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6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07039.8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耐低温耐油的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丁腈橡胶100份,活性剂1‑10份,防老剂0.05‑5份,补强剂30‑50份,增塑剂5‑20份,硫化剂1‑2份,促进剂1‑5份,球状纳米硅粉1‑10份,其中纳米硅粉粒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746225.1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步法制备碳包覆二磷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二磷化锌产量低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性能差的问题。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基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将锌块蒸发为纳米锌粉;然后利用纳米锌粉和磷经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二磷化锌粉末;最后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碳包覆二磷化锌复合材料。该方法合成温度低、周期短,低成本、产量高。本发明复合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2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可逆循环比容量为629mAh/g。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71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330237.2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D04H1/728 , D04H1/4382 , D04H1/43 , D04H1/4282 , D01F6/54 , D01F1/10 , D01F6/52 , D01F6/56 , D06C7/04 , H01M4/58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磷化锡/碳黑纳米纤维自支撑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将所得该负极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将高分子聚合物、碳黑、磷化锡纳米粒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搅拌溶剂得到胶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得到磷化锡/碳黑复合材料,经过简单的预烧、碳化过程得到磷化锡/碳黑纳米纤维自支撑负极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品均匀性好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以0.5A g‑1电流密度下经过300圈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保持在528mAh/g。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3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80202.9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44 , C22C38/52 , C21C5/52 , C21D1/18 , C21D6/00 , C21D6/04 , C23C14/06 , C23C14/32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外加纳米TiC强韧化马氏体钢的方法,属于钢铁材料领域。在通过非自耗真空电弧炉在重熔过程中添加纳米TiC,实现增强颗粒尺寸和含量的主动控制,具体:将含量为0.1~0.5wt.%的纳米颗粒置于不锈钢片中间,随钢块的熔化实现纳米颗粒的引入,通过移动真空电弧炉阴极的钨棒实现熔池的移动,并反复熔炼四次保证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本发明弥散分布的纳米TiC在基体马氏体钢重熔的凝固过程中成为异质形核中心,可以起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同时纳米颗粒还能起到Orowan强化和热失配强化的作用,实现了马氏体钢强度、硬度和延伸率的同时提高。这种细化马氏体组织的方法对于马氏体钢具有普遍适用性,使用的纳米颗粒含量以及种类对于不同的钢种也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75104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058411.6
申请日:2021-01-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铁氮共掺杂碳纳米管氧还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发明采用廉价的铁的氧化物、富含氮碳的氰胺类药品为实验原材料,利用球磨法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这些前驱体后在半封闭环境下于流动惰性气体氛围下热解,经过酸洗纯化干燥后得到了在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很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的铁氮共掺杂碳纳米管氧还原催化剂,材料可应用于燃料电池及金属‑空气电池领域。与以往铁氮共掺杂碳基催化剂合成过程中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混匀铁盐及氮碳前驱体且需二次热解的过程相比,该发明创新的以铁的氧化物取代了铁盐,用简易的球磨法混合物料,用半封闭环境下的两步热解法实现了产物有效的铁氮共掺杂,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6830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611170074.5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硬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支撑掺硼金刚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沉积法,通过改进衬底材料的状态,活化处理后的纳米硅、纳米硼或含硼化合物、纳米金刚石机械混合,冷等静压制备成块体材料,同时实现金刚石材料的自支撑和掺硼。本发明可以直接获得自支撑金刚石材料,无需后续处理;硼是利用高温扩散的原理实现掺杂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环保,除去的衬底材料还可以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047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236871.2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1G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制备SnS2纳米材料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纯锡块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成纯Sn纳米粒子作为前驱体,并将其与单质硫以摩尔比1:3.7~1:6.7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锡硫混合物;将锡硫混合物转移至密封腔中,将密封腔抽真空后密封,将密封腔至于硫化反应炉体进行硫化反应,硫化反应温度为400℃;硫化反应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对密封腔内的样品进行研磨并进行去硫处理,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SnS2纳米材料。本发明使用纯锡和单质硫作为锡源和硫源,成本低廉,通过控制锡硫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得到SnS2纳米材料,操作简单,适合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759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74778.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2F9/12 , C01B32/162 , C01B32/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激光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真空支管道连接到真空主管道,真空主管道连接到真空泵组系统;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排气支管道连接到排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进气支管道连接到进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激光控制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激光发生器及控制系统。本发明避免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相互污染,提高了粉体的纯度;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的同时制备;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702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74760.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热弧与激光复合热源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真空支管道连接到真空主管道,真空主管道连接到真空泵组系统;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排气支管道连接到排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进气支管道连接到进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热弧控制信号线、激光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弧电源及控制系统。本发明避免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相互污染,提高了粉体的纯度;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的同时制备;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00662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537883.9
申请日:2016-07-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强流脉冲电子束制备纳米金刚石的方法。选择纳米碳为原材料,金属触媒的加入采用两种工艺:(1)采用化学镀方法将金属触媒沉积在纳米碳上,将镀有金属触媒的纳米碳与纳米碳混合;(2)在含碳气氛中,电弧放电蒸发触媒金属,获得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将处理好的混合粉压成片状,压力20‑50MPa,保持1‑10min,压制成片后用电子炮在电子束流强度为10kA,能量为27keV,脉冲宽度在3‑6μs的条件下轰击5‑15次,最后收集提纯。本发明的方法中金属触媒的加入方式能最大限度提高触媒催化效果;电子束能量密度高,微区相变更有利于金刚石转变,提高转化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