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9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420099.6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F6/76 , D01F11/08 , D01D5/38 , C08G75/045 , D01D5/06 , D01D5/247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均匀混合后得到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所述油相为多巯基化合物的有机溶液,所述多巯基化合物为含有2~8个巯基的小分子化合物;所述水相包括水溶性乳化剂、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链中包括2~4个丙烯酸酯基或丙烯酰胺基;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1~6:1;将所述水包油型乳液作为纺丝原液并挤入凝固浴中,进行湿法纺丝,所述纺丝原液中多巯基化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所述多孔纤维。本发明的多孔纤维可用于水、多种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吸收,该种制备方法实现了多孔纤维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4374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635682.6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疏油的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A、B、C三类硅烷偶联剂的混合物加入到pH值为3~4或8~9的纤维素悬浮液中得到复合悬浮液后,先将复合悬浮液进行冷冻处理形成冻胶,再对冻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亲水‑疏油的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复合气凝胶;最终制得的亲水‑疏油的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复合气凝胶,主要由纤维素气凝胶以及分布在纤维素气凝胶表面无规排列且与纤维素气凝胶通过羟基缩合连接的A、B、C三类硅烷偶联剂组成。本发明的亲水‑疏油的纤维素/硅烷偶联剂复合气凝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制得的复合气凝胶亲水疏油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86104.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均匀,得到水包油型高内相乳液,加入光引发剂或氨水作为聚合引发剂,使巯基化合物和水溶性低聚物实现界面聚合,在界面处形成交联聚合物膜对相变材料进行包覆,即得所述柔性相变储热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外形可调,导热性能良好,储热密度高,在30℃以上时具有柔性,可卷曲折叠。
-
公开(公告)号:CN1119937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11800.4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32 , B32B33/00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38/00 , D06M11/73 , D06M11/64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基于MXene的复合织物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的方法,以解决目前市场上电磁屏蔽材料吸收屏蔽效能低、柔韧性差及制备工艺复杂等不足。方法是以化学刻蚀法刻蚀MAX相微米片制备少层MXene分散液,随后通过浸涂织物材料,将多层涂覆了MXene的织物材料按照MXene含量进行梯度排列,并复合起来,得到基于MXene的复合织物材料。所制得的复合织物材料总的电磁屏蔽性能可达91分贝,其中吸收和反射屏蔽效能可通过不同的梯度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了以吸收为主的电磁屏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06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17382.3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 , D04H1/4318 , D04H1/435 , D04H1/44 , D04H1/64 , D04H1/593 , D04H1/413 , D04H1/43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穿刺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耐穿刺纤维复合膜由至少2层纤维复合膜层合而成;所述纤维复合膜是纤维上固着有无机颗粒和粘性物质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耐穿刺纤维复合膜中相邻两层纤维复合膜的孔隙的平均孔径不相等,且无机颗粒含量不相等;制备方法为:将至少2张聚合物纳米纤维膜各自浸泡于不同无机颗粒浓度的粘性物质水溶液中,取出干燥后热压层合即得耐穿刺纤维复合膜;所述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经静电纺丝制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制得的耐穿刺纤维复合膜的耐穿刺性能优越,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19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20099.6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1F6/76 , D01F11/08 , D01D5/38 , C08G75/045 , D01D5/06 , D01D5/247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均匀混合后得到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所述油相为多巯基化合物的有机溶液,所述多巯基化合物为含有2~8个巯基的小分子化合物;所述水相包括水溶性乳化剂、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所述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链中包括2~4个丙烯酸酯基或丙烯酰胺基;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1~6:1;将所述水包油型乳液作为纺丝原液并挤入凝固浴中,进行湿法纺丝,所述纺丝原液中多巯基化合物和水溶性聚合物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到所述多孔纤维。本发明的多孔纤维可用于水、多种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吸收,该种制备方法实现了多孔纤维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53503.4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将纤维素溶胀在非水型乳液的连续相中,并实现了纤维素在连续相中的交联,制备了纤维素基多孔材料。具体说来,即以稳定剂、纤维素、交联剂和溶剂等够成乳液的连续相,交联剂与纤维素中的官能团反应,从而在连续相中实现纤维素分子的交联,固化乳液多孔结构,去除溶剂后形成纤维素基多孔材料。本发明直接采用未经改性的纤维素,在连续相中实现纤维素分子的交联,从而得到多孔聚合物,所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可吸收多种有机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4411.3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性聚氨酯涂覆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双羟基单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端羟基低聚物和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并通过加入双羟基亲水扩链剂进一步引入亲水基团,合成可以应用在织物上的水性聚氨酯涂覆液。在经过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涂覆液处理后的织物具有类分子刷结构,其拒水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防涂鸦、自清洁等防污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涂覆液引入了亲水基团,经其处理后的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含有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涂覆液的织物具有致密的交联网络,在烘干固化后进一步增强了织物的耐水性能和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6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306491.3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5/356 , D06M15/53 , C08F283/06 , C08F230/08 , C08F2/48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氟拒油涂层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将织物浸渍到待聚合的硅烷单体混合液中,取出后在紫外光光照下引发聚合反应制得无氟拒油涂层织物;或者对待聚合的硅烷单体混合液进行加热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无氟拒油聚合溶液,将织物浸渍在无氟拒油聚合溶液中,取出后烘干制得无氟拒油涂层织物;制得的无氟拒油涂层织物对正十六烷的油接触角为138~142°,拒油性等级为7~7.5级,经历100次摩擦处理后无氟拒油涂层织物对正十六烷的接触角为122~135°,对pH为1、7和13的水滴的接触角均在150~156°范围内;本发明利用紫外光照引发或者热引发聚合反应,制备含伞状硅烷侧基的交联聚合物涂层织物,起到排斥油滴的作用,赋予涂层织物优异的拒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5315.6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储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均匀混合,加入交联剂,使乳液凝胶化,即制备所述储热复合材料;所述油相为相变材料;所述水相为水溶性聚合物和水的混合液;所述油相与水相的体积比约为0.4‑1:1。本发明所述的自修复储热复合材料的交联结构具有可逆性,可在受外力破坏下自行修复破损区域,可重复使用,材料储热性能不发生明显变化,力学性能优异,优于目前大多数储热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