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18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902005.1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40 , C04B11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建筑垃圾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面料和底料,面料主要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制备得到:河砂70份、水泥24份、色料1份、水5份;底料主要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制备得到:水泥20份、再生细骨料30份、再生粗骨料45份、水5份。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建筑垃圾的透水砖,具有成本低、建筑垃圾利用率高、透水效果好等优点。该透水砖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工期短、制作简便、不产生二次污染,适于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本发明既能使建筑垃圾再利用,又能降低透水砖的制作成本。且透水砖路面具有良好的排渗水作用,能够缓解城市内涝,还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7436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29937.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B03B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泥沉积物中提砂与浮渣分离收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装置壳体、自混合管道式搅拌器、莲蓬状沉砂装置、沉砂次分离装置、微孔曝气装置和浮渣浮选装置。当需要分离的混匀底泥经进料口泵入管道式搅拌器后,在重力及推流作用下向下移动,加之来自底部的微气泡碰撞-微射流作用,比重较大的泥砂经管道式搅拌器进入莲蓬状沉砂装置加速其沉积于装置壳体底部,随后由抽砂管道抽出;比重较小的下沉泥浆由泥浆管道排出即可。提砂的同时,由于下沉泥砂及上升微气泡的紊动传质,将浮渣浮选至装置上方的浮渣浮选装置中进行收集。此装置实现了底泥沉积物中浮渣的高效收集及泥、砂的分离回收,具有操作简单、连续运行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3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936802.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多功能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废资源化领域。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进行水洗、球磨、分级预处理后辅以高炉矿渣、废陶瓷、污泥灰渣等骨料和添加剂,采用分层压制成型制备一种多层功能一体透水砖。该透水砖表层为大孔强度强化层、中层透水并强化吸附层、下层微孔强化吸附层。本发明所得多功能透水砖具备不同层结不同功能,进而达到吸附通透水中的污染物及重金属的作用,减少二次污染。本发明的透水砖强度高,功能性强,生产方法简单,适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37443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168794.0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截面抗滑桩早期抗滑的变形监测系统及评估方法,该系统包括单模光纤、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试块、导热系数检测仪、地质测温系统和模拟软件,通过单模光纤测得抗滑桩自身温度分布和变形应变ε1,通过导热系数检测仪测量试块导热系数得到抗滑桩导热系数,根据自身温度、尺寸和周围地质温度数据设定抗滑桩边界条件,通过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出抗滑桩因固化过程中水化热导致的应变ε2,利用测得变形应变ε1减去水化热导致的应变ε2,即可得出由滑坡推力产生的应变△ε。本发明准确的监测了由滑坡推力产生的抗滑桩应变,其操作方便、构造简单,成本低,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3969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636426.9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H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除雪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除雪车及其作业方法,包括车头、控制系统、铲雪装置、铲雪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铲雪装置的数量与铲雪装置驱动装置的数量相同且均是多个;多个铲雪装置之间设置有波纹管膨胀节;铲雪装置通过铲雪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车头上;铲雪装置驱动装置带动铲雪装置升降伸缩运动;铲雪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设置在车头中驾驶舱的控制系统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彻底地清除凹凸不平路面上的积雪、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多功能除雪车及其作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3739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90054.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E01C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架路面地热融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由高架桥梁及其铺装路面结构、换热桩系统、循环换热系统组成。高架桥梁及其铺装路面结构为既有结构,循环换热系统由内置有双U型换热管的换热桩和入、出流管组成,循环换热系统由进水管、流量控制单元、水泵、下水管、上水管和路面换热管组成,以上系统串联连接形成融冰体系,多套融冰体系可串联连接,使换热水依次流过构成循环加热、融冰机制,从而服务于较长的高架桥路段。本发明提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换热井施工,路面换热管安装,换热管路施工,控制系统安装。本发明充分了利用地热资源,同时具有节约用水、不影响桥梁结构整体性、易安装、易拆除、易检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1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419783.0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型理论的预测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初始孔隙比e0的SWCC为参考状态,确定变形后的分维数D和进气值,从而预测变形后任一孔隙比e条件下的SWCC。本发明基于分型理论,通过孔隙孔径分布密度函数得到含水量与分维数的关系式,从而推导出分形模型。基于分形模型,本发明认为不同初始孔隙比的SWCC主要受进气值控制,分维数几乎不变。然后以分形理论为基础给出了基于SWCC试验数据的分维数计算方法,建立了不同初始孔隙比下进气值的预测方法。试验表明,此种方法预测的SWCC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本发明提供的分形预测方法,对于非饱和土水力‑力学耦合分析、变形条件下土体渗流特性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94821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84544.0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不同孔隙比条件下非饱和绝对渗透系数的方法,通过试验测得在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不同基质吸力Ψ下土样的非饱和绝对渗透系数k实测数据,进而得到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时非饱和绝对渗透系数k与基质吸力Ψ的关系图;然后以公式I计算变形后不同孔隙比e土样的饱和渗透系数ks为基础,通过作水平平行线的方法预测任意变形条件下的非饱和绝对渗透系数k;突破了已有模型只能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局限性,克服了对变形条件下渗透系数的预测模型较复杂,计算较繁琐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6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21762.2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溶洞段的基桩施工方法,首先勘探地质情况,确认桩孔位置;然后采用无泥浆参与的桩孔施工工艺进行穿越溶洞的桩孔施工;选择一个柱形气囊进行初步充气膨胀;将初步充气膨胀的柱形气囊下放至桩孔内,继续充气使位于溶洞内部区域的柱形气囊继续膨胀,使柱形气囊中部直径大于桩孔直径;利用预设在柱形气囊周边的导管向溶洞内部输送膨胀材料,利用膨胀材料对柱形气囊周边的溶洞空间进行填充;待膨胀材料将柱形气囊周边溶洞填充固化后,对柱形气囊进行放气回收;在桩孔内下放钢筋笼,然后浇注混凝土,完成变截面的基桩施工。本发明提施工工艺简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承载力,对溶洞地质环境扰动小,施工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882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47225.9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湖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知草坪植物体内含水率变化的智能喷洒装置,包括感应式水分测量装置、控制器和喷洒装置,感应式水分测量装置包括圆筒状感应片、水分仪和一对微波发射/接收器,圆筒状感应片套设于待浇灌植物四周,微波发生器和微波接收器安装于植物相对两侧的圆筒状感应片上,水分仪通过微波发生器发射微波,并通过微波接收器接收信号,解调出植物水分含量信号,然后将水分含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感应式水分测量装置测量的待浇灌植物的含水率信号,根据实测含水率与该植物所需含水率进行对比控制喷洒装置对该植物进行精准喷洒,本发明用于公园、小区、学校等有景观要求的草坪喷灌系统中,除提高效率质量外,亦可节约用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