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4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98305.4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6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58 , F24F11/72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40 , F24F11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待机时,检测所述空调的室内机换热器管温是否在预设范围内;所述预设范围为以当前环境温度值为中心的温度波动范围;若检测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管温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空调的系统内部压力变化大小判断所述空调是否发生冷媒泄漏。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准确判断冷媒是否发生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9014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87 , F24F1/0063 , F24F11/64 , F24F13/22 , F24F11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冷凝部、加湿部和风道,冷凝部用于对经过冷凝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并形成冷凝水;加湿部用于储存冷凝水,并采用所述冷凝水进行加湿;风道用于引导空气经过冷凝部。根据本申请的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冷凝部对经过冷凝部的空气进行冷凝,并形成冷凝水;加湿部采用冷凝水作为加湿水,无需进行换水,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323.2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新风空调技术领域。新风空调包括室外新风入口、室外新风出口、第一室内回风入口、第一室内回风出口和热交换件,其中新风模块还上设有连通第一室内回风入口和室外新风出口且绕过热交换件的第一旁路,第一旁路上设有空气处理设备。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空调中设置能够连通新风空调第一室内回风入口和室外新风出口的第一旁路,并在第一旁路上设置空气处理设备,可在室外环境较差时,使室内回风流经第一旁路上的空气处理设备,从而能够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同时还可以保证新风空调壳体内处于正压状态,防止室外新风进口阀和室内回风出口阀在关闭不严的情况下仍有外界污浊空气渗入到室内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289.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5 ,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0038 , F24F1/0063 , F24F12/00 , F24F13/02 , F24F13/30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20/12 , F24F12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新风空调,新风空调具有弱新风模式、常规新风模式和强新风模式;控制方法包括计算室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并判断温度差是否在预设温度区间内;当温度差在预设温度区间内时,确定目标新风模式为常规新风模式;当温度差不在预设温度区间内时,判断用户是否在新风空调所在空间;根据用户是否在新风空调所在空间的判断结果确定目标新风模式为新风模式中的一个;控制新风空调运行目标新风模式;用户的当前所在空间不同时,目标新风模式不同,充分利用用户不在新风空调所在空间的时间,及时引入室外新风,解决现有新风模式单一、使用范围窄及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新风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27683.5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7 , F24F13/22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的控制方法、装置、新风机和空调,用以解决现有的新风机的热交换装置因凝露导致室内舒适性差的问题。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监测室外环境温度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在室外环境温度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获取室内环境湿度、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湿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对新风机所处的环境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调节新风机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在保证恶劣工况下无凝露水滴落的情况下,新风机可以最大限度的按照用户的设定运行,从而能够保证室内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329.X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38 , F24F1/0033 , F24F1/0063 , F24F1/0073 , F24F8/10 , F24F12/00 , F24F13/02 , F24F13/28 , F24F13/30 , F04D29/42 , F04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室内机包括可拼接在一起的室内机主体和新风模块;新风模块形成有基座风道、新风腔和浊风腔,基座风道的进风端与室外连通,基座风道的出风端与新风腔连通;基座风道内设置有热交换件,热交换件形成有新风换热道和浊风换热道,新风换热道的两端均与基座风道连通,浊风腔连通浊风换热道的出风端与室外;室外新风流经基座风道和新风腔并排至室内,室内浊风流经浊风换热道和浊风腔并排至室外;新风模块可独立于室内机主体完成引入室外新风、排出室内浊风及流经新风换热道的新风与流经浊风换热道的浊风热交换;优化了基座风道的结构,使室内浊风与室外新风的热交换时间长,热交换效果明显,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192.8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5 , F24F13/14 , F24F13/15 , F24F11/74 , F24F11/79 , F24F11/65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包括:室内机主体模块和新风模块,室内机主体模块具有第一出风口;新风模块具有第二出风口;两个导风板机构,两个导风板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和第二出风口处;导风板机构包括导风板组,位于第一出风口处和第二出风口处的两个导风板组可被控制分别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开度大小和出风方向,使第一出风口的出风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混合并可调节混合风的参数,混合风的参数包括流量、温度和方向。当室内机混合出风时,可在新风和换热风温差较大时减少导风板组对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遮挡区域,避免气流分散,使新风气流和换热风气流混合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7704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31602.9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0035 , F24F13/20 , F24F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主体模块,室内机主体模块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安装面;新风模块,新风模块包括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有凸凹配合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凸凹配合结构配合安装。本发明中通过将新风模块和室内机主体模块之间通过凸凹配合结构安装,可使二者在安装和拆卸时更加的方便,且二者在装配后的装配间隙较小,可提高安装后的整体美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8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737095.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5/04 , C10M169/04 , C10M141/04 , C10N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制冷剂及制冷系统。以质量百分比计,环保混合制冷工质包括:丙烷1~42%;三氟碘甲烷1~67%;环丙烷25~70%。本发明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上述混合工质相比于R134a制冷工质具有更低的GWP,GWP
-
公开(公告)号:CN116379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95584.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控制方法、通讯系统及空调器,属于通讯技术领域,该通讯方法包括:获取信号输出端的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压调整信号输送模式;其中,该信号输送模式为:使得信号接收端接收到的接收电压与输出电压之差小于第一阈值的模式。该通讯系统包括信号输出端、信号接收端以及调节模块,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端通过通讯线连接;所述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流经所述通讯线的电流大小。该方法通过自动调整信号输送模式来实现长距离通讯的信号可靠传输,具有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