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3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479922.0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自动化运维平台的运维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所有传感器相关数据,并基于获取数据选取当前时刻的有效传感器,基于所有有效传感器建立传感器网络;基于当前时刻的传感器网络,获取有效传感器对应实际区域内所有设备的完整运行状态数据,并进行赋分处理,获得当前时刻的赋分结果;基于当前时刻的赋分结果构建运维评价矩阵,并进行有效性判定得到有效性判定结果;基于有效性判断结果确定出传感器网络中所有传感器的运维排序结果;基于运维排序结果对传感器网络中所有传感器对应的实际区域内的设备进行运维。本发明解决了未考虑对各部分设备进行运维顺序排序的缺陷,实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对运维平台内不同设备进行运维。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9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19323.2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能源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层分布式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数据中心计算任务,构建需求响应调度模型;需求响应调度模型为多数据中心运营商和系统运营商协同优化的需求响应调度模型;然后,在分布式模式下,对不同系统运营商与数据中心运营商电力供需对进行解耦,得到多个系统运营商与数据中心运营商电力供需对;将需求响应调度模型进行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模型,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每个子问题模型分别进行优化。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分层分布式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方法,满足数据中心的服务质量和隐私保护,同时缓解电力系统的传输压力和提高系统调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使得社会总福利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827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7263.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运维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云服务端接收请求端发送的功能更新请求,将与原始功能信息相同的请求功能信息作为不变功能信息,将与原始功能信息不同的请求功能信息作为变动功能信息;获取预设数据库中与变动功能信息的对应的预设功能代码,将预设功能代码填写至相对应的变动代码区域;获取功能更新请求中的验证策略信息;在判断满足更新安装条件时,获取与原始功能信息所对应的原始功能代码,将原始功能代码填写至相对应的非变动代码区域,根据验证策略信息、代码填写单元对权限管理端的代码进行更新处理。本发明可以多个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管理与数据处理、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64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0952040.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源组件的电力行业云平台工具链及云平台运维方法,所述工具链中存储有实现云平台功能所需的组件源码和脚本;所述云平台功能包括云平台的自动部署迭代功能;所述云平台层依赖云平台的自动部署迭代功能实现对面向电力业务系统提供云服务;开发人员通过工具链实现升级/回滚平台功能以适配不同版本的面向电力行业业务系统,让面向电力行业业务系统最小化改动且稳定运行在云平台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203501.X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41/0803 , H04L41/0631 , H04L67/10 , H04L6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位置的云计算容器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站点自动进行用户注册:在站点或边缘云上部署代理,由代理向系统发送注册信息,判断发送源的性质并进行校验,检验成功则接入用户;(2)多业务分发:系统的管理平台根据需要配置业务和对应站点,并将任务下发给边缘云或站点,站点或边缘云将完成信息发给管理平台,直到收到全部任务的完成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站点视图的云计算管理实现方法,通过建立站点的概念,在kubernetes的基础上将站点与集群进行映射,同时建立了一套任务管理机制,将单一任务拆分为更细粒度的任务进行管理,同时建立超时重传机制,从而实现多站点并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604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616801.1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CN)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访问序列的异常访问行为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某IP的用户,根据该IP用户多天访问记录提取访问序列,基于访问序列构建反映该用户访问行为模式的概率前缀树,并根据设定的概率阈值对概率前缀树进行剪枝,定义概率前缀树相似度计算方法;基于该IP用户近期某段时间内的访问记录提取其访问序列,根据访问序列构建该用户近期的概率前缀树。计算该用户历史概率前缀树与其近期概率前缀树的相似度,相似度越大表明该用户的访问行为模式越稳定,其访问行为越正常;反之,表明该用户的访问行为模式异常性越显著。本发明能根据用户历史概率前缀树与近期前缀树的相似度分析计算,识别用户访问行为的异常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9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473224.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信息系统运行风险预警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信息系统预设时间多个时间节点下的运维数据;对电网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同一指标、相同时间节点下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设置运维数据指标的阈值或阈值范围,根据阈值或阈值范围判断运维数据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判定运行风险类型;若检测指标存在风险状态,则判定故障等级,并进行预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信息系统运行风险预警装置。本发明通过对数据中心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系统运行风险,提升了边缘数据中心运维能力与效率;合理识别边缘运行风险,分级别递进预警运行风险确保无人值守时系统的准确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830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79425.0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NFV的安全网络架构和网络安全管理方法,其中,安全网络架构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虚拟化网络功能模块、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模块、操作支持系统、业务支持系统以及安全编排器;其中,所述安全编排器通过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模块与所述虚拟化网络功能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安全网络架构的数据流过程进行实时安全评估。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在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的业务部署过程中未建立NFV网络安全整体框架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的问题,可以合理配置虚拟安全设备资源,提供各种安全服务,提高足够的安全防护能力,实现智能安全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076478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52040.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源组件的电力行业云平台工具链及云平台运维方法,所述工具链中存储有实现云平台功能所需的组件源码和脚本;所述云平台功能包括云平台的自动部署迭代功能;所述云平台层依赖云平台的自动部署迭代功能实现对面向电力业务系统提供云服务;开发人员通过工具链实现升级/回滚平台功能以适配不同版本的面向电力行业业务系统,让面向电力行业业务系统最小化改动且稳定运行在云平台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41345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1711.8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41/14 , H04L41/147 , H04L9/4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空间中实体信任度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第一行为序列确定第一基础信用评分以及基于第二行为序列确定第二基础信用评分;其中,所述群体中包括多个所述实体;基于所述群体中两两实体间的协作度确定所述群体的团结度;将所述实体的属性信息输入影响因子预测模型,输出所述实体的影响因子;基于所述第一基础信用评分、所述第二基础信用评分、所述团结度及所述影响因子确定所述实体的信任度;根据所述实体的信任度确定所述实体的信任度等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网络空间中实体信任度的评估方法,可以提高实体信任度评估的准确性。
-
-
-
-
-
-
-
-
-