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组件、盖组件、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公开(公告)号:CN108717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0557025.X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组件、盖组件、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阀组件包括:本体部,本体部设有排气孔;以及单向阀,单向阀包括压紧部件以及弹性阀芯;其中,弹性阀芯位于本体部的一侧,压紧部件与本体部相连接并将弹性阀芯与本体部密封接触,以密封排气孔,弹性阀芯被构造为响应排气孔内部的压力增加而变形,以将弹性阀芯与本体部脱离密封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阀组件能够降低储能器件因内部压力增大而出现膨胀变形或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有效提升储能器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电池单体及其制作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98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791898.8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及其制作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该电池单体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转接件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极耳组,主体部为极片卷绕形成的圆柱结构,极片中至少有两圈从主体部的端面引出极耳,极片引出沿主体部的径向排列的多个极耳形成极耳组;极耳组朝向主体部的端部弯折,极耳组中的极耳弯折后形成焊接段和连接段,连接段连接于主体部和焊接段之间,连接段呈弯曲状;其中,极耳组中的多个极耳的焊接段沿主体部的轴向层叠设置并形成焊接部,极耳组中的多个极耳的连接段沿主体部的径向层叠设置并形成连接部;焊接部可形成密实焊接结构与转接件焊接,可提高极耳与转接件的焊接质量。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855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0822.X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包括主体和连接于主体且朝远离端子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主体与第一固定件接合,第一连接部与顶盖板接合。能够实现简化顶盖组件的结构,增加极柱与顶盖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顶盖组件的密封性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目的。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5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11949.5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顶盖板相连接且包括主体部,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彼此隔开;其中,第一固定件和主体部中的一者设有嵌接孔,另一者设有嵌入嵌接孔内的嵌入部。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盖组件所包括的端子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牢固地固定于顶盖板上,避免端子板与顶盖板发生分离,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结构安全性。

    二次电池及汽车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6818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810031647.9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汽车。二次电池包括:顶盖;极柱,设置于所述顶盖;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多个从所述本体延伸出并层叠设置的极耳,所述本体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共同卷绕形成;连接件,将所述极耳电连接到所述极柱;所述极耳从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延伸出,所述极耳相对于高度方向弯折并被连接到所述连接件。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在装配时,电极组件与连接件易于连接,且能够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端盖组件、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601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1642712.5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第一电极端子、第二电极端子、连接件以及泄压机构。第一电极端子安装于端盖;第二电极端子安装于端盖。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连接件位于端盖在第一方向上远离电池单体内部的一侧。泄压机构设置于端盖,泄压机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端子之间,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电池单体的内部的压力。这种结构的端盖组件有效利用端盖在第一电极端子与第二电极端子之间的空间,泄压机构的排布更为合理,可设置更大尺寸的泄压机构。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917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06574.8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壳体以及端盖。电极组件具有第一极耳。壳体具有开口,壳体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端盖用于与壳体连接并盖合于开口,端盖具有抵靠面和焊接槽,抵靠面用于与第一极耳相抵,焊接槽从端盖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向靠近抵靠面的方向凹陷,端盖在抵靠面与焊接槽的底面之间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第一极耳焊接。端盖设置有加强部,加强部凸设于底面,加强部用于增强连接部的强度。加强部能够对用于与第一极耳焊接的连接部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连接部的强度,降低因连接部受压被破坏而导致电池单体失效的风险,提高了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680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80102986.7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其中,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用于封闭电池单体的壳体,端盖上设有防爆机构;转接件,转接件在端盖的第一面的正投影与防爆机构在端盖的第一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一面为端盖朝向壳体的面;转接件与端盖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由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成,支撑件能够支撑转接件,以防止转接件在电池单体热失控时堵塞防爆机构。本申请通过增加支撑件,从而防止转接件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直接抵在防爆机构上而堵塞防爆机构,保证防爆机构的正常致动,进而防止电池单体在热失控时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保证电池单体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电池单体、电池、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805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80098700.2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单体的装置。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为中空形状且具有开口;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绝缘件,所述端盖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的开口且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端盖插入所述壳体内的部分具有端面和第一侧面,所述端面与所述端盖的插入方向基本垂直,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端面的周边分布,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相对,所述内壁面与所述端盖的插入方向基本平行,所述端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相交并形成第一棱边,所述绝缘件连接于所述端面,所述绝缘件沿第一方向向所述内壁面延伸以超出所述第一棱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59995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673164.6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包括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的端子板;第一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主体和连接于主体且朝远离端子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主体与第一固定件接合,第一连接部与顶盖板接合,电极端子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彼此隔开;第二固定件是金属材料;电极端子还包括凸出于端子板的外周面的第一凸缘,部分的第一固定件位于第一凸缘的背离顶盖板一侧并与第一凸缘抵靠配合。能够实现简化顶盖组件的结构,增加极柱与顶盖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升顶盖组件的密封性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