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7746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680003187.4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 , H01M4/1315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6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隔膜、在隔膜上固定的嵌入、脱嵌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隔膜的相反侧上形成的集电体层。负极活性包含选自硅单质、硅合金、含有硅和氧的化合物、含有硅和氮的化合物、含有硅和氟的化合物、锡单质、锡合金、含有锡和氧的化合物、含有锡和氮的化合物和含有锡和氟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870327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93236.X
申请日:2006-06-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 H01M4/0421 , H01M4/042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电器和附在所述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活性材料层包含活性材料但不含粘合剂,该活性材料包含硅和氮,并且所述活性材料层在其与所述集电器接触的第一面一侧上的氮的比率高于在其不与所述集电器接触的第二面一侧上的氮的比率。
-
公开(公告)号:CN1787253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36944.2
申请日:2005-12-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2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87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电极,其包括集电器和负载在该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其中该活性材料层包括在活性材料层厚度方向上交替层叠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第一层含有硅或硅和少量氧,第二层含有硅和比第一层更多量的氧。通过使用该负电极,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高速充/放电特性和优秀循环特性的高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6108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20391.1
申请日:2005-11-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0419 , H01M4/042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用于本发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包括集电器和该集电器上承载的活性材料层。该活性材料层包含硅和氧。在该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活性材料的氧比在与该集电器接触的活性材料层一侧高于不与该集电器接触的活性材料层一侧。所述活性材料层不含粘着剂。通过采用上述负极,可提供大容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优异的高速充放电特性和优异的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489230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3034.6
申请日:2003-08-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3/42 , C01P2002/20 , C01P2002/52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47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Y10T29/49108
Abstract: 利用包括如下3个工序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就能得到可抑制低温环境下的反应电阻并具有高输出输入功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a)得到镍氢氧化物的工序,它由一般式Ni1-(x+y)CoxMy(OH)2表示,满足0.1≤x≤0.35及0.03≤y≤0.2,M是选自Al、Ti及Sn中的至少一种;(b)得到镍氧化物的工序:对上述镍氢氧化物进行600℃以上、1000℃以下温度范围的热处理,得到由一般式Ni1-(x+y)CoxMyO表示的、满足0.1≤x≤0.35及0.03≤y≤0.2、M是选自Al、Ti及Sn中至少一种的镍氧化物;(c)得到含锂复合氧化物的工序:对上述镍氧化物和锂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700℃以上、850℃以下温度范围的热处理,得到由一般式LiNi1-(x+y)CoxMyO2表示的、满足0.1≤x≤0.35及0.03≤y≤0.2的、M选自Al、Ti及Sn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锂复合氧化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