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43759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1111268.7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其中,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盖板,用于连接电池本体;所述盖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电池本体上的孔,以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且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以及盖片,可动地设于所述盖板,所述盖片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盖片避让所述通孔,以便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电池本体内注入电解液,或将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盖片遮盖所述通孔。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简化密封工序,同时大大节约人力及时间,同时避免相关技术中密封塞切换造成的电池的电芯被污染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及电池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0040381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1276466.9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及电池组及电池组件。该电池单体包括电池本体以及分别与电池本体相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连接在电池本体的第一端,并且正极耳从电池本体的第一端凸出于电池本体的第一侧面,负极耳连接在电池本体的第二端,并且负极耳从电池本体的第二端凸出于电池本体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设置在了电池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从电池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凸出。这样,上述的结构使得正极耳和负极耳较宽,在降低单体电池内阻的同时,使得电池组能够满足大倍率放电的要求,还可以避免组装过程中容易导致的短路等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极片、电芯以及电池模组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30054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930794.X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电芯以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领域,用以优化极片的结构。该极片包括箔片以及涂层。箔片沿着宽度方向设有内凹区域和空箔区域。在箔片的高度方向上,空箔区域的第一表面的高度高于内凹区域的第二表面高度。涂层设于内凹区域。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极片,在后续辊压制片时,涂层区域变形的程度小于箔片设置涂层的一侧表面整体采用平面时的变形程度,故改善了辊压制片得到的极片质量,也改善了后续制得的电池模组的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负极集流体、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09626322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1602435.3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极集流体,包括多孔金属基材和掺入在所述多孔金属基材中的含锂材料,所述含锂材料均匀负载在所述多孔金属基材的孔隙中,所述含锂材料能够在锂离子电池循环过程中从所述孔隙中脱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包括所述的负极集流体和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负极结构及锂电池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05303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1425172.9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极结构及锂电池,该负极结构包括:负极集流体(1)、导电碳层(2)和石墨层(3);其中,所述导电碳层(2),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1)的表面;所述石墨层(3),设置于所述导电碳层(2)的表面,并与所述导电碳层(2)形成复合涂层。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易发生极化现象、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等缺陷,实现不易发生极化现象、且能提升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有益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池电芯和电池组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67386U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21583264.9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电芯和电池组,其中电池电芯包括壳体(1)、盖板(2)、隔板(3)和阻燃器(4),壳体(1)设有开口,盖板(2)用于封闭所述开口,隔板(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隔板(3)用于在所述壳体(1)内分隔出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所述第二腔(12)用于存储电解液,阻燃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腔(11)内。电池组包括电池电芯。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燃器可以在壳体内的温度达到电解液的着火点之前阻止电解液发生燃烧,从根本上缓解热失控问题,提高电池电芯的安全性;而且阻燃器没有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可减少电解液对阻燃器的腐蚀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20008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791666.3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所述锂电池电芯包括第一卷芯结构,第一卷芯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并卷绕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第二卷芯结构,第二卷芯结构包括对应设置并卷绕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其中,第一卷芯结构中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采用正极收尾或负极收尾,第二卷芯结构中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采用正极收尾或采用负极收尾,第一卷芯结构和第二卷芯结构并联设置,且第一卷芯结构中收尾的一侧与第二卷芯结构中收尾的一侧相对设置,进而使得收尾的极片也能够提供容量,避免了极片的浪费,在厚度受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相对设置的第一卷芯结构和第二卷芯结构避免了多余的锂离子游离产生安全隐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