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5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715572.3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抗生素四价抗病虫和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及应用。所述载体的T-DNA区结构为:右边界-35S启动子-正向双价抗病序列-内含子-反向双价抗病序列-OCS终止子-Ubi启动子-抗虫基因-NOS终止子-NOS启动子-抗除草剂基因-NOS终止子-左边界,T-DNA区左右边界内无抗生素基因,其中正向双价抗病序列即甘蔗花叶病毒和甘蔗黄叶病毒双价干扰序列,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得到的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转化获得同时具有4种抗性的转基因作物,并且获得的转基因作物没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并且同一次转化中可获得同时具有4种抗性的转基因作物,与单一抗性的遗传转化相比,可以提高效率3倍以。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3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97759.3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甘蔗花青素调节基因ScRS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调节基因ScR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根据玉米花青素转录因子R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蔗上得到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cRS的全长序列。甘蔗ScRS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722bp,编码573个氨基酸。与众多玉米花青素相关基因的BLAST同源搜索中,E值等于零,说明了所克隆的基因确实为花青素有关的基因。在ScRS序列两端分别添加KpnⅠ、SalⅠ酶切位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N-ScRS,再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甘蔗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颜色转变为亮紫红色,进一步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具有使甘蔗愈伤组织显色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3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70201.X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RNAi沉默翻译起始因子基因培育抗花叶病甘蔗的方法,包括SceIF4E1基因和SceIF4E2基因的克隆、RNAi干扰载体构建、遗传转化、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及抗病性鉴定。以SceIF4E1和SceIF4E2作为RNAi干扰靶序列,经遗传转化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产生了对甘蔗花叶病的三种病原即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和甘蔗条纹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广谱抗性,具有抗病性好、抗性持久且生物安全性高的特点,使转基因甘蔗的培育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并且可以有效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优于转入病毒序列的转基因甘蔗。
-
公开(公告)号:CN10488594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4108.4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心兰化学消毒组培方法。文心兰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文心兰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利用化学试剂达到灭菌或抑菌的目的,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文心兰组培环节;并且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即可;实用性强,推广性好,还可以有效降低文心兰的组培成本,一般可降低成本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859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4041.4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鹃花化学消毒组培方法。杜鹃花的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杜鹃花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利用化学试剂达到灭菌或抑菌的目的,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杜鹃花组培环节;并且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即可;实用性强,推广性好,还可以有效降低杜鹃花的组培成本,一般可降低成本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92971.8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6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6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3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97759.3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甘蔗花青素调节基因ScRS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调节基因ScR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根据玉米花青素转录因子R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蔗上得到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cRS的全长序列。甘蔗ScRS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722bp,编码573个氨基酸。与众多玉米花青素相关基因的BLAST同源搜索中,E值等于零,说明了所克隆的基因确实为花青素有关的基因。在ScRS序列两端分别添加KpnⅠ、SalⅠ酶切位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N-ScRS,再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甘蔗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颜色转变为亮紫红色,进一步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具有使甘蔗愈伤组织显色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33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97758.9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愈伤组织显色控制基因ScSN及其应用,根据玉米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N(GenBank:X60706.1)的上游、下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甘蔗上得到花青素转录因子基因ScSN的全长序列。甘蔗ScSN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722bp,编码573个氨基酸。将甘蔗ScS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分析,与众多玉米花青素相关基因的BLAST同源搜索中,E值等于零,说明了所克隆的基因确实为甘蔗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ScSN序列两端分别添加KpnⅠ、SalⅠ酶切位点,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35SN-ScSN,再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甘蔗愈伤组织,转化的愈伤组织颜色转变为暗红色,进一步证实所克隆的基因具有使甘蔗愈伤组织显色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412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92810.4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蔗基因组内标基因异戊二烯基二磷酸δ-异构酶基因PCR引物序列及扩增方法。引物序列是由ScIDI2-F和ScIDI2-R组成,PCR扩增方法包括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本发明是为转基因甘蔗PCR检测和物种特异性鉴定提供基因组内标基因,同时为转基因甘蔗检测精度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4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5760.5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建立、实验有效性判定,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本发明的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以及常规PCR检测技术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样品消耗少,还能实时直观地监测PCR扩增过程等优点。为甘蔗褐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褐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抗褐锈病甘蔗育种和抗褐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