配成的溶解液后充分搅拌即可。本试剂制备和应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在个体散养农户及中小型奶牛养殖场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315513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410073289.6
申请日:2004-11-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61K36/8967 , A61K36/86 , A61K36/75 , A61K36/634 , A61K36/539 , A61K36/533 , A61K36/484 , A61K36/328 , A61K36/232 , A61K35/56 , A61K35/02 , A61K9/14 , A61P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中药散剂,该中药散剂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金银花35~45g,连翘35~45g,公英35~45g,地丁草15~25g,柴胡25~35g,黄芩25~35g,白芥子15~25g,龙骨25~35g,牡蛎25~35g,益母草55~65g,乳香10~20g,没药10~20g。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中药晒干、拣净杂质、粉碎、过80目筛,按每包400g用双层塑料袋严密包封即可。本发明的中药散剂,经临床诊疗实践证明,乳炎消疗效显著,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下乳等功效,而且治愈后产奶量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保持稳定,不易复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9983.9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杨凌园上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杨凌秦宝牛业有限公司 , 杨凌畜牧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中医脉诊的动物育种筛选方法及系统,涉及动物育种、制(繁)种筛选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动物体质体征数字基因库,通过动物体质体征数据大模型,建立体质遗传数字基因识别模型,根据育种培育指标有效地识别出相应优良遗传基因的种母动物及种公动物,进而通过持续的监控和再评估,一方面可形成稳定的遗传基因品种,同时能有效地识别出因短期生理反应而临时出现健康问题标记的种母动物及种公动物,大大减少了因生理反应及其他短期体征造成的误判,保证了优良的体质遗传基因但因临时情况受到影响的种母动物及种公动物不被错误淘汰,同时确保了真正存在体质基因存在缺陷的种母动物及种公动物能被准确识别和筛选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965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53250.5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
IPC: C12Q1/6806 ,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熊猫粪便中微卫星标志物的获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筛选出的高分辨率的微卫星引物,根据合成的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组合及优化提取的大熊猫粪便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获得扩增产物;利用扩增产物对比基因型进行个体亲子鉴定。本发明用于大熊猫亲子鉴定具有样本取材方便,对大熊猫本身应激小,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3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939647.0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内蒙古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赤峰圣泉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 中育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8 , C12Q1/68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AKIRIN2基因c.*188G>A位点提高肉牛产肉性能的方法。本发明的利用AKIRIN2基因c.*188G>A位点提高肉牛产肉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待测肉牛基因组中的AKIRIN2基因是否存在c.*188G>A位点的突变:选取基因型为AA型的肉牛个体,进行人工输精和本交。本发明利用上述分子标记作为秦川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产肉性能的可靠标记,并建立了DNA检测该基因型的技术体系,提高了选择强度以及选育的准确性和效率,提高了秦川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产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37895.0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刻偏移损失的肉牛异常行为视频时序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数据集:步骤S2,提取肉牛异常行为视频特征:步骤S3,实现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方法:步骤S4,利用中心点‑始末时刻偏移损失函数和焦点损失函数训练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模型;步骤S5,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针对现有时序定位方法仅针对单一目标且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计算行为发生和结束时刻偏移量的损失函数——中心点‑始末时刻偏移损失函数,构建基于时刻偏移损失的肉牛异常行为视频时序定位方法,实现监控视频中肉牛异常行为的时序定位,以满足真实养殖场景下肉牛精准管理时获取异常行为发生时间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095273.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Q1/6809 , C12N15/10 , G01N33/68 , C12Q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牛骨骼肌生成相关MEF2C mRNA m6A甲基化位点鉴定方法,根据m6A‑seq测序的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MEF2C mRNA上m6A甲基化位点的准确位置,并通过m6A‑IP‑qPCR验证MEF2C mRNA的m6A水平在肌生成中的显著变化;提供了在牛中鉴定MEF2CmRNA m6A甲基化水平的引物序列和方法;通过m6A位点的同义点突变改变MEF2C的m6A甲基化水平,并影响MEF2C蛋白表达,证明了MEF2C mRNA m6A甲基化具有影响骨骼肌生成的功能;提供了检测MEF2C受m6A甲基化修饰调控的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RIP实验证明MEF2C的表达受METTL3‑m6A‑YTHDF1轴的调控。本发明为m6A甲基化修饰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为肉牛的定向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05118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11343.6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其是由皿体和皿盖构成,皿体为上开口的中空结构,皿体开口处有皿盖,皿体内有隔离圈,隔离圈将皿体的内部分割为区域Ⅰ和区域Ⅱ,隔离圈内有爬片。利用上述装置在实现牛肌细胞与脂肪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的同时,又可将爬片上的单类细胞(肌细胞或脂肪细胞)进行收集进行后续转录组及蛋白组的分析处理,以用来研究共培养环境下对肌细胞或脂肪细胞的作用,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肌细胞与脂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多次观察证实用这种方法培养的肌细胞和脂肪细胞成活效率高、活力好、细胞特征明显,并与单独培养的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形态一致,是一种很好的体外研究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研究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