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2106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80019150.0
申请日:2013-0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9/00309 , B60R25/20 , G07C9/00 , G07C2209/08 , G07C2209/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多个便携机(20)和进行车门的智能锁定或者智能解锁的控制的车载器(1)的无钥匙进入系统。上述车载器(1)具备:在实施基于自动锁定功能的车门的锁定的情况下,判断在上述车厢内是否存在上述便携机(20)的车厢内便携机判断部(S102);在通过上述车厢内便携机判断部(S102)判断为在上述车厢内不存在上述便携机(20)的情况下,解除全部上述便携机(20)的无效状态的无效状态解除部(S104)。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07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80014978.2
申请日:2012-04-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5/30 , B60R25/10 , B60R25/1009 , G01S15/523 , G08B13/04 , G08B13/1618 , G08B13/1645
Abstract: 在实施例的侵入检测设备中,确定单元允许发送单元停止发送超声波,直到多普勒信号的电平超过预定阈值(用于检测窗玻璃的损坏的阈值)为止,并且当多普勒信号的电平超过所述阈值时,允许发送单元发送超声波。因此,如果未检测到窗玻璃的损坏,则可以通过允许发送单元停止发送来减少功耗。此外,由于在检测到窗玻璃的损坏之后执行用于检测侵入的处理,因此可以减小由于除了人以外的物体的移动(例如,依靠着内壁的纸张或遮阳伞等的掉落)而引起的对侵入者的错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98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025674.X
申请日:200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85/16 , B60R25/246 , E05B81/76 , Y10T16/466 , Y10T292/0908 , Y10T292/57
Abstract: 一种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的门把手装置。门把手装置具备支承部件(21)、门把手(10)、电路基板(30)、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及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辅助电极(35)。电路基板(30)设在门把手(10)内,具有接地电极(GNDB)。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与门的外面板20静电电容耦合的方式搭载于电路基板(30)。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连接于锁定检测用电极(31),根据外面板(20)与锁定检测用电极(31)之间的第一静电电容CPANEL的变化检测发出了门锁定指令。辅助电极(35)以在与接地电极(GNDB)之间具有与第一静电电容CPANEL并联连接的第二静电电容CBOARD的方式与同一接地电极(GNDB)静电电容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56193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968683.X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终端与车载设备进行通信以控制车辆。终端包括配置为切换和设定多个操作模式的控制器、以及配置为检测终端的振动的振动检测单元。操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以及其中与车载设备的通信比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更受限制的第三模式。控制器配置为:当执行第一模式时,在预定时间内在振动检测单元中未检测到振动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切换至第三模式,以及当执行第二模式时,在比预定时间长的时间内在振动检测单元中未检测到振动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切换至第三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5619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68683.X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终端与车载设备进行通信以控制车辆。终端包括配置为切换和设定多个操作模式的控制器、以及配置为检测终端的振动的振动检测单元。操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以及其中与车载设备的通信比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更受限制的第三模式。控制器配置为:当执行第一模式时,在预定时间内在振动检测单元中未检测到振动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切换至第三模式,以及当执行第二模式时,在比预定时间长的时间内在振动检测单元中未检测到振动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切换至第三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01640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1022630.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发送器,其向预定区域发送预定的第一信号;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其接收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检测器,其检测所接收的信号的场强;第二发送器,其通过RF频带无线电波来发送信号;以及电子控制单元,其基于由第一接收器接收的第三信号来操作车载装置,并且当第三信号的场强比第二信号的场强低了大于预定标准的值时,限制或禁止基于第三信号来操作车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552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027399.7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终端与车载设备进行通信以控制车辆。终端包括配置为切换和设定多个操作模式的控制器、以及配置为检测终端的振动的振动检测单元。操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与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以及其中与车载设备的通信比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更受限制的第三模式。控制器配置为:当执行第一模式时,在预定时间内在振动检测单元中未检测到振动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切换至第三模式,以及当执行第二模式时,在比预定时间长的时间内在振动检测单元中未检测到振动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切换至第三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2170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61392.4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凑的电连接器组装体,该电连接器组装体能够抑制落到电连接器组装体的边界部分的水浸入到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内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1)具备:公连接器(10),其具有设有嵌合开口(18)的第一壳体(11);母连接器(30),其具有嵌合于公连接器(10)的嵌合开口(18)的第二壳体(31);排水构造,其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31)的面向嵌合开口(18)的边界部分对应地设置。该排水构造具备:峰区域,其在边界部分具有顶部;形成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一谷区域和形成于第二壳体(31)的第二谷区域,它们分别与峰区域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5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487343.9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13/502 , H01R13/52 , H01R13/6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落到上部的水浸入罩内部的电连接器。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1)中,公型连接器(30)具备:被容纳于罩(13)的壳体本体(33)、以及与壳体本体(33)连续,且朝周向方向的外侧凸缘状地突出的后端壁(35);使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相互防止脱离的锁紧臂(40);以及覆盖锁紧臂(40)的一部分,且设于后端壁(35)的盖(39),后端壁(35)的包含盖(39)的区域的与母型连接器(10)相向的前端面(35A)形成同样地连续的平坦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44434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325652.6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5/241 , B60R25/24 , H04L2209/84 , H04W12/04 , H04W12/06 , H04W12/08 , B60R25/245 , E05B49/00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和可以由用户携带的便携装置。车载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间歇性无线地向车辆外部发送车辆或该车载装置的识别码;以及检测单元,其被配置成通过接收从便携装置无线地发送的响应信号来检测便携装置的存在。便携装置包括:接收天线,其被配置成接收识别码;第一验证单元,其被配置成用登记在便携装置中的码来验证接收天线接收到的识别码;以及发送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第一验证单元的验证成功的情况下无线地发送响应信号,并且在第一验证单元的验证不成功的情况下不发送响应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