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A-FABP基因预示秦川牛肉质的分子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9527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266204.1

    申请日:2010-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A-FABP基因预示秦川牛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方法,根据牛A-FAB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该引物对牛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然后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离,检测出牛A-FABP基因在第二外显子处的1个A→G碱基变异位点;该位点处于牛A-FABP基因2988位,并对该位点的两种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进行命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AA基因型秦川牛个体的眼肌面积比GG基因型个体的大18.25cm2;具有AA基因型秦川牛个体的含水率比GG基因型个体的高10.00%;具有AA基因型秦川牛个体的嫩度比GG基因型个体的高0.550kg。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精确度高,可进行快速检测,为改善秦川牛肉质提供一种有效地分子标记育种手段,加速秦川牛选育新品种(系)的培育进程。

    一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试剂

    公开(公告)号:CN100348094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041616.4

    申请日:2005-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该试剂含有重量比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3%-79%、一乙醇胺13%-17%、月桂酸-乙醇酰胺5%-9%、次氯酸钠1%-3%、硫酸钠2%-5%、其原料的总和为100%。其制备方法是:将次氯酸钠预先与水配制成含有次氯酸钠10%的水溶液,并在塑料桶内按比例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硫酸钠和水,搅拌混合,使其全溶;再加入次氯酸钠水溶液,继续搅拌混合30分钟;用另一容器,将月桂酸-乙醇酰胺和一乙醇胺加水,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待塑料桶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完全漂白后,加入月桂酸-乙醇酰胺和一乙醇胺配成的溶解液后充分搅拌即可。本试剂制备和应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在个体散养农户及中小型奶牛养殖场推广。

    一种基于时刻偏移损失的肉牛异常行为视频时序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37895.0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刻偏移损失的肉牛异常行为视频时序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数据集:步骤S2,提取肉牛异常行为视频特征:步骤S3,实现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方法:步骤S4,利用中心点‑始末时刻偏移损失函数和焦点损失函数训练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模型;步骤S5,肉牛异常行为时序定位。针对现有时序定位方法仅针对单一目标且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计算行为发生和结束时刻偏移量的损失函数——中心点‑始末时刻偏移损失函数,构建基于时刻偏移损失的肉牛异常行为视频时序定位方法,实现监控视频中肉牛异常行为的时序定位,以满足真实养殖场景下肉牛精准管理时获取异常行为发生时间的需求。

    牛骨骼肌生成相关MEF2C mRNA m6A甲基化位点的鉴定和功能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92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095273.3

    申请日:2022-01-26

    Inventor: 杨昕冉 昝林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牛骨骼肌生成相关MEF2C mRNA m6A甲基化位点鉴定方法,根据m6A‑seq测序的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MEF2C mRNA上m6A甲基化位点的准确位置,并通过m6A‑IP‑qPCR验证MEF2C mRNA的m6A水平在肌生成中的显著变化;提供了在牛中鉴定MEF2CmRNA m6A甲基化水平的引物序列和方法;通过m6A位点的同义点突变改变MEF2C的m6A甲基化水平,并影响MEF2C蛋白表达,证明了MEF2C mRNA m6A甲基化具有影响骨骼肌生成的功能;提供了检测MEF2C受m6A甲基化修饰调控的方法,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RIP实验证明MEF2C的表达受METTL3‑m6A‑YTHDF1轴的调控。本发明为m6A甲基化修饰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为肉牛的定向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

    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及牛肌细胞与脂肪细胞的共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18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11343.6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其是由皿体和皿盖构成,皿体为上开口的中空结构,皿体开口处有皿盖,皿体内有隔离圈,隔离圈将皿体的内部分割为区域Ⅰ和区域Ⅱ,隔离圈内有爬片。利用上述装置在实现牛肌细胞与脂肪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的同时,又可将爬片上的单类细胞(肌细胞或脂肪细胞)进行收集进行后续转录组及蛋白组的分析处理,以用来研究共培养环境下对肌细胞或脂肪细胞的作用,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探究肌细胞与脂肪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多次观察证实用这种方法培养的肌细胞和脂肪细胞成活效率高、活力好、细胞特征明显,并与单独培养的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形态一致,是一种很好的体外研究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研究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