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856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25454.1

    申请日:2013-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96 B41J2/1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可将配给箱做得小巧紧凑,且压力控制精度优良。该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喷墨单元(A),其具有向记录介质(1)赋予墨水的记录头(11),以及向该记录头(11)供给墨水的配给箱(12);供墨装置(B),其具有向配给箱(12)供给墨水的主箱(21);以及供气装置(C),其具有与配给箱(12)内的空间单元(12a)连通的空气室(31),以及介由电磁阀被设置于该空气室(31)的压力调节机构。空间单元(12a)与空气室(31)的内部的压力相同。

    转印辊清洁装置和电子照相印刷机

    公开(公告)号:CN10312345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10583824.7

    申请日:2012-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1 G03G15/168 G03G2215/16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辊清洁装置(20)以及设有该转印辊清洁装置的电子照相印刷机(10),其中,转印辊清洁装置(20)具有:供给辊(22),其浸渍在载液池(30)内的载液中;清洁辊(21),其在供给辊(22)及转印辊(12)上滑动摩擦旋转,把从供给辊(22)承接到的载液供给到转印辊(12)表面上;载液循环装置,其包括载液池(30),利用泵把储存容器内的载液供给到载液池(30)内,并使从载液池(30)溢流出来的载液经由溢流液回收路径(45)返回到储存容器中。

    单张纸电子照相印刷机的定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64271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398617.4

    申请日:2012-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使高速输送的单张纸产生褶皱地能以稳定状态对其加热定影的定影装置。在自印刷单元的最下游侧的单张纸的交接部向下游方向分开的位置以与印刷单元上的单张纸的行走速度相同的周向速度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能够利用内置的加热器加热外周面的定影滚筒。在与印刷单元的最下游侧的单张纸的交接部邻接的位置设置有第1链轮,并且在与定影滚筒同轴的位置设置有具有与该定影滚筒的圆周直径大致相同的节圆直径且与定影滚筒一体旋转的第2链轮。在第1链轮和第2链轮上绕挂有具有夹紧爪的输送链,利用该夹紧爪换着夹紧自最下游侧的交接部行走的单张纸而将其卷绕输送到定影滚筒的周面。使和该周面加压接触的加压构件与定影滚筒的周面滚动接触。

    双面印刷装置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964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84850.2

    申请日:2012-03-29

    Abstract: 能使用一台数字印刷机高效进行双面印刷的双面印刷装置。在数字印刷机的卷筒纸移行方向两侧设有使卷筒纸上表面与数字印刷机下表面面对并能顺送和逆送地使卷筒纸移行的输送辊装置,能使所述给纸部和卷绕部与各输送辊装置同步地顺送和逆送,在给纸部和给纸部侧的输送辊装置之间或卷绕部和卷绕部侧的输送辊装置之间的任意一方设有将移行的卷筒纸上下表面翻转并且卷筒纸能绕过的翻转装置,在数字印刷机的卷筒纸移行方向的至少一侧且由数字印刷机在上表面印刷的卷筒纸移行方向上游侧设有检测卷筒纸下表面印刷的时间标记的标记传感器,还具有根据标记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数字印刷机以在卷筒纸上表面印刷与卷筒纸下表面印刷的图案相对应的图案的控制装置。

    单张纸双面印刷机和单张纸双面多色印刷机

    公开(公告)号:CN10243127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82865.8

    申请日:2011-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31

    Abstract: 即使在大尺寸的单张纸中,也能不增加装置的长度地进行印刷,而且能够以高效率印刷高精度的印刷物。为此,具有在周面设有纸夹紧爪的2个压印滚筒,使一方压印滚筒与位于该一方压印滚筒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且斜下侧的另一方压印滚筒滚动接触,使2个压印滚筒以彼此的滚动接触部分均向下方动作的方式进行同步旋转,沿另一方压印滚筒的周面输送沿一方压印滚筒的周面输送的单张纸,从而翻转单张纸的被印刷的面,在一方压印滚筒的与另一方压印滚筒滚动接触的滚动接触部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周面、和另一方压印滚筒的与一方压印滚筒滚动接触的滚动接触部的下游侧的周面上,分别面对设置有对沿各压印滚筒输送的单张纸进行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单元。

    喷墨记录装置的加压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10648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187919.2

    申请日:2011-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6526 B41J2/175 Y10T137/2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仅对多个记录头中被指定的记录头进行加压清洗、且能够防止加压清洗时漏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加压清洗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加压清洗装置中,具备背压池(21)、分配池(12)、多个墨开关电磁阀(13)和多个记录头(14),分配池(12)经由供墨路径(24)与背压池(21)连接,多个墨开关电磁阀(13)安装于分配池(12)并且经由分配供给管(15)与多个记录头(14)连接,多个墨开关电磁阀(13)直接安装于分配池(12),且该加压清洗装置具备经由空气通道(63)与背压池(21)的上方内部连接并且与压缩空气供应路径(62)连接的空气切换用三口电磁阀(61)。

    湿式显影装置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6304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16008.0

    申请日:2011-0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0 G03G15/0815 G03G2215/0629 G03G2215/0658

    Abstract: 湿式显影装置,具备与感光体鼓转动接触的显影辊和与显影辊转动接触的清洁辊,通过向表面上涂敷了液体显影剂的显影辊与感光体鼓转动接触,将形成在感光体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像,与显影辊和感光体鼓的转动接触部相比,在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在与显影辊的表面相向的位置,设置向显影辊的表面施加负电荷的组合充电器,在显影辊与上述组合充电器相向的位置和显影辊与清洁辊的转动接触部之间、在与显影辊的表面相向的位置,以及在与清洁辊和显影辊的转动接触部相比为显影辊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在与显影辊的表面相向的位置的任一位置,设置向各表面涂敷液体显影剂的液体显影剂涂敷组件,使清洁刮板分别抵接于清洁辊的与显影辊的转动接触部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表面、和显影辊的与清洁辊的转动接触部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表面。

    喷墨记录装置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91902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03997.5

    申请日:2010-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55 B41J2202/19 B41J2202/20

    Abstract: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即使是把装有由多个短尺寸记录头构成的线状记录头记录头用基板安装在滑架上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使用通常的短尺寸记录头。该喷墨记录装置在滑架(9)上安装有记录头用基板(12),该记录头用基板安装了把多个短尺寸记录头(11)配置成交错状而形成的线状记录头,通过所述线状记录头在位于所述滑架的下侧的被记录体(2)上进行喷墨记录,在记录头用基板的对滑架进行安装的安装面侧,设有进入滑架上设置着的孔(26)内的突出部,在记录头用基板的表面侧且与所述突出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凹部,以其内底面作为安装面(27),在该安装面上设有喷嘴孔,短尺寸记录头以使短尺寸记录头的喷嘴与所述喷嘴孔嵌合的方式被安装在安装面上。

    打印装置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591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460536.4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空气的温度调节,而且具有优异的能源效率的打印装置。一种打印装置(100),具有打印部(5)、第1空气加热器部(6a)及第2空气加热器部(6b)、控制部(4),该打印装置(100)的特征在于,第1空气加热器部(6a)及第2空气加热器部(6b)分别由至少1台以上的空气加热器(6)构成,控制部(4)进行第1控制和第2控制,该第1控制是指将第1空气加热器部(6a)变为打开状态的同时、将第2空气加热器部(6b)变为关闭状态的控制,该第2控制是指将第1空气加热器部(6a)变为关闭状态的同时、将第2空气加热器部(6b)变为打开状态的控制,每隔一定的时间在第1控制与第2控制间交替切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