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0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04603.X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孤岛故障穿越能力的孤岛保护方法及系统,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风电机组网侧实时信息,进行孤岛检测,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当判断风电机组处于孤岛状态,则进一步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应当进入孤岛故障穿越模式;当判断风电机组应当进入孤岛故障穿越模式,则改变风电机组的控制模型,采用孤岛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进入孤岛故障穿越模式;根据风电机组网侧实时信息,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已经恢复至并网状态,确定孤岛保护是否应当动作。本发明可以使得风电机组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穿越暂时性孤岛故障,可以有效平衡风机冗余功率,及时调整风机出力可以减少耗能装置散热,增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8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80304.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2 , G06F30/27 , G06N3/12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调度方法及计算机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提取电网运行数据,以风光发电联合出力最大且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基于电网运行数据建立电网储能调度模型;设置电网储能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储能装置约束条件、电网稳定运行约束条件和发电机组约束条件;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分别对目标函数设置权重,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求解单目标函数,得到储能装置的最优充放电曲线;根据最优充放电曲线确定储能装置的调度方案。上述方法采用基于帕累托前缘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并引入权重将多目标函数转为单目标函数,有效避免了寻优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情况,并提高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49168.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预制舱式变电站装配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包括:融合模型模块和决策分析模块;所述融合模型模块包括TIN三维舱式变电站模型模块,所述TIN三维舱式变电站模型模块用于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所述决策分析模块包括舱体模型有限元数值分析功能模块,所述舱体模型有限元数值分析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本发明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实现对变电站装配的管控,提高系统管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3513.5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站预制舱式变电站基座的装配式基础单元及变电站基座,所述预制舱式变电站基座由若干装配式基础单元组成,所述若干装配式基础单元通过承接口活动连接;所述装配式基础单元包括:一块底板、两块侧板及一块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两块侧板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两块侧板及所述顶板拼装后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本发明能够实现装配式箱型基础单元的通用化设计与标准化生产;其单个基础单元组成构件重量轻、强度高,便于运输,生态环保;采用装配式箱型基础单元,有利于实现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工期,节约工程成本,值得在模块化建设的变电工程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624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37049.6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顶降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集水模块,所述集水模块包括集水盒以及用于封闭所述集水盒顶部开口滤水组件,所述集水盒侧壁上的第一高度位置设置有输水孔,第二高度位置设置有排水孔,其中,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通过合理设置集水盒的数量并通过集水盒收集变电站场地内的降水,能够一定程度的控制户外变电站场地的降水径流量,一定程度消除降水对场地内设施的造成的威胁。通过集水盒收集降水能够为站址偏僻并且不具备打井条件的变电站区域供水,解决缺水问题。通过滤水组件封闭在集水盒顶部开口,既能够一定程度滤除降水中的杂质,又能够防止老鼠蚊虫等污染源进入集水盒中,提升了集水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62464.X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元调度模型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项指标分别构建效益指标模型;引入单元调度模型优化所述效益指标模型确定各项效益指标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获取所述各项效益指标值的主观权重值和客观权重值,根据所述主观权重值和客观权重值确定组合权重;结合所述组合权重与云物元理论评估方法获得评估结果。本发明构建效益指标并引入单元调度模型求解指标值,建立评估方法模型,通过主客观权重值和云物元理论评估方法对储能系统的效益进行评估,提高了储能效益评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7772.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获取交直流混联电网中随机变量的历史数据;根据所述随机变量的历史数据,基于九阶多项式正态变换方法,计算得到具有相关性且服从任意分布的随机变量,以构建所述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输入随机变量概率模型;利用基于蒙特卡洛仿真法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在确定性交直流混联电网潮流计算模型中传递概率信息,以获得所述交直流混联电网的概率潮流计算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和介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精准模拟随机变量服从任意分布且分布间存在相关性的场景,且能兼顾概率潮流算法的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59978.2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Inventor: 陈锟 , 张章亮 , 李亚辉 , 王彦峰 , 潘柏崇 , 王向兵 , 车伟娴 , 朱文卫 , 杨论文 , 邓小玉 , 吴小蕙 , 曾兰 , 梁爱武 , 雷翔胜 , 于跃 , 郭金根 , 刘明 , 李佳杰 , 王兴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F17/30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与展示系统,包括变电设计平台、线路设计平台和移交与展示单元;所述变电设计平台和线路设计平台的输出端移交与展示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移交与展示单元包括数字化移交单元、第一服务单元、应用单元、第二服务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数字化移交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服务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一服务单元的输出端与应用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应用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服务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二服务单元的输出端与存储单元的输入端电线连接;该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与展示系统,利用体剖切功能可以将其裁剪并在视口中独立显示,方便特定场景下的模型对象分析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9820538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1056113.8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 G05B19/042 , G08C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排管的嵌入式智能监测装置,包括:排管监测模块内置有结构位移传感器和若干温度传感器,结构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设置在电缆排管的密封箱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排管的嵌入式智能监测装置,通过在排管监测模块中安装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使得安装有该排管监测模块的电缆排管设备具有长期稳定的自感知能力,实现对电缆排管的结构应变及电缆温度情况的检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20441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1055310.8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电网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顶管电力隧道的转角监测装置,包括:与管节一体化设置的承管内钢板和插管内钢板;所述承管内钢板固定连接第一位移放大器;所述插管内钢板固定连接第二位移放大器;所述第一位移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设有两个位移传感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顶管电力隧道的转角监测装置,通过在顶管管节接头设置智能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对顶管管节间的纵向张开量和相对转角的测量,弥补顶管电力隧道中的检测手段的空缺,保证顶管电力隧道结构和运营的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