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极耳正极片及卷绕电芯

    公开(公告)号:CN208478465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1081100.1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改进锂离子电池的全极耳正极片卷及绕电芯。所述的全极耳正极,其正极空箔区上设有降低其刚度的孔槽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正极片的空箔区开设孔槽结构,有效地释放了辊压过程中积累的应力,改善了全极耳正极片侧边弧形变形,大大提高了全极耳卷绕电芯工艺的良品率;正极的孔槽结构增大了电芯电解液的流通通道,提高了电芯倍率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芯包装膜、电芯包装结构及软包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0156435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1276960.5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包装膜、电芯包装结构及软包电池,电芯包装膜包括:主包装层,具有主容纳区域及位于所述主容纳区域一侧的气袋区域;可去除层,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主包装层,且所述可去除层在所述主包装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气袋区域内。上述电芯包装膜,可去除层可替代主包装层形成用于注入电解液及排出气体的气袋,而在进行二封封装之前,可去除可去除层以在主包装层的气袋区域进行二封封装,由于气袋区域始终未接触电解液,因此不会因电解液影响二封封装质量,进而提高电芯包装膜的良品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叠片电芯及锂电池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88009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681941.6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片电芯及锂电池,其中,叠片电芯包括负极片(1)、正极片(2)和隔膜(3),负极片(1)和正极片(2)均为带状结构,负极片(1)和正极片(2)交替弯折层叠设置,负极片(1)和正极片(2)之间均通过隔膜(3)隔开。此种生产叠片电芯的方式无需将电极片进行分切,直接采用带状结构弯折,可避免产生极片断面和毛刺,简化了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容易控制,而且正负极片弯折后相互交替层叠压住,起到电极片固定的作用,在叠片完成后转移至固定工序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由此可降低生产难度,并提高电池产品的合格率。

    一种全极耳正极片、卷绕电芯

    公开(公告)号:CN208970632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113590.9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极耳正极片、卷绕电芯。所述的全极耳正极片,包括正极空箔区和料区,所述料区一侧还设有空箔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全极耳正极片料区的一侧增设空箔区,使得料区两侧均有空箔区。辊压后,全极耳正极片左右两侧延展变形对称,大大改善了卷绕电芯的喇叭状态以及消除了极片两侧受力不均导致的断带问题,克服了喇叭状态严重时负极盖不住正极的缺陷,大大提升了良品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焊接装置
    6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1549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0918106.8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装置,包括焊座,所述焊座具有多个第一焊接面,所述焊座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至少两个焊接部,每个焊接部上设有所述第一焊接面,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四个焊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四个焊接部形成工字型的所述焊座,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主机,所述焊座安装在所述主机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焊接面,这样在其中一个第一焊接面磨损后,再通过焊座上的其它的第一焊接面来进行焊接,从而来重复使用焊座,提升焊接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更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软包锂电池及其卷芯组件
    6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56496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1311203.7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芯组件及软包锂电池,包括卷芯及支撑框,所述卷芯包括本体,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所述本体外,且所述支撑框与所述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当铝塑膜包覆于卷芯组件外形成软包锂电池时,外部作用力通过铝塑膜首先传递于支撑框,从而避免外部作用力通过铝塑膜直接传递与卷芯的本体,减少了卷芯受到外部作用力而变形的几率;且第一间隙可以提供供卷芯的本体释放内应力的空间,减少了卷芯的变形;同时由于第一间隙的存在,当铝塑膜包覆于其外形成软包锂电池时,第一间隙可以储存部分电解液,增加了软包锂电池的保液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09947990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873997.X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时监控电池内压的外壳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所述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气压提示装置,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气压提示装置用于表征电池内的气压状态;单向导通通道,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压提示装置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导通方向由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二端向所述单向导通通道的第一端导通。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通过设置气压提示装置和单向导通通道,电池内部的气体可通过单向导通通道进入气压提示装置中,但是气体不会反向流入到电池内部,保证气压提示装置在密封性不足的情况下,外界的气氛不会进入电池内部造成电池失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