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25C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01111687.0
申请日:2001-03-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0421 , H01M4/0426 , H01M4/0433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10/052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5
Abstract: 提供这样一种电池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比较价廉的且对电池稳定的PE等聚烯烃系树脂作为粘合剂,该粘合剂无需高温加热,而且,无需增加其在合剂中的混合比例即可提高粘合力。在该方法中,以使聚烯烃系树脂的一部分或全部熔融的温度加热用作粘合剂(11)的聚烯烃系树脂与溶剂(13)的混合物,将其胶化成整体粘度高的溶液状,形成粘合性溶液(17);将该粘合性溶液(17)与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的混合物混合,形成凝胶状合剂(19),将该凝胶状合剂(19)涂布在集电体(8)上,形成合剂层(20);将形成有合剂层(20)的集电体(8)加热、干燥后,加压成形成规定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503396A
公开(公告)日:2004-06-09
申请号:CN03137881.1
申请日:1997-03-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 , H01M2/34 , H01M4/64 , H01M6/10 , H01M10/0431 , H01M22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包括由薄型正电极和负电极遍布一隔离体而相对置,从而组成的一个电极组,其目的是显著地增强安全性,而不牺牲电池容量,且不增大部件的数目。通过交替地层叠正电极和负电极形成一个电极组,正、负电极在集电体的金属箔上薄薄地形成有活性材料层或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的混合层;遍布隔离体的负电极比正电极多一层;使遍布隔离体的负电极的两个外侧的整个表面与正电极集电体的金属箔做成的两个隔板相对置;用隔离体环绕最外侧;将正电极、隔板和负电极相互进行电学连接起来;将构成的电极组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放入一个负极性棱柱形的电池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7526C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98800701.0
申请日:1998-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以往能够通过充放电可逆反复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负极用石墨粉末不能够获得与每1g的理论容量372mAh接近的值,此外,在提高高效放电特性和高温下的保存性方面也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对(002)面的面间隔(d002)为3.350~3.360埃、C轴方向的晶粒大小(Lc)至少在1000埃以上的鳞片状或块状石墨粒子进行进一步微细粉碎的过程中,进行倒角,获得盘状或片状粒子,然后进行筛分,获得平均粒径为10~30μm、最薄处厚度平均值为3~9μm、广角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110)/(004)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比在0.015以上的粉末,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在较高的能量密度下高放电率的性能和高温放置下的可靠性均有所提高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349671A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00806975.1
申请日:2000-06-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通过加入耐氧化改进剂如三苯基甲烷、四苯基甲烷等,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含锂氧化物,负极包括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材料,非水电解质包括含至少一种非环酯的非水溶剂,且该电池在高温下贮存特性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270424A
公开(公告)日:2000-10-18
申请号:CN00103653.X
申请日:2000-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6/164 , H01M6/1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87 , H01M2300/0017 , H01M2300/00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温保存特性优良的蓄电池。它包含:有含锂原子的氧化化合物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有可吸留和放出锂离子材料的负极材料的负极;含非水溶剂和电解质以及化学式1的有机化合物的电解液,式1中,R1、R2、R3、R4、R5和R6分别为H和含乙烯基的其中之一,H的数量在4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227003A
公开(公告)日:1999-08-25
申请号:CN98800701.0
申请日:1998-05-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29/49108
Abstract: 以往能够通过充放电可逆反复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负极用石墨粉末不能够获得与每lg的理论容量372mAh接近的值,此外,在提高高效放电特性和高温下的保存性方面也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使用对(002)面的面间隔(d002)为3.350~3.360埃、C轴方向的晶粒大小(Lc)至少在1000埃以上的鳞片状或块状石墨粒子进行进一步微细粉碎的过程中,进行倒角,获得盘状或片状粒子,然后进行筛分,获得平均粒径为10~30μm、最薄处厚度平均值为3~9μm、广角X射线衍射法测得的(110)/(004)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比在0.015以上的粉末,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获得在较高的能量密度下高放电率的性能和高温放置下的可靠性均有所提高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2A
公开(公告)日:1998-11-11
申请号:CN97191026.X
申请日:1997-08-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锂离子二次电池及所用的负极,由于使用可吸收贮藏及释放锂离子的、体积电阻率小于5.0×10-3Ω·cm的碳素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故即使在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的情况下,也由于碳素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低,不会发生电池温度急剧上升的情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