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动态过滤膜生物反应器及其过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7304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18496.1

    申请日:2010-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动态过滤膜装置及其过滤方法。该动态过滤膜装置由膜框架、插接在该膜框架凹槽内并以防水胶密封接口的动态过滤膜组件组成。该过滤方法,包括:⑴将膜过滤装置浸没入具有活性污泥的生物反应器中,并将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与动态过滤膜的出水管互通连接;⑵位于生物反应器底部动态过滤膜两侧的穿孔管曝气器进行曝气,给生物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的生长增殖供氧并形成环流,在动态过滤膜表面形成错流;⑶在液面压差的推动下,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液有选择性的透过动态过滤膜而进入膜框架的长凹槽内经与外部连通的出水管得到膜出水;⑷当动态过滤膜污染情况严重时,启动水力反冲;⑸当膜污染清除后,重复步骤⑵和步骤⑶。

    定位式非接触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和体温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9717C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03114327.X

    申请日:200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位式非接触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和体温检测方法,使定位式非接触红外体温检测仪器正面正向被测者面部;使被测者接近所述检测仪器正前方;使所述仪器透明测量定位窗与被测者双眼平行;启动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表示被测者头部到达特定位置的信号后启动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并启动红外测温组件测量被测者额头表面温度;经温度换算装置将红外测温组件所测的额头表面温度换算为体温。本发明利用红外测温组件进行测温,避免与人体接触并且测量速度快;同时,由于头部到达特定位置后才启动,保证测量时额头与红外测温组件的相对位置,保证测量精度。适于快速测量体温,并从中检测出体温异常者。

    由大豆磷脂提取磷脂酰胆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06368A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02149601.3

    申请日:2002-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大豆磷脂提取磷脂酰胆碱的方法,是采用饱和烷烃-乙腈-低碳醇双液相混合溶剂系对大豆磷脂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并将最终萃取液真空脱溶的工艺方法,获得含磷脂酰胆碱80%以上的产品,收率大于80%。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可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操作,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分盐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589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65141.4

    申请日:2019-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盐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分盐纳滤膜由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及多元胺的水相和含有酰氯及添加剂有机相在基膜上界面聚合而成。制备方法包括:⑴将聚砜超滤膜放在纯水中浸泡30min,然后取出;⑵再将其浸入水相中10~30min,取出,室温晾干5~20min;⑶浸入有机相1~3分钟,取出,晾干;⑷进行酸洗、热处理,得到该纳滤膜。该纳滤膜包括超滤基膜以及在基膜表面形成的聚酰胺层,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和水相及有机相的添加剂来控制界面聚合的过程,从而在基膜表面形成聚酰胺分离功能层。该方法过程易控制、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能增加分盐的选择性,由此解决盐份分离回收并转化为资源再利用的技术问题。

    一种含钯废液中钯的分离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0114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710392009.5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钯废液中钯的分离回收方法,其步骤为: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反应,然后进一步改性制备出水溶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在低浓度含钯废液中添加壳聚糖衍生物,搅拌均匀,使离子钯与壳聚糖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高分子量壳聚糖溶于稀酸,按壳聚糖衍生物用量的0.1倍~5倍添加至螯合后的废液中,在搅拌作用下,使废液中的螯合钯、胶状钯及其它形态钯与壳聚糖共同作用形成结实的钯絮凝体;通过过滤或沉降作用实现多种形态钯与废液的分离。本发明通过改性作用获得对钯具有选择性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与未改性的壳聚糖相互作用形成钯絮凝体,避免了壳聚糖衍生物分子量低,难以形成钯絮凝体的缺陷。

    一种含氰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1701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48578.2

    申请日:2017-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氰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原水池、一级填充床电解槽、二级填充床电解槽、暂存池、精密过滤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在原水池和一级填充床电解槽之间设有进水泵将原水池中的废水泵入一级填充床电解槽,在暂存池和精密过滤器之间设有高压泵将暂存池中的废水泵入精密过滤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氰废水深度处理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含氰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和方法,含氰废水中污染物去除彻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再经过反渗透作用,可实现废水再生并回用于生产线,且可较大程度回收金属资源,实现水资源再生,操作安全简便。

    一种含钯废液中钯的分离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01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92009.5

    申请日:2017-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7/006 C22B1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钯废液中钯的分离回收方法,其步骤为: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反应,然后进一步改性制备出水溶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在低浓度含钯废液中添加壳聚糖衍生物,搅拌均匀,使离子钯与壳聚糖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高分子量壳聚糖溶于稀酸,按壳聚糖衍生物用量的0.1倍~5倍添加至螯合后的废液中,在搅拌作用下,使废液中的螯合钯、胶状钯及其它形态钯与壳聚糖共同作用形成结实的钯絮凝体;通过过滤或沉降作用实现多种形态钯与废液的分离。本发明通过改性作用获得对钯具有选择性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与未改性的壳聚糖相互作用形成钯絮凝体,避免了壳聚糖衍生物分子量低,难以形成钯絮凝体的缺陷。

    基于电吸附耦合电沉积法的低浓度含铜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396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01646.9

    申请日:2016-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吸附耦合电沉积法的低浓度含铜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控制系统,通过计量泵泵入一定量的含铜废水进入电除铜装置,利用电吸附耦合电沉积法,在电除铜装置中实现含铜废水脱铜,当处理后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低于设定值,排至清水池;当处理后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高于设定值,排至储存槽;当储存槽水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值,即表明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一直较高,此时,自动控制硫酸进入电除铜装置,对电除铜装置进行酸洗再生,并排入铜回收池,直至电除铜装置中铜离子浓度低于设定值;当铜离子浓度低于设定值时,中止硫酸进入电除铜装置,同时,计量泵再一次泵入一定量的含铜废水进入电除铜装置,如此循环。

    强化电化学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43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13716.3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发明涉及强化电化学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该强化电化学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压力罐体,压力罐体内竖直放置电解槽,电解槽与外部直流电源通过压力罐体外部的正、负极接线柱相连,压力罐体的顶部设有压力表、安全阀、出水口,压力罐体的底部设有经进气管连通压力罐体内外的布气系统,压力罐体中心轴处设有与外界贯通的布水系统,压力罐体还设有用于控制、调节压力罐体内的压力、溶解氧浓度而分别设于压力罐体内的压力传感器和溶解氧检测传感器,压力罐体出水口的第一比例调节阀,压力罐体进气管前的空压机和第二比例调节阀,根据传感器采集信号判断压力值、溶解氧浓度与设定值差异并控制空压机启停和两个比例调节阀开度的自动控制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